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13篇
  免费   3471篇
  国内免费   5764篇
化学   15975篇
晶体学   709篇
力学   1393篇
综合类   474篇
数学   3259篇
物理学   9938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90篇
  2022年   804篇
  2021年   770篇
  2020年   819篇
  2019年   793篇
  2018年   697篇
  2017年   879篇
  2016年   840篇
  2015年   1028篇
  2014年   1253篇
  2013年   1761篇
  2012年   1701篇
  2011年   1915篇
  2010年   1693篇
  2009年   1720篇
  2008年   1907篇
  2007年   1746篇
  2006年   1692篇
  2005年   1393篇
  2004年   1133篇
  2003年   866篇
  2002年   852篇
  2001年   803篇
  2000年   824篇
  1999年   502篇
  1998年   303篇
  1997年   240篇
  1996年   265篇
  1995年   210篇
  1994年   247篇
  1993年   224篇
  1992年   183篇
  1991年   147篇
  1990年   156篇
  1989年   129篇
  1988年   107篇
  1987年   92篇
  1986年   65篇
  1985年   68篇
  1984年   74篇
  1983年   44篇
  1982年   62篇
  1981年   51篇
  1980年   40篇
  1979年   50篇
  1978年   37篇
  1977年   21篇
  1976年   28篇
  1974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制备了Ionic liquid/Silica sol/Nafion-联吡啶钌复合物膜修饰金电极。采用循环伏安(CV)和电致化学发光(ECL)法,考察了联吡啶钌和左氧氟沙星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及其发光行为。结果表明,此修饰电极表现出很好的电化学活性和电化学发光响应。基于左氧氟沙星对固定化联吡啶钌在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中的弱电化学发光信号有较强的增敏作用,建立了电化学发光检测盐酸左氧氟沙星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左氧氟沙星浓度在1.0×10-7~1.0×10-4mol/L范围内与相对发光强度呈线性关系(r2=0.998 4),检出限(S/N=3)为1.59×10-9mol/L。连续平行测定2.2×10-5mol/L的左氧氟沙星溶液10次,发光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6%。对样品进行回收率试验,回收率在95.6%~103.5%之间,RSD(n=5)为3.0%。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样品处理简单快速,用于盐酸左氧氟沙星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2.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与电子鼻(E-Nose)嗅探技术对鸡骨素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1)及鸡骨素酶解液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2)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比较分析。在两种产物中共鉴定出77种挥发性化学成分,其中醇类18种、醛酮类23种、酸类3种、酯类10种、杂环类7种及其他类16种,两种产物中共有成分26种。与MRPs1相比,MRPs2中醛酮、杂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高,但前者的酯类物质含量更为丰富。(E)-2-辛烯-1-醇、(6Z,9Z)-十五碳二烯-1-醇、苯甲醛、辛醛、6-甲基-5-庚烯-2-酮、2-乙基-3-羟基-4(4H)-吡喃酮、2,3,5-三甲基-6-乙基吡嗪、2-[(甲基二硫基)甲基]呋喃构成了MRPs2的特有成分,γ-丁位十二内酯为MRPs1的特有成分。在两种反应产物中,除4-甲基-5-羟乙基噻唑的相对含量均较高外(MRP1相似文献   
993.
采用直链淀粉Chiralpak AD-H与纤维素Chiralcel OZ-H两种手性柱建立了13种黄酮类化合物对映体的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拆分方法。考察了流动相比例、三氟乙酸(TFA)的添加及醇的种类对手性识别的影响。以正己烷-异丙醇(乙醇)-三氟乙酸(75∶25∶0.1)为流动相,于流速为0.5 mL.min-1,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90 nm条件下,在直链淀粉Chiralpak AD-H与纤维素Chiralcel OZ-H两种手性柱上成功拆分了13种黄酮类化合物对映体。研究表明,直链淀粉Chiralpak AD-H与纤维素Chiralcel OZ-H两种手性柱在拆分手性黄酮类化合物及结构相似物上具有极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994.
基于铑(Ⅲ)与2-(5-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Br-PADMA)的高灵敏显色反应,建立了激光热透镜光谱法测定痕量铑的新方法。实验表明,在pH 3.6~6.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Rh(Ⅲ)与5-Br-PADMA显色形成紫红色铑络合物;继续以1.2 mol/L HClO4酸化后,可转变为另一种具有较高吸收特性的绿蓝色质子化型体,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12 nm处,与所用He-Ne激光器的输出激光波长(632.8 nm)能较好匹配。铑的质量浓度在5~140μg/L范围内与热透镜信号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1.1μg/L。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铑炭催化剂中痕量铑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5.
离子排斥色谱中色谱柱温度对有机酸保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离子排斥色谱中色谱柱温度对有机酸(脂肪酸、芳香酸)保留的影响。采用Shim-pack SCR-102H离子排斥柱,分别以0.2 mmol/L p-甲苯磺酸为淋洗液分离6种脂肪族有机酸(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和己酸)以及0.08 mmol/L H2SO4为淋洗液分离6种芳香酸(邻苯二甲酸、水杨酸、苯乙酸、对羟基苯甲酸、苯甲酸、邻甲苯甲酸),流速为1.2 mL/min,柱温控制为25~50℃,直接电导检测。结果表明,有机酸的保留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但每种有机酸的保留受温度的影响程度不同,即当温度改变时,每种有机酸保留值的变化程度不同。一般规律为:有机酸的保留越强,其保留值随温度的变化程度越大。依据范特霍夫曲线的线性回归数据,可知有机酸的范特霍夫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保留为放热过程。通过改变柱温,可以实现有机酸,特别是强保留有机酸保留值的改变,改善有机酸的色谱峰形和分离状况。  相似文献   
996.
以水提醇沉法制备川芎粗多糖(1)。首次报道了1与氯磺酸-吡啶经亲核取代反应半合成硫酸酯化川芎粗多糖(2)的方法,其结构经UV和IR表征。用氯化钡-明胶比浊法测定2的取代度。考察了1和2对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产生的超氧阴离子(O2-·)和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结果表明:在测定浓度范围内,1和2对O2-·清除能力极弱,但对DPPH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王婕  孙成涛 《合成化学》2013,21(5):586-589,595
乙酰丙酮分别与1,6-二(邻氨基苯氧基)己烷和1,6-二(对氨基苯氧基)己烷缩合合成了两个新型的β-二酮Schiff碱(1和2),其结构经1H NMR,IR,元素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8.847 1(14),b=9.137 8(15),c=32.010 0(5),β=98.667(6)°,V=2 558.2(7)3,Z=4,Dc=1.206 g·cm-3,R1=0.075 0,wR2=0.230 6。2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6.807(3),b=30.046(11),c=6.499(2),β=96.010(6)°,V=1321.9(9)3,Z=2,Dc=1.167 g·cm-3,R1=0.050 7,wR2=0.120 9。1和2都存在分子内N+-H┈O-离子型氢键。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考察了光电倍增管负高压、砷和镉灯电流、原子化器高度、载气流量、屏蔽气流量、增敏剂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建立一种顺序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水样中砷和镉含量的方法。结果载流HCl的浓度为0.60 mol/L,KBH4质量浓度为20g/L,增敏剂硫脲和钴离子的质量浓度分别为80 g/L和70 g/L时,同时测定砷和镉的效果最佳。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砷和镉的检出限分别为0.009 3μg/L和0.12μg/L,加标回收率为92.3%~103.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5%,被测水样中共存离子对砷和镉的测定没有干扰。结论该法操作方便、快速,用于环境水样中砷和镉的同时测定,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9.
孙志敏  周曼溪  陈广新  李齐方 《合成化学》2013,21(2):214-216,223
以2-甲基(或乙基)蒽醌为起始原料,经氧化、酰氯化、酯化等反应合成了3个蒽醌-2-甲酸烯烃类衍生物——乙二醇-9,10-蒽醌-2-甲酸丙烯酸脂,蒽醌-2-甲酸-10-十一碳烯脂和乙二醇蒽醌-2-甲酸甲基丙烯酸脂(6~8),其结构经1H NMR表征。UV测试结果表明,6~8在三氯甲烷中的λmax均为327 nm。  相似文献   
1000.
Silver nucleation on gold has been exploited for signal amplification and has found application in several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bio-sensing techniques, thanks to the simplicity of the method and the high sensitivity achieved. Very recently, this technique has been tentatively applie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gold-based immunoassays. In this work, the exploitation of the signal amplification due to silver deposition on gold nanoparticles has been first applied to a competitive lateral flow immunoassay (LFIA). The signal enhancement due to silver allowed us to strongly reduce the amount of the competitor and of specific antibodies employed to build an LF device for measuring ochratoxin A (OTA), thus permitting the attainment of a highly sensitive assessment of OTA contamination, with a sensitivity gain of more than 10-fold compared to the gold-based LFIA that used the same immunoreagents and to all previously reported LFIA for measuring OTA. In addition, a less sensitive “quantitative” LFIA could be established, by suitably tuning competitor and antibody amounts, which was characterized by reproducible and accurate OTA determinations (RSD% 6–12 %, recovery% 82–117 %). The quantitative system allowed a reliable OTA quantification in wines and grape musts at the microgram per liter level requested by the European legislation, as demonstrated by a highly results obtained through the quantitative silver-enhanced LFIA and a reference HPLC-FLD on 30 samples.
Figure
The silver enhanced-Lateral Flow ImmunoAssay: strip development based on gold-nanoparticles occurs, followed by the addition of the enhancing solution, which causes the lines to turn black and become more intense, thus increasing detectability.  相似文献   
[首页] « 上一页 [95] [96] [97] [98] [99] 100 下一页 » 末  页»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