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70篇
  免费   1440篇
  国内免费   3379篇
化学   6383篇
晶体学   401篇
力学   653篇
综合类   284篇
数学   1355篇
物理学   411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319篇
  2021年   279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236篇
  2017年   398篇
  2016年   274篇
  2015年   442篇
  2014年   582篇
  2013年   710篇
  2012年   723篇
  2011年   722篇
  2010年   752篇
  2009年   826篇
  2008年   922篇
  2007年   733篇
  2006年   757篇
  2005年   652篇
  2004年   529篇
  2003年   365篇
  2002年   369篇
  2001年   385篇
  2000年   426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5篇
  1971年   3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按薄膜荧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从物理薄膜、化学薄膜和自组装单层膜等三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薄膜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在此基础上, 展望了薄膜荧光传感器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52.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方法对N-烷基吡啶阳离子和阴离子AlCl4-,Al2Cl7-和Al3Cl10-进行了全优化计算,得到了阴阳离子的几何构型和净电荷分布.计算发现,吡啶环上的电子数符合4n 2规则,具有芳香性.吡啶阳离子的LUMO轨道主要由环上原子的2pz所贡献,是反键π分子轨道.AlCl4-,Al2Cl7-和Al3Cl10-的HOMO轨道主要由Cl原子的2px所贡献.推测吡啶阳离子的LUMO与阴离子的HOMO相互作用形成离子液体分子.  相似文献   
153.
碳糊电极阳极吸附伏安法测定大黄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pH4.2的HAc-NaAc底液中,大黄酸在碳糊电极(CPE)上有一灵敏的吸附氧化峰,峰电位为1.14V(vs.SCE)。该氧化峰的二阶导数峰电流与大黄酸的浓度在8.0×10-9~8.0×10-7mol/L(富集120s)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检出限为2×10-9mol/L(S/N=3,富集180s)。探讨了大黄酸在CPE上的伏安性质和电极反应机理,并将本法应用于中药大黄中的大黄酸的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4.
It is proved that the simplified Navier--Stokes (SNS) equations presented by Gao Zhi,Davis and Golowachof--Kuzbmin--Popof (GKP) are respectively regular and singular neara separation point for a two--dimensional laminar flow over a flat plate. The order of thealgebraic singularity of Davis and GKP equation near the separation point is indicated.A comparison among the classical boundary layer (CBL) equations, Davis and GKP equations,Gao Zhi equations and the complete Navier--Stokes (NS) equations near the separationpoint is given.  相似文献   
155.
挥发性有机物(VOC)是石油、化工、制药、印刷、建材、喷涂等行业排放的最常见污染物.其在土壤中具有隐蔽性、挥发性、累积性、多样性、强毒害性等污染特性[1],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56.
采用从煤直接液化实验装置取得的液化残渣,研究了它的流变性及温度和油、沥青质、固体含量对其流变性的影响。液化残渣是剪切变稀的非牛顿型假塑性流体,非牛顿指数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减小,温度越高越接近牛顿流体行为。液化残渣对温度非常敏感,在升温过程中其表观黏度下降很快,且没有出现黏度峰。在液化残渣中加入少量的循环油后其表观黏度大幅下降;而在加入少量沥青质后则表现出低温下黏度变大,高温下黏度变小的现象;固体含量则始终是黏度增大的因素,表明其黏度与油、沥青质和固体含量关系密切。液化残渣的黏度-温度关系符合Arrhenius关系式,但在升温过程中出现了拐点,低温段的黏流活化能比高温段的要大。  相似文献   
157.
硝酸甲酯与不同亲核试剂的SN2反应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从头计算和半经验分子轨道AM1方法分别对系列亲核试剂和硝酸甲酯的电子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气相SN2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揭示了反应过程中体系的结构,能量和电荷的递变规律,由反应活化能得了这些亲核试剂的亲核性次序为:OH^-〉F^-〉I^-〉NO^-3〉CN^-〉Br^-〉Cl^-〉N^-3。  相似文献   
158.
建立了一种人工神经网络-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钢中酸溶铝的方法,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低合金钢中总铝值,应用所建立的ANN-BP网络模型,输入总铝含量直接预测出酸溶铝含量。同时使用改进的BP算法,避免了神经网络学习中可能产生的麻痹现象。该方法用于钢中酸溶铝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9.
钠硼解石——水体系溶解和相平衡的研究(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Ulexite dissolution in water has been studied in the wide temperature range from 10℃ to 93℃ and two higher temperatures at 120 ℃ and 240 ℃. The analyt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ulexite dissolved congruently from 10 ℃ to 35 ℃ and incongruently from 40 to 68 ℃. The solid component of ulexite, NaCaB5O6(OH)6·5H2O was dehydrated to form NaCaB5O6(OH)6·H2O from 50 to 68 ℃ and finally amorphous solid at 68 ℃. This amorphous solid converted into priceite at 71 ℃ and then converted completely to priceite at the boiling point(93℃) of the solution. At both 120 and 240 ℃, the dissolution of ulexite was an incongruent process. Above 120 ℃, ulexite became amorphous solid and then transformed into priceite. In addition to the solid to solid transformation, crystallization of priceite from the solution has also been observed. Based on our experimental results, mechanisms of dissolution, transforma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of borate in ulexite-water system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0.
0引言研究发现,卤化物KX与ZnX2组成的复盐化合物是一种良好的激光基质材料犤1犦,在掺杂了稀土离子的这些化合物中已经实现了低温或室温下的激光输出犤2,3犦。在卤化物中,氯化物的发光强度又大于氟化物犤4犦。因此,我们以KCl与ZnCl2为研究对象,通过盐酸溶液中的相化学反应来了解它们之间可能形成新化合物的种类和溶液中的反应行为。本文对KCl与ZnCl2在25℃11%的盐酸-水四元体系中的相平衡关系进行了研究,并从体系中发现并得到了未见文献报道的5∶4型新化合物5KCl·4ZnCl2·3H2O。1实验部分1.1药品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