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4篇
  免费   1002篇
  国内免费   1810篇
化学   3698篇
晶体学   243篇
力学   409篇
综合类   166篇
数学   654篇
物理学   263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321篇
  2013年   409篇
  2012年   429篇
  2011年   444篇
  2010年   437篇
  2009年   505篇
  2008年   474篇
  2007年   467篇
  2006年   394篇
  2005年   356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 experiment about waste liquid recovery and effect evaluation in laboratory. Through this experiment, the basic operations of crystal preparation, chemical analysis and instrumental analysis are further consolidated. At the same time, it allows students to experience a series of possible problems of condition selection and control in the process of waste liquid treatment. We hope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enhance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strengthen their humanistic education.  相似文献   
82.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范函方法计算研究了氯化1-乙基-3-甲基咪唑盐([EMIM]C1)正负离子间相互作用的平衡构型和Cl^-离子从不同方位与咪唑阳离子的结合能.计算发现Cl^-可在咪唑环平面上结合形成离子键,其结合能为.368.97kJ/mol,还可与环上的三个H原子形成氢键,其氢键键长和结合能分别为0.2000nm/-378.03kJ/mol、0.2339nm/-344,69kJ/mol和0.2301nm/-346,01kJ/mol.结合能包括氢键作用能和正负离子的静电作用能,后者为主要贡献.从理论上展示了该离子液体的氢键结构.  相似文献   
83.
LiMg0.5Mn1.5O4的合成及对Li+的离子交换选择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锂及其化合物在航空航天、化工、医药、空调、高能电池和热核反应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对锂及其化合物的需求与日俱增。我国液体锂资源非常丰富,开发利用其中的锂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从盐湖水、地下卤水、盐田母液、油气田水等咸水资源中提取锂的方法有碳酸盐沉淀法、离子交换法、萃取法等。离子  相似文献   
84.
四氢呋喃与环氧氯丙烷共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正> 晃玉等曾以BF_3-二元醇(DO)引发四氢呋喃(THF)与环氧氯丙烷(ECH)共聚合,用所得共聚醚制成嵌段聚醚聚氨酯,与用THF均聚醚或THF-环氧丙烷(PO)共聚醚为软段的聚氨酯相比,分别在低温性能及强度上有明显改进.且由于引入氯甲基侧基可作进一步接枝共聚改性。但用BF_3-DO为引发剂很难制得不含环聚体的共聚醚,  相似文献   
85.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buildup of hydrogen bonded multilayer film of poly(2-vinylpyridine) (P2VP) and poly(acrylic acid) (PAA), and the influence of polymer molecular weight on the formation of microporous film by post-base treatment. The formation of a microporous film involved a two-step mechanism: the release of PAA from P2VP/PAA multilayer, and the reorganization of the remaining P2VP on the substrat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indicated that the release of PAA from hydrogen bonded multilayer was a rapid process, which was almost independent of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PAA. Furthermore,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P2VP had a great effect on micropore formation by immersing the P2VP/PAA multilayer in basic solution. The rate of micropore formation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molecular weight. We anticipate that a comparative study on P2VP/PAA films containing high or low molecular weight polymer provides a way to control the surface morphology, and will be helpful and constructive for the forthcoming discussion about the formation of the microporous film.  相似文献   
86.
以ZnO纳米柱阵列为模板,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TiO2/ZnO和N掺杂TiO2/ZnO的复合纳米管阵列. 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的结果表明: 两种阵列的纳米管均为六角形结构, 直径约为100 nm, 壁厚约为20 nm; 在N-TiO2/ZnO复合纳米管阵列中, 掺入的N离子主要是以N-Ox、N-C和N-N的形式化学吸附在纳米管表面, 仅有少量的N离子以取代式掺杂的方式占据TiO2晶格O的位置; 表面N物种形成的表面态能级和取代式掺杂导致带隙的窄化, 增强了纳米管阵列的光吸收效率, 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 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 N离子的掺杂有利于N-TiO2/ZnO复合纳米管阵列光催化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7.
簇合物[Fe(DMF)6][W2S6]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NH_4)_2WS_4、FeCl_3和NaS_2CNC_5H_(10)为原料,合成出[Fe(DMF)_6][W_2S_6]簇合物,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晶胞结构.其晶胞参数为a=0.8778(1)nm,b=0.9467(3)nm,c=1.1362(6)nm,α=71.506(1)°,β=74.775(2)°,γ=74.775(2)°,ν=0.84806nm~3,Z=1.晶体结构经块矩阵最小二乘法精修后,最终偏离因子R=0.0811.此外还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的测定.  相似文献   
88.
本文应用CNDO/2法研究了炼铝用碳阳极中添加碱金属氧化物的吸附行为, 通过优化得到了吸附的最佳模型, 考察了吸附结合能随分子间距的变化, 进而给出了碱金属氧化物在碳阳极中作用的机理。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 碱金属氧化物添加到炼铝用碳阳极中起传输电子的电桥作用, 是碳阳极在空气中氧化反应以及铝电解时生成氧气的氧化反应的催化剂; 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二者吻合较好, 可以用来解释若干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9.
钙钛矿型LaNiO3、LaMnO3的形成条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混合硝酸盐分解法和柠檬酸络合法分别制取了单一钙铁矿型多晶粉末LaNiO_3和LaMnO_3. XRD分析表明LaNiO_3的形成经历了混合氧化物转化为LaNiO_3的同相反应; 而LaMnO_3晶相直接由无定形相转化而来。根据DTA、TG、IR分析两者的形成, NO_3~-离子都起了重要作用. 同时讨论了络合剂柠檬酸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为探讨糖尿病肾病 (DN)患者血镁水平 ,以 1 5 9例 2型糖尿病 (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 ,用xylidylblue比色法测定了其正常白蛋白尿期、微量白蛋白尿期 (早期DN)、临床DN及晚期DN血镁水平 ,与 2 0例正常对照组相比较 ;同时将 1 1 0例DN患者分为肾功能不全代偿组、失代偿组和肾功能衰竭组 ,将其血镁水平与 1 0 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 (CGN)患者相比较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对 79例T2DM正常白蛋白尿期及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与血镁水平进行了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T2DM正常白蛋白尿期、早期DN及临床DN血镁水平降低 ,晚期DN血镁水平升高 ,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 ;T2DMDN及CGN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失代偿期及肾功能衰竭期血镁水平渐升高 ,且肾功能处于同一期的DN和CGN相比 ,前者血镁水平均较后者显著降低 (P <0 0 1或P <0 0 5 ) ;T2DM正常白蛋白尿期和微量白蛋白尿期血镁水平与UAER呈负相关 (r=0 5 47,P <0 0 1 )。提示T2DM患者肾功能正常时存在低镁倾向 ,但晚期DN血镁水平升高 ;随着肾功能不全进展 ,DN和CGN患者血镁水平升高 ,但前者血镁水平仍较后者低 ,镁代谢紊乱与DM及其并发症的相互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血镁水平测定可否作为DN的早期诊断指标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