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60篇
  免费   15021篇
  国内免费   5167篇
化学   62169篇
晶体学   701篇
力学   2354篇
综合类   181篇
数学   5255篇
物理学   14988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686篇
  2022年   986篇
  2021年   1398篇
  2020年   2561篇
  2019年   3795篇
  2018年   2128篇
  2017年   1687篇
  2016年   4847篇
  2015年   4901篇
  2014年   5234篇
  2013年   6296篇
  2012年   5770篇
  2011年   5104篇
  2010年   4728篇
  2009年   4620篇
  2008年   4368篇
  2007年   3528篇
  2006年   3159篇
  2005年   2928篇
  2004年   2452篇
  2003年   2183篇
  2002年   2950篇
  2001年   2114篇
  2000年   1816篇
  1999年   1014篇
  1998年   597篇
  1997年   564篇
  1996年   526篇
  1995年   451篇
  1994年   367篇
  1993年   298篇
  1992年   295篇
  1991年   244篇
  1990年   219篇
  1989年   159篇
  1988年   100篇
  1987年   85篇
  1986年   113篇
  1985年   83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7篇
  1971年   3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A simple and sensitive kinetic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ritodrine hydrochloride in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The method is based upon a kinetic investigation of the oxidation reaction of the drug with alkaline potassium permenganate at room temperature for a fixed 12.5 min; the absorbance of the colored permenganate ion was measured at 609 nm. The absorbance concentration plots were rectilinear over the range of 1.6–11.2 μg mL?1 (r = 0.9992) with a minimum detectability of 0.096 μgmL?1 (2.88 × 10?7 M). The different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of color were carefully studied and optimized. The determination of ritodrine hydrochloride by the fixed concentration and rate constant methods is also feasible with the calibration equations obtained, but the fixed time method has been found to be more applicable.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applied successfully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ritodrine hydrochloride in tablets and ampoules with average recoveries of 100.37 ± 0.93% and 100.42 ± 0.87%,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btained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obtained using a reference method for comparison. A proposal of the reaction pathway is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   
952.
本文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在30℃时的光引发聚合。当光强较强时,聚合速率和光强的平方根不呈线性关系,聚合速率略低于经典动力学关系式所预示的数值。粘均聚合度的倒数和聚合速率也不呈线性关系。在考虑了初级自由基的终止反应后,这些偏离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比较甲基丙烯酸甲酯在30℃的光引发聚合和在60℃的过氧化苯甲酰引发聚合的数据,可以看出,初级自由基的终止效应在低温时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953.
胺催化下的Baylis-Hillman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ylis-Hillman (B-H)反应是在催化剂作用下由活泼烯烃和亲电试剂发生的偶合反应, 其产物是一个具有多官能团的化合物. 胺类催化剂是反应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催化剂. 综述了各种胺催化下的Baylis-Hillman反应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54.
用高效毛细管电泳前沿分析法研究了酸性药物那格列奈与人血浆白蛋白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和结合率。使用未涂层的毛细管柱 (4 0cm× 5 0 μmi.d .;有效柱长 32cm) ,磷酸盐缓冲溶液 (pH 7.4 ,离子强度0 .17)为背景溶液 ,在紫外检测波长 2 14nm、运行电压 18kV和重力进样 10 0s的条件下 ,利用那格列奈谱峰的平台高度和游离药物浓度的良好线性关系 (r>0 .999,n =6 ) ,测定了那格列奈的游离药物浓度。固定药物浓度 (2 0 0 μmol L ,2 5 0 μmol L) ,考察不同的蛋白质浓度对结合的影响 ;固定蛋白质浓度 (10 0 μmol L) ,考察不同的药物浓度对结合的影响。实验数据采用非线性拟和程序进行处理 ,得到了那格列奈的蛋白质结合参数。高效毛细管电泳前沿分析法测定的数据重现性良好 (RSD <2 .5 % ,n =3) ,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方面具有简便、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955.
高效前沿分析的发展及在药物-蛋白结合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高效前沿分析方法的原理、特点、种类,综述了它在药物与蛋白结合研究中的应用及国内外研究概况;通过与高效液相色谱/前沿分析比较,阐明了毛细管电泳/前沿分析在药物蛋白结合研究中的优势;分析了在药物与蛋白结合研究中所采用的各种研究方法,通过与这些研究方法的比较,阐明了高效前沿分析的优越性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提出了在高效前沿分析方法中有待完善和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56.
自从O Connell等[1]报道苯甲酰苯胺(BA)在EPA玻璃体中异常的长波长荧光发射特性以来, 已有众多学者尝试解释该"异常"荧光的发射态性质[2~12]. Kasha等[2~7]认为长波长荧光是质子转移(PT)和电荷转移(CT)两种激发态发射的叠加, 而Azumaya等[8]则认为发射态只包含分子内扭转电荷转移(TICT)态. 应该指出的是, 在上述研究中, 电荷转移态的指认并无有力的实验事实, 而主要是依据与具有CT双重荧光的对二甲氨基苯甲氰[13,14]的类比. 显然, 有关苯甲酰苯胺的长波长荧光发射态的准确性质仍待实验阐明  相似文献   
957.
水/有机两相体系中催化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红  姜恒  孙兆林 《合成化学》2002,10(4):302-305,313
论述了水/有机两相体系中催化氧化反应的一些最新进展。由于采用水溶性催化剂,使得水/有机两相体系中的催化反应具有催化剂与产物容易分离的优点。阐述了水溶性催化剂在催化氧化反应中的应用,列举了一些典型的水溶性配体、水溶性催化剂以及催化氧化反应实例。参考文献21篇。  相似文献   
958.
In the title complex, [Zn(C12H6O4)(H2O)]n, a ZnII polymer based on naphthalene‐1,8‐dicarboxylate (1,8‐nap), the ZnII atoms adopt an elongated octahedral coordination geometry. A zigzag chain is formed by μ2‐aqua ligands and μ2‐carboxylate groups of the 1,8‐nap ligands. Adjacent parallel chains are further linked by 1,8‐nap ligands, forming a twisted two‐dimensional layer structure along the (100) plane.  相似文献   
959.
1H and 13C nmr spectra of several N‐ and C‐substituted carbazoles (Series 1, 2, 3 and 4) were measured. Correlations between chemical shifts and substituent constants show that these parameters describe properly the substituent effect on the nmr phenomena. Atomic charge densities for carbazoles of Series 1, 2, 3 and 4 were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semi empirical PM3 method. These values also show a linear correlation with the 13C chemical shifts. The synthesis of several carbazole derivatives 1a – 1g, 2a – 2g, 3a – 3j and 4a – 4g have been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literature procedures. The carbazoles 3i, 3j and 4c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fully characterized for the first time.  相似文献   
960.
十二烷基季铵盐及其与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体系的表面活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表面张力测定,研究了十二烷基季铵盐C12H25N(CnH2n+1)3Br(n=1,2,3,4)及其与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体系的表面活性,应用规则溶液理论,计算了混合体系表面吸附层和胶团的组成及分子相互作用参数,对于季铵盐、极性基影响大:cmc随n增加而下降,γcmc则先上升,后下降,自极性基碳链的空间阻碍、疏水、弯曲效应,以及电荷屏蔽效应可对此予以解释,对于混合体系,极性基大小对其表面活性及胶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