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7篇
  免费   1389篇
  国内免费   1002篇
化学   6048篇
晶体学   93篇
力学   461篇
综合类   63篇
数学   826篇
物理学   342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338篇
  2019年   278篇
  2018年   253篇
  2017年   241篇
  2016年   380篇
  2015年   367篇
  2014年   457篇
  2013年   611篇
  2012年   678篇
  2011年   735篇
  2010年   519篇
  2009年   518篇
  2008年   557篇
  2007年   470篇
  2006年   444篇
  2005年   405篇
  2004年   365篇
  2003年   281篇
  2002年   321篇
  2001年   249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209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62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9篇
  1976年   4篇
  1973年   4篇
  1970年   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01.
本文使用以Cu(Ⅱ)为顺磁探针的ESR以及宽谱线~1H-NMR等磁共振方法,研究了12-钨磷酸水合物中水分子的运动状态,结果表明水合水的活动性不仅取决于温度,而且还与12-钨磷酸水合物中的含水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2.
103.
氯化钠在球形纳米氧化铈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水合碳酸铈为原料, 以氯化钠作为助磨剂和阻聚剂, 采用机械活化法制备了球形纳米氧化铈, 用XRD法研究了水合碳酸铈与氯化钠质量比、球磨时间、煅烧温度对CeO2粉体晶粒度的影响, 用TEM对最终产物粒子进行形貌观察. 结果表明: 在碳酸铈的球磨过程及其随后的煅烧过程中, 氯化钠的存在起到了很好的助磨和阻聚作用, 所得CeO2为类球形粒子, 分散性较好, 晶粒度约为30~50 nm.  相似文献   
104.
本文研究了异烟酸吸附在银溶胶表面的表面增强喇曼散射(SERS)光谱以及卤素离子、溶液pH值及溶液浓度对异烟酸SERS光谱的影响。文章提出了离子在银溶胶表面的吸附方式,即主要以—COO~-端吸附于银溶胶表面。最后,对所述实验现象作了定性讨论。  相似文献   
105.
在毛细管电泳中,采用β-环糊精(β-CD)及其衍生物为手性选择剂对扑尔敏、异丙嗪、二氧异丙嗪和氧氟沙星对映体进行了分离。优化了分离条件;讨论了环糊精空腔边缘与溶.质分子作用的基团的种类和分离效果的联系,通过计算手性分离的热力学常数比较了不同手性选择剂对扑尔敏对映体的分离能力。最后,讨论了乙腈在手性分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杨玉川  魏莉  金子林 《有机化学》2004,24(6):579-584
温控非水液/液两相催化,是指一类由两种或多种液态有机物组成的催化反应体系,其特点是体系的相态变化可通过温度来调控,即体系在高温时相互混溶呈均相,低温不溶分成两相,催化剂和产物分别处于两相,从而为解决均相催化剂分离难的问题开拓了一个新方向,是液/液两相催化研究领域最引人注目的进展之一.首次以"温控"为主线将氟两相催化作为温控液/液两相催化的一个特定类型纳入"温控非水液/液两相催化"范畴,并与其它通过温度来调控的有机液/液两相和作者提出的温控相分离催化串在一起作一较为详细的评述.  相似文献   
107.
108.
The polypnictide complexes of rare earth cations have drawn the attention of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for their uncommon bonding modes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Herein, we present a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summary on recent advances in the field of rare earth polypnictides, focusing on their synthesis, structures, and reactivities. The structural stabilizing effects imposed by the electropositive rare earth cations as well as the reducing capability of rare earth precursors in the synthesis of these polypnictide complexes are described in this review. We also disscuss in detail the bonding interactions and coordination modes between rare earth cations and polypnictide clusters as well as the similarities and the peculiarity of some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09.
110.
本文研究了新显色剂1-(对-偶氮苯)-3-(2-噻唑)-三氮烯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存在下,与锌(Ⅱ)显色反应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在pH13.0~14.0范围内,锌(Ⅱ)与题示试剂形成1:3的稳定粉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45nm,试剂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63nm。配合物表现摩尔吸光系数在545nm处为9.6×10 ̄4L·mol ̄(-1)*cm ̄(-1);0~24μg/25mLZn符合比耳定律。该试剂对锌的选择性良好。方法用于铝合金中锌的直接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