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4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486篇
化学   873篇
晶体学   51篇
力学   73篇
综合类   18篇
数学   205篇
物理学   4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单卿  蔡平坤  褚胜男 《计算物理》2016,33(5):625-630
提出两种慢化体设计方案,第一种方案直接在原有慢化体中引入孔道,第二种方案在慢化体中增加一层铅之后再引入孔道.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对两种方案进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第一种方案可以有效地提升C、O元素的测量精度,但同时会降低H、Si等元素的测量精度;采用第二种方案可提高C元素和O元素的测量精度,同时也可以提高H、Si等其它元素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822.
为了探索侧链R基团对碱金属离子与多肽复合物气相裂解反应的影响, 采用电喷雾电离质谱法研究了碱金属离子Li+, Na+和K+分别与甘氨酸三肽(GGG)、 甘氨酰-苯丙氨酰-甘氨酸三肽(GFG)和甘氨酰-甘氨酰-苯丙氨酸三肽(GGF)形成的复合物的气相裂解反应. 质谱定性实验结果表明, Li+, Na+和K+与GGG, GFG或GGF在气相中可以形成稳定的复合物, 配合比为1∶1或2∶1. 竞争反应质谱图显示, GGG, GFG或GGF与碱金属离子形成的复合物的质谱峰丰度按Li+, Na+, K+顺序依次下降, 表明随着碱金属离子半径的增加, 它们与三肽的结合强度依次减弱. 碰撞诱导解离显示, 母体离子[GGG+Na]+, [GGF+Na]+和[GFG+Na]+ 的质心碰撞能量E(CM)50数值分别为1.94, 1.76和1.63 eV. 通过质谱滴定法测得[GGG+Na]+, [GFG+ Na]+和[GGF+Na]+ 的结合常数lgKa1分别为5.30, 5.25和5.17. 质谱法定量结果进一步确认复合物的稳定性顺序为[GGG+Na]+>[GGF+Na]+>[GFG+Na]+, 表明由于空间位阻的影响, 侧链R基团含有苄基的GFG或 GGF与Na+的键合强度要小于侧链R全部为H的GGG. 串级质谱分析结果显示, 碱金属化的GGG断裂位点较多, 可解离出丰富的金属化a2, b和y型碎片离子, 而碱金属化的GGF和GFG解离出的金属化y型离子较多, b型离子其次, 金属化a型离子几乎没有. 此外, 双碱金属化的GGF可解离出较多金属化y型离子. 复合物[GGF+Na]+的裂解曲线显示, 当碰撞能量为25 eV时, [y2+Na-H]+ 和[b2+Na+OH]+为主要碎片离子, 当碰撞能量>40 eV时, 只有[b2+Na+OH]+ 碎片离子占有优势数量. 根据质子化三肽裂解机理可以推测, 钠化GFG裂解后生成含噁唑酮的[b2+Na]+离子, 该离子经过一系列过渡态生成[a2+Na]+(2-苄基-4-咪唑酮), 而不是常见的亚胺离子.  相似文献   
823.
SiCp/Al复合材料切削仿真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SiCp/Al复合材料的颗粒和基体分别进行定义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从微观角度分析了不同切削速度和切削深度对切削力的影响以及应力场分布情况,研究切屑的形成过程、基体和颗粒的内部应力分布、刀具和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简要分析了材料表面缺陷的成因,通过车削实验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微观仿真模型中由于高硬度SiC颗粒的存在会产生大量的微裂纹以及单一小空洞和不连续空洞,形成表面缺陷,且剪切区域微裂纹的扩展是产生切屑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比,实验获得的切削力变化及其波动和形成机制与仿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24.
采用Mg(NO3)2·6H2O,H3BO3,La(NO3)3·nH2O和不同燃烧剂(甘氨酸,尿素,一水合柠檬酸,柠檬酸铵)反应来合成微纳米LaMgB5O10粉体.讨论了不同还原剂(燃烧剂),时间,温度对产物的影响.采用XRD,SEM,TG-DTA检测手段对产物和产物前驱体进行表征,确定合成微纳米LaMgB5O10粉体的最优条件为甘氨酸做燃烧剂,在900 ℃煅烧5h.合成的产物结晶程度高,分布均匀,分散性好.  相似文献   
825.
通过等体积浸渍方法制备了添加CeO2助剂的用于C2H4/C2H6吸附分离的CuCl/活性炭(AC)吸附剂,使用氮气吸附-脱附曲线、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分散X射线光谱(EDX)等分析方法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吸附剂表面Cu(II)在氮气气氛焙烧过程中被部分还原成Cu(I).重点研究了Ce元素的添加对于吸附剂的C2H4/C2H6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等温吸附曲线结果表明添加了CeO2的吸附剂通过降低乙烷的吸附容量从而显著提高了吸附分离性能. XRD及XPS结果表明,和未添加助剂样品相比,其表面晶体团簇较小,分散性更好, Cu(II)还原程度更高.添加CeO2的吸附剂样品5Ce50Cu(CeO2和CuCl2的质量分数(w)分别为5%和50%)获得了最好的吸附分离效果,相对于未添加CeO2的样品50Cu,其在660 kPa下的吸附选择性由4.2提升到8.7.  相似文献   
826.
在室温、10 Pa氩气环境气体中,采用脉冲激光烧蚀技术,在以烧蚀点为圆心、半径为2 cm的玻璃弧形支架的不同角度处放置衬底,沉积了纳米Si晶薄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散射仪对制备样品的形貌和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纳米Si晶粒以羽辉轴线为轴呈对称分布,在轴线处平均尺寸最大,随着衬底同轴线夹角的增加,晶粒尺寸逐渐减小.结合朗缪尔探针对空间不同位置羽辉中Si离子密度和热运动温度分布的诊断情况,从晶粒生长过程的角度对其尺寸随空间位置变化的结果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晶粒尺寸正比于烧蚀粒子密度和热运动温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827.
以TiCl3和氧化石墨(GO)为原料,采用简便的原位液相法制备了TiO2/石墨烯(RGO)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RD、SEM、XPS和UV-Vis光谱表征了其微观结构及性能,实验考察了复合材料光催化还原CO2性能,探究了其光催化反应机理.研究表明,TiO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显著的光催化还原活性,光催化反应产物选择性高,反应6.0h甲醇的累积产量为3.43 mmol/L,石墨烯的协同效应提高了TiO2半导体的光催化活性和反应效率.  相似文献   
828.
An electrophoretic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everal important catecholamine markers, namely norepinephrine, epinephrine, dopamine, metanephrine, vanillylmandelic acid and homovanillic acid in urine samples.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the six marker compounds could be well separated with the major coexisting interference compound uric acid within 24 min at a separation voltage of 16 kV in a borate running buffer (80 mmol/L, pH=9.48). Highly linear response can be obtained over three orders of magnitude for the above markers with the low limits of detection ranging from 1.0 ng/mL to 5.0 ng/mL(S/N=3). The proposed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with amperometric detection(CE-AD)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simultaneously determine the six catecholamine markers in urine samples of healthy volunteers and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different diseases avoiding redundant measurements and high assay cost;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profiles can suggest more diagnostic information of multiple diseases, which provides a promising and convenient entry into primary diagnoses of several clinical diseases.  相似文献   
829.
Glutathione transferases(GS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toxification of xenobiotic/endobiotic toxic compounds. The α-, π-, and μ-classes of cytosolic GSTs have been studied extensively, while Gtt2 from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 novel atypical GST, is still poorly understood.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glutathione( GSH) activation mechanism of Gtt2 using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 with the hybrid functional B3LYP.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show that a water molecule could assist a proton transfer between the GSH thiol and the N atom of His133. The energy barrier of proton transfer is 46.0 kJ/mol. The GSH activation mechanis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e site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classic cytosolic GSTs.  相似文献   
830.
陈乐  翁甲强 《计算物理》2012,29(5):766-774
利用改进的DLA模型研究由局部区域粒子源释放随机运动粒子形成的凝聚集团的生长.结果显示,该凝聚集团的生长结构与粒子源的方位有关,正对着粒子源方位的生长速度相对较快,同时集团粒子在生长平面的分布与粒子源的相对距离和相对大小有关系,根据粒子源的变化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该结果有助于从凝聚物的生长结构特征了解粒子源的方位、并对粒子源相对距离和相对大小进行估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