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2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948篇
化学   2390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350篇
综合类   46篇
数学   924篇
物理学   186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1079篇
  2010年   533篇
  2009年   556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907篇
  2003年   555篇
  2002年   400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分布布喇格反射镜的反射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等效法布里珀罗(FP)腔方法对分布布喇格反射镜(DBR)的特性进行了研究,计算并讨论了上下两层DBR结构非对称模型反射率的变化.设计了DBR反射镜的反射谱中心波长为850nm的结构.随着DBR周期数的增加,腔反射率峰值逐渐增加.上下两层DBR反射镜的厚度由反射率和中心波长决定.实验表明,下DBR的周期数为30对左右,上DBR的周期数为20对左右,易实现激光输出.非对称的双层DBR的反射特性表明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02.
超细氧化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和发光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液态金属Ca作为催化剂合成了大量的非晶SiO2纳米线阵列。这些纳米线具有高度取向性,直径分布均匀,平均约8nm,长度大于300μm。研究发现,载气的湿度对非晶SiO2纳米线阵列的生长有重大影响,提出了一种可能的生长模型,以解释这一与传统的VLS机制不同的生长过程。对样品的光致荧光(PL)谱的测量表明,非晶SiO2纳米线阵列在蓝光波段附近存在两个很强且稳定的发射峰,它们直接与样品中的缺陷和空位有关。首次发现了一个稳定的PL峰,存在于红外波段,作为光源,非晶SiO2纳米线阵列可能会在纳米光电子器件中得到应用。由于SiO2是传统的光纤材料,单根SiO2纳米线也有希望应用于近场光学扫描显微镜(SNOM)之中。  相似文献   
903.
一种基于三角形几何结构的星图识别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种新的以星三角形为基本识别单元的几何结构星图识别算法。通过对观测误差的预处理,将该算法星三角形的匹配过程转换为一个没有误差的三角形识别问题。引入一个能部分描述三角形结构的特征量,将导航三角形的识别所需的特征匹配数量降低,而多三角形的组合有效地提高了正确识别率。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所需导航星库容量小,识别效率高,误识率低,实时性和鲁棒性优于传统的三角形星图识别算法。  相似文献   
904.
林子扬 《光学技术》2004,30(1):116-118
提出了一种测量有机材料的磁化率各向异性的方法。原理是利用掺杂对丝状液晶磁场扭曲费雷德里克兹转变影响的现象,将待测有机材料作为掺杂物,采用光学相位延迟法测量掺杂丝状液晶磁场扭曲费雷德里克兹转变阈值和过程,从而获得待测有机材料的磁化率各向异性。通过实验测量,从原理和方法上验证了测量方法的可行性。测得有机材料磁化率各向异性的同时也为有机材料的表征提供了一种方法。测量方法适用于无固有磁矩的有机材料。  相似文献   
905.
陈波  陈淑妍  巩岩 《光学技术》2004,30(2):242-244
根据空间对日观测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复合型宽波段范围的软X射线———极紫外望远镜的设计方案。该望远镜是把小结构尺寸的卡塞格林型极紫外波段正入射望远镜放置在软X射线波段,并由常用的Wolter Ⅰ型掠入射望远镜的中心部分组成。在软X射线和极紫外波段具有相同的焦距和视场角,共同使用同一个探测器,外形尺寸与相同指标的掠入射型望远镜一致,且在极紫外波段具有较高的角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适合于在空间进行对日观测使用。  相似文献   
906.
合成、表征了新型 Brφnsted-Lewis 酸性离子液体 1-(3-磺酸)-丙基-3-甲基咪唑氯锌酸盐 ([HO3S-(CH2)3-mim]Cl-ZnCl2), 并将其用于催化松香二聚反应. 结果表明, [HO3S-(CH2)3-mim]Cl-ZnCl2 (ZnCl2摩尔分数x 〉 0.5)为 Brφnsted 和 Lewis 双酸性, 且以 [HO3S-(CH2)3-mim]Cl-ZnCl2 (x = 0.64) 的催化性能较佳. 在松香 5.0 g, 甲苯15 g, 离子液体质量分数 5%, 反应温度 110℃ 和反应时间 4 h 的较佳实验条件下, 所得产物聚合松香的软化点为 118 ℃. 此外, 该催化剂的使用有利于产物的分离且分离的离子液体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907.
Polymer-supported ruthenium complexes ■-Phen-Ru-①,■-Phen-Ru-②,■-Phen-Ru-③,■-Phen-Ru-④, ■-Phen-Ru-⑤,■-Phen-Ru-⑥and ■-Phen-Ru-⑦were prepared using aminomethyl polystyrenes of different morphological structures as supports.A variety of alcohols were oxidized efficiently into the corresponding ketones, carboxylic acids or aldehydes with iodosylbenzene (PhIO) catalyzed by aminomethyl polystyrene-supported ruthenium complexes under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in acetonitrile.The influences of morphological struct...  相似文献   
908.
Poly(styrene-co-glycidyl methacrylate) latex microspheres with uniform size and high-density epoxy groups on the surface were prepared by soap-fre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with batch wise operation mode in the presence of 2.2′- azobis(2-methylpropionamidine) dihydrochloride as an initiator.The kinetics of soap-fre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and the effects of polymerization factors were examined.In addition,the optimum polymerization conditions of poly(styrene-co- glycidyl methacrylate) latex microspheres ...  相似文献   
909.
Films obtained via drying a polymeric latex dispersion are normally colloidal crystalline where latex particles are packed into a face centered cubic (fcc) structure.Different from conventional atomic crystallites or hard sphere colloidal crystallites,the crystalline structure of these films is normally deformable due to the low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the latex particles.Upon tensile deformation,depending on the drawing direc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normal of specific crystallographic plane,one ...  相似文献   
910.
The effect of an adsorbed anionic surfactant sodium dodecyl benzene sulfonate(SDBS) on electron transfer(ET) reaction between ferricyanide aqueous solution and decamethylferrocene(DMFc) located on the adjacent organic phase was investigated for the first time by thin layer method.The adsorption of SDBS at the interface resulted in a decay in the cathodic plateau current of bimolecular reaction with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of SDBS in aqueous phase.However,the rate constant of electron transfer(k_(et)) 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