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36篇
  免费   4368篇
  国内免费   4521篇
化学   22784篇
晶体学   445篇
力学   1471篇
综合类   389篇
数学   3551篇
物理学   9985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326篇
  2022年   594篇
  2021年   796篇
  2020年   891篇
  2019年   954篇
  2018年   828篇
  2017年   777篇
  2016年   1218篇
  2015年   1298篇
  2014年   1591篇
  2013年   2139篇
  2012年   2481篇
  2011年   2692篇
  2010年   2003篇
  2009年   1991篇
  2008年   2361篇
  2007年   2118篇
  2006年   1926篇
  2005年   1557篇
  2004年   1337篇
  2003年   1171篇
  2002年   1305篇
  2001年   1051篇
  2000年   865篇
  1999年   698篇
  1998年   472篇
  1997年   453篇
  1996年   432篇
  1995年   376篇
  1994年   290篇
  1993年   276篇
  1992年   245篇
  1991年   195篇
  1990年   171篇
  1989年   150篇
  1988年   89篇
  1987年   92篇
  1986年   76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5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9篇
  1974年   9篇
  197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氯代5-氟脲嘧啶卟啉的红外光谱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新合成的对位及间位两类氯代苯基 5 氟脲嘧啶卟啉的红外光谱吸收峰进行了归属和总结 ,讨论了其红外吸收频率随取代基位置变化的规律。指出了苯环上的取代基为电负性强的基团时 ,由于场效应的存在 ,使被测化合物的羰基伸缩振动吸收峰的相对强度发生改变。同时 ,表明了嘧啶环上N原子发生了取代 ,形成单、双取代 5 氟脲嘧啶卟啉化合物的红外光谱特性。  相似文献   
152.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多元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教师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对数据的聚类分析结果提出教师应注重启发性教学并善于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将原先众多的评价指标用三个指标代替,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3.
 利用球磨法制备石墨-六角氮化硼微晶混合物,并在6.1 GPa、800~1 500 ℃条件下与水进行高压反应,以便研究用水作触媒合成B-C-N三元化合物的可能性。通过对反应产物的XRD、XPS谱分析发现:高压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产物中出现再结晶石墨,其晶化程度逐渐提高;但没有出现再结晶六角氮化硼,也未出现立方氮化硼。在球磨不充分条件下,石墨-六角氮化硼混合物的XRD谱没有完全弥散,它们与水高压反应时,能观察到石墨与立方氮化硼分别结晶的现象,但都没有形成B-C-N晶化结构。  相似文献   
154.
155.
The dendrite growth process of transparent NaBi(WO4)2 with small prandtl and high melting point was studied by using the in-situ observa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dynamic images and detailed information, there are two kinds of restriction effect on the dendrite growth,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arms and branches and the convection in the melt. The dendrite growth rate was time dependent, and the rate of arm growth reached the maximum 5.8 mm/s in the diffusive-advective region and rapidly decreased in the diffusive-convective region. The growth rate of branch had the same change trends as the arm’s. Based on the EPMA-EDS data of solidification structure of quenched NaBi(WO4)2 melt,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ere component differences from stoichiometric concentration in the melt near the interface during the growth proces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 50331040) and the Innovation Funds from 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rant No. SCX0623)  相似文献   
156.
157.
A one-dimensional (1D) silver (I) complex of nitronyl nitroxide with fairly strong antiferromagnetic interaction, in which the metal ions are diamagnetic, i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the ab initio crystal orbital method based on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The calculated values of the magnetic coupling constant (J) are close to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d J value in the periodic system. The magneto-structural correlation reveals that the existence of an antiferromagnetic coupling pathway along nitronyl nitroxide units via silver (I) ion in this system. The spi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lso shows the existence of spin delocalization along the ONCNO–Ag–ONCNO, which affords a rational interpretation for the antiferromagnetic interaction mechanism.  相似文献   
158.
洪蘋  黄启圣 《发光学报》1987,8(3):182-191
对不同组分的掺FeⅢ-Ⅴ族混晶GaAs1-xPx,测量了Fe深受主中心空穴热发射的非指数恒温暗电容瞬态及DLTS谱。用混晶无序使Fe深能级展宽的模型理论拟合实验结果,得到Fe能级Gauss型展宽的半宽和中心能级的热发射率,并确定出基态空穴跃迁的中心能级的焓变与组分的关系:先是减少,而后增大,与由光电容方法得到的Gibbs自由能变量与组分x的关系明显不同。 进一步讨论表明,上述两种测量方法得到的Fe中心的激活能不同,可能反映Fe中心的键合状态和混晶无序诱导的品格弛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9.
SiCp/Y112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种不同铸造工艺条件下铝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并对其硬度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与全液态铸造法和半固态铸造法相比,搅熔铸造制备的SiCp/Y112铝基复合材料,其增强相SiC颗粒分布均匀,气孔率较少.是一种较理想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未增强的Y112基体铝合金的维氏硬度高于其半固态坯料的维氏硬度;而SiCp/Y112铝基复合材料的维氏硬度明显高于基体的维氏硬度,并随着SiC颗粒的体积分数的增加其复合材料的维氏硬度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0.
闫芳  关遐令  贺新福  樊胜 《中国物理 C》2006,30(Z1):111-113
通过改变头部电极的局部形状来改善头部电场, 运用Poisson程序计算几种可能形状下表面电场的分布, 并以此给出最佳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