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50篇 |
免费 | 1280篇 |
国内免费 | 2548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4563篇 |
晶体学 | 198篇 |
力学 | 413篇 |
综合类 | 206篇 |
数学 | 915篇 |
物理学 | 31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65篇 |
2022年 | 219篇 |
2021年 | 206篇 |
2020年 | 188篇 |
2019年 | 194篇 |
2018年 | 184篇 |
2017年 | 286篇 |
2016年 | 198篇 |
2015年 | 268篇 |
2014年 | 365篇 |
2013年 | 467篇 |
2012年 | 456篇 |
2011年 | 462篇 |
2010年 | 441篇 |
2009年 | 545篇 |
2008年 | 551篇 |
2007年 | 503篇 |
2006年 | 532篇 |
2005年 | 451篇 |
2004年 | 370篇 |
2003年 | 225篇 |
2002年 | 277篇 |
2001年 | 278篇 |
2000年 | 337篇 |
1999年 | 254篇 |
1998年 | 141篇 |
1997年 | 121篇 |
1996年 | 101篇 |
1995年 | 82篇 |
1994年 | 76篇 |
1993年 | 68篇 |
1992年 | 72篇 |
1991年 | 52篇 |
1990年 | 61篇 |
1989年 | 63篇 |
1988年 | 46篇 |
1987年 | 48篇 |
1986年 | 43篇 |
1985年 | 36篇 |
1984年 | 36篇 |
1983年 | 31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16篇 |
1980年 | 12篇 |
1979年 | 10篇 |
1978年 | 5篇 |
1959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193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高光谱成像的油菜和杂草分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油菜中的杂草进行分类识别。采用近红外高光谱技术,通过正态变量变换(SNV)、去趋势化(De-trending)、多元散射校正(MSC)、移动平均平滑法(MA)、多项式卷积平滑法(SG)、基线校正(baseline)及归一化(normalize)算法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主成分载荷(PCA loadings)、载荷系数法(x-LW)、回归系数法(RC)、连续投影算法(SPA)分别进行特征波长提取,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极限学习机(ELM)和支持向量机(SVM)建立分类模型。结果表明,基于De-trending 预处理,通过PCA loadings,x-loading weights及SPA特征波长提取方法,基于极限学习机ELM算法建立的模型取得了最优的分类效果,建模集和预测集的分类精度均达到100%,另引入平均分类精度的指标,发现不同试验时间下,模型分类精度变化不大,表明应用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对油菜和杂草进行分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2.
提出了单层石墨烯包裹双锥形微纳光纤复合波导结构,构建了730~1 700nm超宽带微纳光纤波导全光调制器。通过火焰拉锥法将一根标准的通信单模光纤拉成具有双锥形的微纳光纤,在保证通光率的前提下可以极大的提升微纳光纤处的倏逝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利用石墨烯的"超级特征",即单原子层厚度、线性色散的能带结构、超强的载流子带间跃迁及极短的弛豫时间和超宽带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等,将单层石墨烯作为可饱和吸收体,包裹在双锥形微纳光纤波导的锥体上,以增强该复合波导表面倏逝波与石墨烯的相互作用。静态和动态全光调制实验中采用传统808nm低功率LD作为泵浦光,对谱宽为480~1 700nm的超连续谱探测光实现了光光调制,其泵浦光功率低于50mW,调制深度大于5.7dB,调制速率达到~4kHz。该微纳光纤波导全光调制器,在保证调制深度的情况下,用更低的泵浦功率实现了超宽带的全光调制,以简单、有效、廉价的方式兼容了当前高速光纤通信网络,打开了一扇未来对微纳超快光信号处理的大门。 相似文献
83.
微波诱导光学核极化(Microwave-Induced Optical Nuclear Polarization,MIONP)技术利用光激发三重态样品来极化电子,再用微波将处于非热平衡态的电子极化转移到待检测原子核,将原子核的检测灵敏度提高几个量级甚至更多.这种灵敏度极化增强方法可以用来进行蛋白质结构和动力学检测、光化学和光物理进程的基础研究、量子计算和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ow-field NMR)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应用研究.该文简要分析了MIONP的物理原理及其在核极化增强中的优势,结合实验条件综述了一些重要的成果.最后,对微波诱导光学核极化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4.
合成了以山梨酸(SA)和8-羟基喹啉(Hq)为配体的Sm(Ⅲ)、Eu(Ⅲ)为中心的三元稀土配合物,研究了配合物与DNA之间的作用机制。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差热热重、元素分析和摩尔电导等方法,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采用光谱法探讨了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Sm(Hq)(SA)2和Eu(Hq)(SA)2,其最大吸收峰在加入DNA后发生减色和红移,中性红(NR)使配合物-DNA体系的吸收发生减色,伴有等色点出现。配合物的加入导致NR-DNA体系的吸收峰强度和位置发生变化。计算求得Eu(Hq)(SA)2和Sm(Hq)(SA)2分别与DNA的结合位点数为5,在20℃下,Sm(Hq)(SA)2、Eu(Hq)(SA)2与DNA的结合常数分别是2.04×104L/mol和1.09×104L/mol。2种稀土配合物都能不同程度地猝灭NR-DNA体系的荧光,表明2种稀土配合物对DNA都有较强的嵌插作用且能自发进行,结合能力为Sm(Hq)(SA)2Eu(Hq)(SA)2。 相似文献
85.
锰(Ⅱ)-高碘酸钾-灿烂绿体系测定水中痕量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 HAc- Na Ac环境中 ,锰 ( )对于高碘酸钾氧化灿烂绿的反应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据此 ,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锰 ( )的新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为 2 .2 2× 10 -11g/ m L ,测定线性范围为0 .1— 12 ng/ m L。直接用于环境水样中锰的测定 ,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6.
87.
光纤的能量传输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着重分析了影响光纤传输能量以及光纤传输中造成能量损耗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光纤材料、构造、光纤的折射率分布、光纤的长度和芯径、光纤的数值孔径和热效应以及耦合等。同时 ,结合激光二极管点火的实例 ,分析探讨了其背景和应用价值。结论是 :为了尽可能减少能量损耗、提高光纤输出的激光功率和激光功率密度 ,应当选取合适的激光工作波长、较小的光纤长度、较小的芯径和较小的数值孔径 ,应采用渐变折射率分布光纤 ,应减少弯曲与耦合 相似文献
88.
建立了紧束缚近似下的二嵌段共聚物-(A)x-(B)y-的物理模型,研究了组成共聚物的均聚物间界面相互作用-界面耦合的强弱对共聚体系的能带结构、键结构性质等的影响.共聚物的带隙也可通过改变均聚物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来加以调制,进一步发现可用界面势阱或能垒(energy barrier)来表征界面耦合的强弱. 相似文献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