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7篇
  免费   850篇
  国内免费   1532篇
化学   2954篇
晶体学   159篇
力学   286篇
综合类   215篇
数学   630篇
物理学   185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233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315篇
  2011年   358篇
  2010年   322篇
  2009年   362篇
  2008年   385篇
  2007年   409篇
  2006年   400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制备的可控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壳聚糖与缩水甘油三甲基氯化铵反应制备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所得产物的结构受壳聚糖分子量和脱乙酰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壳聚糖与缩水甘油三甲基氯化铵投料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升高,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的取代度增加,在70~80℃达最大;反应时间增加,取代度增加,产物分子量降低。缩水甘油三甲基氯化铵与壳聚糖比例达3:1前取代度随比例升高而增加。脱乙酰度和分子量越大的壳聚糖其季铵盐取代度越高。控制反应温度在30~90℃,反应时间3~10h,投抖比为1:1~4:1,可以得到取代度15%~909/6,分子量1万到100万的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  相似文献   
922.
高碘酸钾氧化溴甲酚紫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间苯二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碱性和沸水浴条件下,微量的间苯二酚对高碘酸钾氧化溴甲酚紫褪色的反应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间苯二酚的新动力学光度法。该方法测定间苯二酚的线性范围为0.10~5.0μg/mL,检出限为0.041μg/mL,对于2.0μg/mL的间苯二酚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是1.94%。方法用于皮炎宁酊及水样中间苯二酚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23.
本文报道了以Hg^2 为滴定剂,涂丝Ag-Ag2S电极指示,电位滴定法测定复杂体系中半胱氨酸和胱氨酸的新方法。滴定终点突跃明显,检测下限1mg/L,回收率97%~99%。方法简便、快捷、灵敏。  相似文献   
924.
采用蒸发诱导自组装法制备了高度有序的TiO2介孔薄膜. 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所得样品的孔径约为5 nm, 孔道规则, 且骨架为纯锐钛矿结构. 紫外-可见光谱(UV-Vis)的表征结果表明, 制备的TiO2介孔薄膜对波长小于380 nm的紫外线有很强的吸收. 对TiO2介孔薄膜的I-V(电流-电压)特性进行了表征, 发现加光后其I-V曲线由暗态时的肖特基特性转变为欧姆特性, 表明TiO2介孔薄膜对紫外光有很敏感的光电响应.  相似文献   
925.
分离得到产抗菌聚氨基酸--ε-聚赖氨酸菌株淀粉酶产色链霉菌TUST2,从中纯化了ε-聚赖氨酸降解酶,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酶为膜结合蛋白.为提取该降解酶,先收集菌体细胞并用超声波破碎,细胞膜部分用1.0 moL/L NaSCN溶液溶解.将粗酶液进行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分离.用100mmol/L磷酸缓冲液洗脱,收集活性部分.纯化后的样品用SDS-PAGE检测,酶亚基分子量约为54700.酶活力在pH=6.0~9.0间稳定,最适宜pH=7.0.酶的最适温度为30℃,在10~50℃水浴30 min酶活力未见明显下降.研究了不同金属离子对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Zn~(2+),Cu~(2+)和Fe_(3+)可分别提高酶活力29.72%,15.85%和15.08%;但Ag~(+),Hg~(2+),Co~(2+)和Mn~(2+)对酶活力有强烈的抑制作用.Ca2~(2+),K~+和Ba~(2+)对酶活力没有影响.添加4%Tween-80能提高酶活力10%,但EDTA能强烈抑制酶活力.研究结果表明,此降解酶的性质与白色链霉菌产生的ε-聚赖氨酸降解酶的性质相似.  相似文献   
926.
本实验将胰蛋白酶固定在荧光聚合物PPESO3上, 固定后的胰蛋白酶在酶解蛋白过程中通过监测荧光聚合物荧光强度的变化, 从而实现监测蛋白酶解过程.  相似文献   
927.
制备了纳米碳材料负载铂的催化剂,通过N2吸附、TEM、XRD技术分别对载体的BET比表面积和催化剂结构、形貌和粒径大小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催化剂在环己烷脱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以及温度对纳米碳颗粒负载铂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锚定在不同碳载体上的铂有较好的分散性,粒径较小,粒度分布范围较窄并且具有相同的晶型结构。孔状纳米碳颗粒负载铂催化剂的活性高于碳纳米管和高比表面的活性炭负载铂催化剂,并且在低温条件下已经显示了较高的活性,尤其是中空碳颗粒负载铂催化剂在环己烷脱氢反应中显示了好的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28.
以富马酸和十六醇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甲苯为溶剂,采用直接酯化法制备了富马酸十六醇酯单体(DHF);以富马酸十六醇酯和苯乙烯为聚合单体、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富马酸十六醇酯-苯乙烯二元共聚物(FOS)。用IR、1H-NMR对DHF单体及FOS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张家港0# 柴油和胜利海科5# 柴油的正构烷烃分布,考察了共聚物的降滤效果,讨论了降滤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添加剂量为0.1%时,FOS能使张家港0# 柴油冷滤点降低6℃,胜利海科柴油5# 柴油冷滤点降低3℃;FOS对不同柴油表现出了不同的感受性;与2种商业降凝剂复配后,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作为商业降凝剂的优良助剂,FOS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29.
炔丙型硫Ylide环丙烷化反应及其立体选择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炔丙型硫Ylide与丙烯酸酯的反应是一个多反应竞争的复杂反应, 通常环丙烷化产物收率很低. 本文通过对反应底物的优化, 成功获得了高收率、高选择性的反式环丙烷化产物. 同时利用Gaussian 03程序, 选择密度泛函BHHLYP方法, 6-31G**基组对反应路径及过渡态模型进行了计算, 进而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方法, 选择6-31G**基组, 对顺、反式产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明确了该反应的高非对映选择性是由过渡态的能量差异和产物的热稳定性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而过渡态的能量差异可以归于分子内弱的立体电子效应的不同.  相似文献   
930.
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0.86V0.8O2的水热合成及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两步反应制备了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0.86V0.8O2. 该材料具有六方层状结构, 空间群为R3m. 研究了在水热条件下溶液的碱度对于钒酸锂盐形成的影响, 在低碱度的条件下, 前驱体V2O3和LiOH·H2O并未发生反应, 只有在碱度达到2.5 mol/L时, 才能形成单相的Li0.86V0.8O2材料.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发现, V2p的结合能位于516.4 和523.1 eV, 分别对应于四价钒离子的V2p3/2 和V2p1/2, 这说明在Li0.86V0.8O2中V离子主要价位为+4价. 在电流密度为7.4 mA/g的充放电中, Li0.86V0.8O2初始充电容量达到163 mA·h/g, 首次放电容量也能达到113 mA·h/g, 2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仍然可以达到80 mA·h/g, 表现出较好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