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78篇
  免费   4057篇
  国内免费   3207篇
化学   15797篇
晶体学   302篇
力学   1401篇
综合类   304篇
数学   2623篇
物理学   8715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388篇
  2022年   753篇
  2021年   800篇
  2020年   913篇
  2019年   897篇
  2018年   771篇
  2017年   737篇
  2016年   1021篇
  2015年   1099篇
  2014年   1334篇
  2013年   1639篇
  2012年   1979篇
  2011年   2069篇
  2010年   1495篇
  2009年   1506篇
  2008年   1607篇
  2007年   1402篇
  2006年   1322篇
  2005年   1101篇
  2004年   922篇
  2003年   706篇
  2002年   707篇
  2001年   615篇
  2000年   477篇
  1999年   420篇
  1998年   328篇
  1997年   332篇
  1996年   287篇
  1995年   241篇
  1994年   224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139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6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8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在地平式折轴望远镜中开展自适应光学激光导星实验,研究了共孔径发射接收信标激光束偏振耦合分光效率随望远镜方位角和天顶角变化的补偿技术。提出了一种由四分之一波片和法拉第旋光器构成的相位补偿器,通过旋转四分之一波片以实时补偿由于望远镜旋转导致的光路相位延迟量的变化。数值计算表明,望远镜处于任意方位角和天顶角位置时,通过1°步长旋转四分之一波片,可使补偿后的偏振分光效率理论上达到99.90%以上。实验从原理上定性地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只要测量出镜面的相位延迟,便可计算得到望远镜处于不同方位角和天顶角情况下有效补偿所需的四分之一波片旋转角度,据此可建立实用的旋转波片偏振补偿装置。  相似文献   
132.
 激光信标共孔径发射接收偏振分光系统的动态相位补偿需要测量望远镜各反射镜对s光和p光的相位延迟差。利用Stokes矢量和Mueller矩阵建立了物理模型,并推导出用测得的回光功率计算相位延迟差的解析式。提出一种通过实验测量回光功率计算反射镜相位延迟差的方法,解决了在0~2p范围内唯一确定反射镜相位延迟差的问题。实际测量了两块反射镜的相位延迟差,并将测量结果用于动态相位补偿偏振分光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分析了偏振分光棱镜、法拉第旋光器以及近似计算这3个主要的测量误差源,并估计总测量误差约为1°。  相似文献   
133.
He-HCl体系各向异性势及分波散射截面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用BFW势函数形式拟合了在CCSD(T)/aug-cc-pVQZ理论水平下计算的He-HCl相互作用能数据,获得了He原子与HCl分子相互作用的各向异性势;然后采用CC近似方法计算了He-HCl碰撞体系的微分散射截面和分波散射截面,并总结了分波散射截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拟合势不但表达形式简洁,而且较好地描述了He-HCl系统相互作用的各向异性特征;利用碰撞体系分子间势的量子化学从头计算结果,可解决势能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对进一步研究原子与分子碰撞机理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各向异性势 势能参数 密耦近似 分波散射截面  相似文献   
134.
高峰  王艳  游开明  姚凌江 《物理学报》2006,55(6):2966-2971
采用模匹配方法,研究了非均匀磁场下开放的四端量子波导中的电子输运性质. 结果表明,从一端入射的电子可以透射到两个与之垂直的输出端和一个与之平行的输出端. 在没有外加磁场的情况下,两个垂直输出端的输运概率是相同的,但垂直端与水平端的输运概率不同;在外加磁场下,由于磁边缘态效应,两个垂直输出端的输运概率也有着相当大的差别. 通过施加不同的磁场,我们能获得丰富的电子输运结构,如台阶,宽谷,尖峰等;通过调节磁场的大小和比例以及结构参数可控制该量子结构在各输出端的输运概率. 关键词: 电子输运 介观体系 磁效应  相似文献   
135.
利用驻波实验研究混沌现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吴本科  肖苏  高峰 《物理实验》2006,26(1):7-10,13
利用驻波实验演示了混沌现象,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研究.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都表明:当连接点接近驻波波节处时,振动系统处于混沌运动状态;而当连接点接近驻波波腹处时,系统处于稳定驻波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136.
A scaling correlator optical pattern recognition system is described in which a lensless matched spatial filter (with the second Fourier transform lens and the matched spatial filter recorded on the same plate) is used with a first Fourier transform lens that is also an holographic optical element. The matched spatial filter is recorded at one wavelength and correlation is obtained at a second wavelength.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and output correlation SNR data are reported, together with a comparison of the system's noise level using conventional optics and holographic elements.  相似文献   
137.
短脉冲载荷下金属材料的层裂破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点炮加载聚酯薄膜飞片撞击金属靶材料,飞片速度0.714~2.24 km/s,脉冲宽度40~80 ns,击靶压力为2.280~11.952 GPa。在回收的铝、铜和钢靶样品上观察到层裂现象。通过金相分析发现它们的破坏方式与在一般较长脉冲加载下的破坏方式相似,铝和铜以延性方式破坏;钢则以脆性方式破坏。一维和二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通常的几种层裂判据在这个应力、应变和应变率范围内也基本上适用。  相似文献   
138.
当前,在医学核磁共振成象领域内,临床上广泛采用的是近似的自旋密度象、T1-和T2-加权密度象。但是,由于人体的正常组织和肿瘤之间的密度差别不大,从质子密度象很难区分人体的正常组织与肿瘤,而肿瘤与人体正常组织之间的在弛豫时间T1、T2的数值上差别较大。另外,自七十年代以来,大量关于离体(in vitro)核磁共振弛豫时间测量的文献表明,肿瘤的核磁共振弛豫时间T1,T2值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从而利用核磁共振弛豫时间成象的方法,及人体正常组织、良性及恶性肿瘤的活体(in vivo)T1,T2数值的测量,将有助于实现肿瘤识别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39.
High resolution solid state NMR techniques(such as MAS,CP/MAS andCRAMPS)were employed to study the nature of organic molecules adsorbed onporous solids. A magic angle spinning system was achieved for sealed samples with a spinning speed from 2KHz to 4.2KHz.Using this technique,high resolution ~1HMAS spectra of organic molecules and H_2S adsorbed on charcoal were obtained.EXperimental results suggest that for high coverage of adsorbed organic molecules,the spectral lines were resolved very well.But for low coverage,the spectrallines could not be separated completely.As the organic molecules condensed in  相似文献   
140.
The High Altitude Detection of Astronomical Radiation (HADAR) experiment is a refracting terrestrial telescope array based on the atmospheric Cherenkov imaging technique. It focuses the Cherenkov light emitted by extensive air showers through a large aperture water-lens system for observing very-high-energy γ-rays and cosmic rays. With the advantages of a large field-of-view (FOV) and low energy threshold, the HADAR experiment operates in a large-scale sky scanning mode to observe galactic sources.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prospects of using the HADAR experiment for the sky survey of TeV γ-ray sources from TeVCat and provids a one-year survey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Results from the simulation show that a total of 23 galactic point sources, including five supernova remnant sources and superbubbles, four pulsar wind nebula sources, and 14 unidentified sources, were detected in the HADAR FOV with a significance greater than 5 standard deviations (σ).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Crab Nebula during one year of operation reached 346.0 σ and the one-year integral sensitivity of HADAR above 1 TeV was ~1.3%–2.4% of the flux from the Crab Nebul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