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0篇
  免费   713篇
  国内免费   1319篇
化学   2614篇
晶体学   154篇
力学   301篇
综合类   165篇
数学   620篇
物理学   182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310篇
  2010年   348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357篇
  2007年   383篇
  2006年   437篇
  2005年   263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Seven transition metal molybdovanadoarsenic heteropoly compounds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using IR, UV, TG-DTA, pH potential titration techniques. The molecular formulae of these compounds are pro-posed to be HxMyAsMO10V2O40·zH2O(x=1~3, y=1,2, M=Cr, Mn, Fe, Co, Ni, Cu, Zn).They are all keggin structure. Surface nature of these compound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sorption and temperature programmed reduction techniques. NH3-TPD results show that in TPD profiles of the compounds there are two desorption peaks corresponding to weak acid sites of desorption, respectively. Desorbing activativon energy and preexponential factor of weak acid site of desorption for compounds have been calculated. H2-TPR re-sults show that introducting transtion metal to molybdovanarsenic acid, the reduction peak temperatures of H2-TPR shift regularly with increasing d electron numbers of transition metals. In addition, Zn and Cu heteropoly com-pounds have yet apparent effect of hydrogen spill over.  相似文献   
52.
近年来,毛细管电泳已成为一种高效快速的微化学分离分析新技术,在无机、有机及生物化学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毛细管的内径小,进样量在pg~ng级,给样品的检测带来新的困难.因此,发展高灵敏度的显微在线检测器,已成为毛细管电泳技术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基于各种原理的检测器研究已有报道~[1].Dovichi等曾用热透镜技术在线检测了乙腈/  相似文献   
53.
杨琪  邓意达  胡文彬 《无机化学学报》2007,23(12):2049-2053
采用聚乙烯醇对碳纳米管表面进行改性,通过化学沉淀法将Al(OH)3均匀沉积在碳纳米管表面,然后在氮气气氛下于500 ℃煅烧2 h,制备出氧化铝/碳纳米管复合材料。采用TEM、TG、DTA、XRD、IR、氮吸附脱附(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等对氧化铝/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未经聚乙烯醇改性的碳纳米管,氧化铝与碳纳米管相互分离;经聚乙烯醇改性的碳纳米管,氧化铝与碳纳米管结合良好。经聚乙烯醇改性的碳纳米管表面均匀覆盖一层聚乙烯醇膜,通过聚乙烯醇的吸附作用, Al(OH)3沉积在碳纳米管表面形成一层连续的覆盖层。  相似文献   
54.
中药川白芷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中药川白芷为伞形科当归属杭白芷 (Angelicadahurica (Fisch .exHoffm .)Benth .etHook .cvhang baizhiHort)的干燥根。川白芷为我国传统中药 ,主治头疼、鼻炎、癣症等疾病。现代药理实验表明白芷中所含的呋南香豆素具有平喘、降压、抗菌、解痉、光敏、活化交感系激素等多种药理作用[1] 。已有文献对白芷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 ,发现白芷中主要含香豆素成分[2~ 4] 。四川遂宁产川白芷为道地白芷 ,其药性好 ,为进一步研究其活性成分 ,本文对遂宁产川白芷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共分离、…  相似文献   
55.
N-(取代苯氨基硫代甲酰基)邻苯二甲酰胺酸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四种硫脲衍生物和一种脲衍生物同邻苯二甲酸杆进行单酰化反应, 筛选了最适宜反应条件, 避免了环状副产物, 合成了N-(取代萃氨基硫代甲酰基)邻苯二甲酸。  相似文献   
56.
57.
热谱重建法及其在热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热动力学研究中,大多数实验是在热导式热量计中进行的。由于量热系统的热惯性,记录得到的热谱会出现“失真”,为了正确方便地分析被研究过程的动力学性质,必须对所得热谱进行改造或重建。本文系统地提出了一种新的重建法,即热谱重建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可广泛应用于热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58.
测定纤维中分子键取向度的声速仪见前文。作者等鉴于仪器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特将声速仪中的直流电源、脉冲讯号发生器及多谐振蕩器与放大器等三件仪器簡化;針对它們的基本原理設計一台声波触发器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59.
吴贝  杨大成  沈怡  邓勇  钟裕国 《有机化学》2007,27(9):1110-1115
根据RGD序列肽的构效关系, 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以5-氨基-1,3-二氢-1,3-二氧-异吲哚-2-丙酸为分子骨架的新化合物. 其中间体和目标物的化学结构经1H NMR, MS和元素分析确证. 体外初步生物活性筛选结果表明, 目标物在10-5 mol/L浓度下对bFGF诱导的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生成有显著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60.
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苗小丽  邓正华 《合成化学》2002,10(2):106-109,119
回顾了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不同电极材料的储能原理和性能特点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参考文献29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