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6篇
  免费   603篇
  国内免费   1052篇
化学   2345篇
晶体学   99篇
力学   233篇
综合类   171篇
数学   398篇
物理学   14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305篇
  2007年   284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51.
催化燃烧是目前最有效的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技术之一. 本文从催化剂活性组分、催化剂载体、有效组分颗粒大小、水蒸汽的影响及催化燃烧反应中的积碳等几个方面, 对近年来催化燃烧处理VOCs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分析表明: 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主要着重于选择有效的载体和双组分贵金属催化剂; 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活性的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钙钛矿和尖晶石型等催化剂的研制, 还有这些活性组分粒径大小及载体对催化燃烧VOCs反应活性的影响;此外, 在实际应用中,水蒸汽和催化剂积碳失活等问题对催化燃烧VOCs的反应也有很大影响. 本文的评述将为选择合适的催化燃烧技术处理VOCs污染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2.
氯酸钠氧化法制备超细氧化铁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坚  龚竹青  冯刚 《广州化学》2007,32(2):17-21
利用氯酸钠氧化硫酸亚铁工艺制备超细氧化铁黄,制备过程中采用低成本的氨水合成氢氧化铁。制备过程包括亚铁盐水溶液的氧化、氢氧化铁胶体的合成和转化以及产物的表面处理。产物是分布在长100~230 nm,宽15~30 nm范围的针状粒子。通过X-射线衍射鉴别晶相,利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测定产物的粒径,考察了反应温度等多种因素对样品的色相和粒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催化燃烧是目前最有效的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技术之一. 本文从催化剂活性组分、催化剂载体、有效组分颗粒大小、水蒸汽的影响及催化燃烧反应中的积碳等几个方面, 对近年来催化燃烧处理VOCs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分析表明: 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主要着重于选择有效的载体和双组分贵金属催化剂; 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活性的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钙钛矿和尖晶石型等催化剂的研制, 还有这些活性组分粒径大小及载体对催化燃烧VOCs反应活性的影响;此外, 在实际应用中,水蒸汽和催化剂积碳失活等问题对催化燃烧VOCs的反应也有很大影响. 本文的评述将为选择合适的催化燃烧技术处理VOCs污染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4.
水淬渣-累托石颗粒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淬渣-累托石颗粒吸附材料制备工艺条件、再生方法及其去除铜冶炼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累托石与水淬渣的比例为1∶1,另加入10%的添加剂(IS)和50%的水,焙烧温度为400℃时,制成的颗粒吸附材料体积密度为1.06kg/m3,显气孔率为62.29%,吸水率为58.82%,抗压强度为2.22Mpa,吸附效果好,散失率较低.在未调节铜冶炼工业废水pH值的条件下,颗粒吸附材料用量为0.05g/cm3,反应时间为40min,吸附温度为25℃(常温)时,Cu2 、Pb2 、Zn2 、Cd2 、Ni2 的去除率分别为98.2%、96.3%、78.6%、86.2%、64.2%,处理后的水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颗粒吸附材料对Zn2 、Cu2 有很好的选择性.吸附饱和的颗粒吸附材料用1mol/L氯化钠溶液再生效果好.该颗粒吸附材料具有分离容易、可重复使用、处理效果好、应用前景广阔的优点.  相似文献   
55.
微量元素与防病治病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介绍了微量元素在防治疾病中的作用及对健康长寿的意义,涉及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有害元素,有机锗,微量元素是健康长寿的重要手段以及微量元素与现代文明病。  相似文献   
56.
采用共沉淀法按不同Al掺杂比例x[x=n(Al)∶n(Mn+Al)=0, 0.025, 0.050, 0.100, 0.150, 0.200]制得了Al(OH)3和Mn3O4混合物, 将其与LiNO3按一定比例混合, 在空气中于700 ℃烧结得Li[Mn(Al)]2O4样品. X射线衍射和Raman光谱结果表明, 在0≤x≤0.20范围内均得到了单相的尖晶石型样品, 随着x的增加, 晶胞参数减小, 晶格振动能量增加, Mn(Al)-O的结合增强, 结构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57.
Two New C—21 Steroidal Glycosides from Cynanchum aurichulatum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wo new C-21 steroidal glycosides, cynanauriculoside I and cynanauriculoside Ⅱ, were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Cynanchum aurichulatum. Their structures were established using spectroscopic methods including one and two-dimensional NMR.  相似文献   
58.
Ionization and dissociation of nitrosyl chloride ClNO were studied using femtosecond laser mass spectra tech-nique.Strong fragmental ions NO~ and Cl~ were observed with the laser intensity varied from 3.2×10~(14) to 2.5×10~(15) W/cm~2.These fragmental ions were attributed to the direct dissociation of the parent ions.Electronic structurecalculations were also carried out with Hartree-Fock,density functional and correlated levels of theory to under-stand the possible fragmentation pathways.The very low N-Cl bond energy in the parent ion of nitrosyl chloride isa clear reason for the absence of ClNO~ and ClN~ ion peaks from the femtosecond laser mass spectrum.  相似文献   
59.
Very recently, we[1] found that L-proline amides and dipeptides acted as efficient catalysts for the asymmetric direct aldol reaction. We report here that L-proline-based peptides 1~5 can catalyze the aldol reactions of hydroxyacetone with aldehydes 6 in aqueous media, to give 1,4-diols (7), the disfavored products with either aldolase or L-proline. Both peptides 3 and 4 give good results.  相似文献   
60.
用紧束缚EHT晶体轨道方法对一维〔M(tmp)〕_2ReO_4(M=Ni、Cu、Pd)聚合物进行了能带计算,利用键向量近似方法对能带的结构及组成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该类型聚合物具有不同的导电机理,并进一步研究了环平面间的成键性质及转角改变对聚合物导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