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4篇
  免费   1002篇
  国内免费   1810篇
化学   3698篇
晶体学   243篇
力学   409篇
综合类   166篇
数学   654篇
物理学   263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321篇
  2013年   409篇
  2012年   429篇
  2011年   444篇
  2010年   437篇
  2009年   505篇
  2008年   474篇
  2007年   467篇
  2006年   394篇
  2005年   356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M062X/6-31++G(d,p)方法,对27种具有不同取代基(甲基、羟甲基和甲氧基)的木质素三聚体模型化合物的Cα-O和Cβ-O键均裂解离能进行了理论计算,探究了不同位置取代基对醚键解离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R2或R3位氢原子仅有一个被甲氧基取代时,Cβ-O键解离能变化很小;当R2、R3位氢原子均被甲氧基取代时,Cβ-O键解离能明显降低;且R4、R5位甲氧基能强化R2、R3位甲氧基对Cβ-O键解离能的降低程度,而不受R1位取代基的影响。当R4、R5位氢原子相继被甲氧基取代时,Cα-O键解离能逐渐降低,且R2、R3位甲氧基也能强化R4、R5位甲氧基对Cα-O键解离能的降低程度。当R1位氢原子相继被甲基、羟甲基取代时,Cα-O键解离能逐渐升高,然而R2、R3位甲氧基会弱化R1位甲基、羟甲基对Cα-O键解离能的升高程度;R1位甲基不会影响Cβ-O键解离能,羟甲基却能明显提高Cβ-O键解离能。  相似文献   
992.
详细分析并解答了第30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对于每一道题目,都给出了详尽的讨论,引导读者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通过推理、演算、论证等方法顺利解题.对于特定的题目,还给出了相关的科学背景介绍与知识拓展,鼓励读者了解题目背后的科学思想,感受化学学习与科研的乐趣.  相似文献   
993.
In this study, a parameterized split Newton method is derived by using the accelerating technique. Convergence and error estimates of the method are obtained.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give a better result in view of computational CPU time. Numerical examples on several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re shown to illustrate our findings.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4.
将保温杯引入到测定冰熔解热的实验中,提高了实验装置的保温性能;利用马达和风扇自制了搅拌装置,保证了搅拌均匀性;利用单片机、传感器模块和液晶屏实现了温度数显功能,提高了实验精度.通过对比改进前后的实验装置的实验数据可知,改进后的实验装置有效地减小了实验误差.  相似文献   
995.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第二大由单一病原菌感染引起的致死性疾病,致死率仅次于艾滋病.与疾病进展相关的代谢标志物的发现有利于病情的防治,而代谢组学研究则是发现代谢标志物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与TB病人相关的代谢组学研究还不多.该文利用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对不同病情程度TB患者的血浆代谢组进行了研究.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果显示TB各组与健康对照组均可明显分离.统计分析发现,缬氨酸、丙氨酸、肌酸和3-羟基丁酸等代谢物在TB各组含量普遍高于对照组;乳酸、丙酮酸、N-乙酰糖蛋白、亮氨酸和谷氨酸等代谢物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三羧酸(tricartexylic acid,TCA)循环的中间产物——柠檬酸则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表明了代谢紊乱随疾病的逐渐变化过程.这些差异代谢物的变化表明TB患者体内能量代谢与糖酵解增强、脂肪酸生酮作用增强、TCA循环受阻、氨基酸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996.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减少实装损耗,加强新装备保障能力,研制某型火控雷达维修训练模拟器;该模拟器以网络化主控计算机单元为核心,由实装操作分系统、虚拟装备分系统、实装部组件分系统、动感分系统、联动分系统组成,具有操作训练、维修训练、武器系统联动训练及训练评估等功能,解决了新型雷达装备教学与训练中实装损耗大、装备数量少、训练效率低等问题;该模拟器已用于多个雷达专业的操作、维修、综合演练等教学实践中,与以往的训练设备相比可操作性好,应用范围广,教学效果明显;文中介绍了模拟器的功能结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997.
The graft 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initiated by immobilized peroxide groups was investigated.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modification reactions were used to introduce peroxide groups which are directly attached onto the surface of two different silica supports. Silanol groups were chlorinated using thionyl chloride or tetrachlorosilane. In another reaction pathway 1,3,5-benzenetricarbonyl chloride enabled the introduction of free acid chloride residues bonded onto the surface of silica. tert-Butyl hydroperoxide (TBHP) was used to transform the chlorosilyl and the acid chloride groups into peroxide residues. In a further reaction step the covalently bonded peroxides initiated the 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to form grafted polystyrene directly attached onto the silica support. Solid-state 13C CP/MAS NMR spectroscopy,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measurements enabled a clear structure and property elucidation of the different bonded phases. The highest amount of grafted polystyrene was achieved employing the acid chloride synthesis pathway with silica-gel, whereas modification of spherical silica only led to minor amounts of grafted polymer. The results contribute to the evolving need to understand particle surface modifications and may have positive impact on development of new HPLC stationary phases for improved elutant resolution.  相似文献   
998.
 在马赫数M≥3冲击作用下和偶极矩大于或等于2.0极性分子的表面吸附作用条件下,对比了7种重要矿物微粒的红外吸收光谱特征及其变化,分析了7种矿物微粒的力学-结构效应以及表面基团的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999.
董正超 《物理学报》2000,49(2):339-343
考虑到d波超导表面时间反演对称态的破缺与准粒子的有限寿命效应,在BlonderTinkhamKlapwijk(BTK)理论框架下,通过求解BogoliubovdeGennes(BdG)方程,计算正常金属d波超导隧道结中的准粒子输运系数与隧道谱.研究表明:1)d波超导表面时间反演对称态的破缺会导致零偏压电导峰位移,位移的程度取决于分解d波超导表面时间反演对称态中s波分量的强度;2)准粒子的寿命效应与粗糙界面散射效应都能压低零偏压电导峰,其中粗糙界面散射还会阻碍零偏压电导峰的位移.这些结果能较好地解释Tc氧化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00.
空间编码与灰度投影相结合实现高效3-D形貌测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董斌 《光学技术》2000,26(1):9-12
介绍了一种结合空间编码与灰度投影来实现高效三维形貌测量的方法。用空间编码完成对被测空间的粗略编码,用灰度投影完成精确编码,将它们结合起来得到被测物体表面丰富的编码信息,作为一种基于三角法的三维形貌测量方法,能够在物体表面非常不连续和外部光照造成的背景光强分布不确定的情况下工作良好。同时,与传统的空间编码方法相比,它大大提高了空间编码的效率。实验表明,该方法用5 幅图像取得了与灰度码10幅图像相当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