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29篇
  免费   10690篇
  国内免费   19862篇
化学   37765篇
晶体学   2539篇
力学   4132篇
综合类   2148篇
数学   9076篇
物理学   26721篇
  2024年   121篇
  2023年   467篇
  2022年   1892篇
  2021年   1832篇
  2020年   1772篇
  2019年   1710篇
  2018年   1663篇
  2017年   2562篇
  2016年   1745篇
  2015年   2702篇
  2014年   3328篇
  2013年   4294篇
  2012年   4289篇
  2011年   4701篇
  2010年   4766篇
  2009年   4977篇
  2008年   5490篇
  2007年   4951篇
  2006年   4903篇
  2005年   4077篇
  2004年   3140篇
  2003年   2282篇
  2002年   2218篇
  2001年   2332篇
  2000年   2444篇
  1999年   1434篇
  1998年   715篇
  1997年   549篇
  1996年   516篇
  1995年   486篇
  1994年   509篇
  1993年   474篇
  1992年   475篇
  1991年   305篇
  1990年   285篇
  1989年   309篇
  1988年   276篇
  1987年   223篇
  1986年   207篇
  1985年   143篇
  1984年   144篇
  1983年   129篇
  1982年   99篇
  1981年   78篇
  1980年   71篇
  1979年   86篇
  1978年   23篇
  1977年   19篇
  1965年   35篇
  1959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961.
series of chitosan samlpes with 91% deacetylation but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 were obtained by varying the time of chitosan solution in acetic acid aqueous solution at 70℃.The viscosities and flow behavior of the concentrated solutions of chitosan were investigated in 10% (vol%) formic acid aqueous solution after the solutions were prepared for two days by using RPX-705 Rheopexy Analyzer.For each chitosan sample,at the concentration of 3.5 g/100ml,the log (ηr/η0)versus lgγη0,M curves superimpose each other within the same rheogramme. 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g nr and lgM was studied under different shear rates.For the highest M sample, the experimental data deviate from the straight lines greatly. This was because the chitosan chain degradated in acid solution during dissolving. The molecular weights were measured in acid solution after two days of dissolving, they were right on their own straight lines. However,no obvious degradation was observed after two days in the same solution for the other lower M chitosan sam-ples. In addition, the plot of nr against M was not a straight line,probaly due to particular interaction of chitosan.  相似文献   
962.
采用合成的聚乙二醇-超支化聚酯(PEG-hb-DMPA)的线性-超支化杂化二嵌段共聚物, 探讨了羧端基树状功能化的杂化嵌段共聚物对CaCO3结晶的影响,并用FTIR、XRD、SEM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羧端基的双亲水性嵌段共聚物对CaCO3结晶形貌乃至晶型均具有显著调控作用,比较高的浓度(1.67 g·L-1, >10 min)或较低浓度作用较长时间(0.33 g·L-1, 24 h)均得到了呈较均匀球粒形态的球霰石CaCO3结晶。  相似文献   
963.
以5-氨基烷基-2,2-二甲基-1,3-二噁烷为起始原料, 乙酸酐为酰化剂, 一步法选择性地合成氨基二醇类氨基乙酰化产物N-1,3-二羟基丙烷-2-基烷基乙酰胺. 该方法操作简便, 收率高. 所合成的4个新化合物的结构均经FTIR, 1H NMR, 13C NMR及HRMS确证. N-3-(1,3-二羟基丙烷-2-基)丙基乙酰胺(1a)作为关键的中间体, 可以用于HIV-1 Tat/ PCAF BRD抑制剂4的合成.  相似文献   
964.
纳米级碳导电剂的种类对licoo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碳纳米管;锂离子电池;正极;倍率容量;导电剂  相似文献   
965.
5-氟尿嘧啶-1-乙酸合铜(Ⅱ)的合成及其与DNA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5-fluorouracil-1-acetic acid (5FuAA) and its Cu(Ⅱ) complex (5FuAACu) were synthesized and the date for the crystal complex was obtained. The interaction of 5-fluorouracil-1-acetic acid (5FuAA) and its Cu(Ⅱ) complex (5FuAACu) with DNA was also investigated by using spectral, viscometric, electrochemical and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methods. The results of interaction with DNA suggest that both 5FuAA and 5FuAACu can bind to DNA in a static electricity attraction mode. But the attraction of 5FuAACu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5FuAA.  相似文献   
966.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的UB3LYP/6-311 G鄢鄢方法和高级电子相关的UQCISD(T)/6-311 G鄢鄢方法研究了异硫氰酸(HNCS)与乙炔基自由基(C2H(X2Π))反应的微观机理.采用双水平直接动力学方法IVTST-M,获取反应的势能面信息,应用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并考虑小曲率隧道效应,计算了在250~2500K温度范围内反应的速率常数.研究结果表明,HNCS与C2H(X2Π)反应为多通道、多步骤的复杂反应,共存在三个可能的反应通道,主反应通道为通过分子间H原子迁移,生成主要产物NCS C2H2.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表现为正温度效应.速率常数计算中变分效果很小.在低温区隧道效应对反应速率的贡献较大,反应为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967.
制备和表征了一种新的酞菁键合硅胶,三-β-(辛巯基)-β-(磺酰胺基)-酞菁铜键合硅胶。研究了该键合酞菁硅胶作为HPLC固定相的基本色谱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固定相可以分离四-α-(2,2,4-三甲基-3-戊氧基)酞菁(铜、镍)的4种异构体,也可以观察到四-α-(2,2,4-三甲基-3-戊氧基)无金属酞菁的4种异构体,而商业C18(VERTEX Eurospher)却只能观察到两组峰,表明这种酞菁键合硅胶固定相在分析、分离一些取代酞菁异构体方面比商业C18具有更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968.
黄超群  陈钦可  陈丽  王云宇  马喆  沈咪  黄佳波 《色谱》2019,37(10):1048-1052
建立了酱油中1,3-二氯-2-丙醇、2,3-二氯-1-丙醇、3-氯-1,2-丙二醇和2-氯-1,3-丙二醇的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快速筛查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酸乙酯提取,提取液浓缩后经N-丙基乙二胺净化,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酱油中4种氯丙醇的定量限为0.5~10 μg/kg。在3个浓度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78%~103%;相对标准偏差均不大于8.8%。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灵敏,可作为酱油中4种氯丙醇的有效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69.
利用分子自组装的方法控制大分子量的线性有机分子的构象是物理有机化学一个富于挑战性的研究课题. 近年来, 化学家已经成功利用不同的分子内非共价键作用力如氢键和疏溶剂作用等诱导线性分子的折叠乃至螺旋构象的产生. 综述了近年来这种新的非生物二级结构形式在分子识别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70.
运用半连续反应装置对山西吴家坪煤和四川华蓥山煤中氯在亚临界水条件下的脱除规律及形态变化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压力对氯脱除率的影响;同时还运用化学提取法对原煤及残渣中氯的形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煤中氯的脱除率也增加,在410℃、15MPa、60min、水流量为580mL/h时,吴家坪煤中氯的脱除率为84.6%,华蓥山煤中氯的脱除率为72.4%。吴家坪煤中氯在15MPa时的脱除率最大。华蓥山煤中氯主要以有机氯的形态存在,而吴家坪煤中氯有8%为离子可交换态的无机氯,其余为有机结合的氯;在亚临界水萃取煤的过程中,离子交换态结合的有机氯比共价键结合的有机氯更容易挥发,有机氯要首先转化为无机氯然后再逸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