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65篇
  免费   2795篇
  国内免费   1832篇
化学   11231篇
晶体学   163篇
力学   1137篇
综合类   64篇
数学   1658篇
物理学   6039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339篇
  2022年   483篇
  2021年   546篇
  2020年   630篇
  2019年   585篇
  2018年   530篇
  2017年   483篇
  2016年   836篇
  2015年   728篇
  2014年   919篇
  2013年   1130篇
  2012年   1459篇
  2011年   1444篇
  2010年   982篇
  2009年   920篇
  2008年   1070篇
  2007年   944篇
  2006年   855篇
  2005年   761篇
  2004年   530篇
  2003年   434篇
  2002年   423篇
  2001年   348篇
  2000年   305篇
  1999年   324篇
  1998年   268篇
  1997年   239篇
  1996年   270篇
  1995年   266篇
  1994年   188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152篇
  1991年   145篇
  1990年   125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85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2篇
  1972年   1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4 毫秒
951.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计算,对Pd82Si18合金快凝过程中基本原子团簇的遗传特性、演化趋势和结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团簇类型指数法(CTIM)分析表明:非晶固体中Si原子为中心的(102/14418/1551)双帽阿基米德反棱柱(BSAP)团簇数目占据优势.快凝过程中,BSAP结构团簇具有最大的遗传分数,并且其他以Si原子为中心的Kasper团簇大多都会向BSAP结构团簇转变.通过对Si原子为中心的Kasper基本团簇电子性质第一性原理计算发现,体系中BSAP团簇的结合能最低,结构稳定性较高,与分子动力学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52.
环境气体的压强对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特性有重要影响.基于发射光谱法开展了气体压强对纳秒激光诱导空气等离子体特性影响的研究,探讨了气体压强对空气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强度、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10-100 kPa空气压强条件下,空气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中的线状光谱和连续光谱依赖于气体压强变化,且原子谱线和离子谱线强度随气体压强的变化有明显差别.随着空气压强增大,激光击穿作用区域的空气密度增加,造成激光诱导击穿空气几率升高,从而等离子体辐射光谱强度增大.空气等离子体膨胀区域空气的约束作用,增加了等离子体内粒子间的碰撞几率以及能量交换几率,并且使离子-电子-原子的三体复合几率增加,因此造成原子谱线OⅠ777.2 nm与NⅠ821.6 nm谱线强度随着气体压强增大而增大,在80 kPa时谱线强度最高,随后谱线强度缓慢降低.而离子谱线N Ⅱ 500.5 nm谱线强度在40 kPa时达到最大值,气体压强大于40 kPa后,谱线强度随压强增加而逐渐降低.空气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均随压强升高而增大,在80 kPa后增长速度变缓.等离子体电子温度在30 kPa时达到最大值,气体压强大于30 kPa后,等离子体电子温度逐渐降低.研究结果可为不同海拔高度的激光诱导空气等离子体特性的研究提供重要实验基础,为今后激光大气传输、大气组成分析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53.
在材料辐照损伤过程中,间隙型位错环的形成及动力学行为严重影响材料在辐照条件下的服役行为.在常用的以体心立方铁为基的合金材料中,1/2<111>和<100>是两种主要的位错环,其对辐照损伤的影响一直都是核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在之前的研究中,人们对{111}面与单个1/2<111>位错环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表面对位错环性质确实有重要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在原子尺度详细研究了另一个重要的表面铁{100}面对<100>间隙型位错环动力学过程的影响.模拟发现位错环伯格斯矢量与表面法线方向的关系、距表面的深度、位错环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温度等,都对位错环与表面的相互作用产生重要影响,其中,表面作用下的伯格斯矢量的演化以及<100>位错环在此过程中的一维运动首次被发现.基于这些模拟结果,就<100>位错环对表面辐照损伤结构的影响进行详细地研究,给出<100>位错环对表面凹凸结构的贡献,这些结果为理解辐照过程中材料表面的演化提供一种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954.
本文探讨了CO,CH_4和NH_3在LaNiO_3,La_2NiO_4和LaSrNiO_4三个催化剂上的氧化行为,并得出结论:对于CO氧化,关键步骤在于CO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络合活化。Ni ̄(3+)含量越高,越利于CO的络合活化。对于氨氧化,催化反应遵循氧化-还原机理。Ni ̄(3+)是主要的活性离子,晶格氧是主要活性氧种。对于CH_4氧化,催化机理较复杂,只是发现A_2BO_4型氧化物(La_2NiO_4,LaSrNiO_4)比ABO_3型氧化物(LaNiO_3)较利于CH_4的氧化。  相似文献   
955.
锆系Laves相储氢合金电极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学平  杨化滨 《电化学》1995,1(3):298-304
Zr(V0.2Mn0.2Mo0.06Ni0.54)2.4合金经HF溶液处理后,合金表面由富Zr和富Mn层转变成富Ni层,从而使电极初期活化周期明显缩短,电极表面氢吸附性能改善。表面反应电阻减小。本文探讨了上述电极表面反应机理,即表面Ni的催化、氢吸附和氢转移机理,对阻抗谱进行拟合,给出了相应的电极反应等效电路。  相似文献   
956.
杂多化合物的酸催化特性及其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杂多化合物在各个研究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日趋广泛。特别是在催化领域内,对杂多化合物催化性能和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在均相和非均相体系中杂多化合物的酸催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进行了综述,对杂多化合物的酸行为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并介绍了作者在这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57.
合成了14种希土氨基酸的固态配合物,并用反射电子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根据电子反射光谱数据,对每个配合物的Slater-Condon参量(F2、F4、F6)和Lande参量(ζ45)、Nephalanxete比率(β)进行了计算,还计算了平均共价参数(δ)、成键参数(b1/2)及Slater径向积分比值(F4/F2与F6/F2)。结果表明:在这些配合物中RE3+与三种α-氨基酸间配位键存在一定程度的共价性  相似文献   
958.
Two new Schiff bases were prepared by the condensation reaction of paeonol with ethylenediamine (for compound 1) and 1,3-propylenediamine (for compound 2). The compounds were studied with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method. Compound 1 is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c, a = 10.956(15) Å, b = 6.767(10) Å, c = 12.494(18) Å; β = 104.66(2)°, V = 896(2) Å3, Z = 2. Compound 2 is triclinic, space group P-1, a = 6.878(2) Å, b = 12.141(4) Å, c = 12.414(4) Å; α = 101.023(6)°, β = 103.415(6)°, γ = 102.337(6)°, V = 952.8(6) Å3, Z = 2. The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1 and 2 are similar; the molecule being centrosymmetric in 1 but asymmetric in 2.  相似文献   
959.
A pectic polysaccharide was isolated from the fruits of Ziziphus jujuba Mill. cv. jinsixiaozao Hort. and its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acid hydrolysis, methylation, and NMR spectroscopies. The purified fraction Ju-B-7 had a molecular mass of over 2000 kDa. Chemical and spectroscopic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Ju-B-7 is composed mainly of α-1,4-linked D-galactopyranosyluronic acid and 1,2-linked L-rhamnose with a molar ratio of 8.1:1. It can significantly stimulate spleen cell proliferation in vitro (P<0.01, 10 μmg/mL). Published in Khimiya Prirodnykh Soedinenii, No. 4, pp. 311–312, July–August, 2007.  相似文献   
960.
共轭亚麻酸的制备、表征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红丽  曹莹  陈振宇  杨林 《化学通报》2007,70(2):96-105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共轭亚麻酸(CLN)具有多种非常有益的生理功能,已成为化学家、药理学家、营养学家争相研究的热点。本文就CLN的制备、表征、分离分析以及生物活性等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进行了综述。CLN的制备包括化学法、生物法和天然产物提取法三大类。CLN的表征方法主要有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方法,以及采用气相色谱法(G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毛细管电泳法(CE)等方法对合成的CLN混合物进行分离分析。CLN的生物活性主要有抗癌、降血脂、减肥、抗致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