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76篇 |
免费 | 1180篇 |
国内免费 | 1620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3684篇 |
晶体学 | 230篇 |
力学 | 505篇 |
综合类 | 188篇 |
数学 | 899篇 |
物理学 | 277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9篇 |
2024年 | 96篇 |
2023年 | 111篇 |
2022年 | 208篇 |
2021年 | 203篇 |
2020年 | 197篇 |
2019年 | 212篇 |
2018年 | 184篇 |
2017年 | 245篇 |
2016年 | 176篇 |
2015年 | 247篇 |
2014年 | 287篇 |
2013年 | 384篇 |
2012年 | 348篇 |
2011年 | 401篇 |
2010年 | 392篇 |
2009年 | 453篇 |
2008年 | 515篇 |
2007年 | 481篇 |
2006年 | 486篇 |
2005年 | 404篇 |
2004年 | 332篇 |
2003年 | 263篇 |
2002年 | 223篇 |
2001年 | 257篇 |
2000年 | 272篇 |
1999年 | 139篇 |
1998年 | 83篇 |
1997年 | 61篇 |
1996年 | 57篇 |
1995年 | 56篇 |
1994年 | 43篇 |
1993年 | 50篇 |
1992年 | 40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44篇 |
1988年 | 36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11篇 |
1978年 | 7篇 |
1977年 | 7篇 |
1965年 | 19篇 |
1958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探针、循环伏安等方法研究了甲硫氨酸二肽(Met-Met)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加入甲硫氨酸二肽后,DNA-Met-Met体系的紫外光谱呈减色效应,同时甲硫氨酸二肽的加入使得EB-DNA荧光强度减弱;循环伏安法表明,DNA的加入使得甲硫氨酸二肽的峰电流减小,峰位负移;Stern-Volmer方程说明二肽对DNA-EB的作用属于静态猝灭.这几种方法的实验结果都表明两者的作用模式为静电结合,多种计算方法得到两者作用的结合常数达到103 L/mol. 相似文献
52.
双-2-萘甲酸多亚甲基二醇酯(N-Mn-N,n=2,3,4,5)在环已烷中进行光二聚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结构明显受链节长度的影响.N-M3-N生成反式-头头和顺式-头头两种结构的类立方烷,而N-M4-N和N-M5-N高产率、高区域选择性地生成反式-头头结构的类立方烷.更有意义的是,我们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成功拆分了反式-头头结构的分子内光二聚产物. 相似文献
53.
建立了牛肉中脱呋喃甲酰基头孢噻呋(DFC)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牛肉样品经DTE-硼酸盐缓冲液提取,过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浓缩,甲醇洗脱,UPLC-MS/MS法测定,仪器检测程序总色谱时间仅为5 min。方法平均回收率为80.7%~89.6%;批内变异系数范围在5.2%~9.7%之间;批间变异系数范围在6.1%~11.4%之间;检测限为0.55μg/kg;定量限为1.82μg/kg。方法可用于牛肉样品中脱呋喃甲酰基头孢噻呋药物残留量的确证检测。 相似文献
54.
发酵工艺中的高温蒸气灭菌过程使得传统“酶膜”方式葡萄糖生物传感器不能在线使用,导致不能实时控制葡萄糖的补加量,进而影响发酵的质量和产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构建了一套用于发酵过程的葡萄糖在线检测系统.利用研制的耐高温的“酶液”方式葡萄糖生物传感器解决了“酶膜”方式传感器高温后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利用研制的耐高温的透析取样系统解决了在线取样难题.实验表明:本传感器对葡萄糖的灵敏度达到0.259 nA/(mg/L);检出限为0.7 mg/L.对于500 mg/L葡萄糖浓度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02%;在0~1000 mg/L范围内,系统响应信号与葡萄糖浓度呈线性关系;本系统与商品化SBA-40E生物传感分析仪离线测量结果相比,呈现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且线性相关方程的斜率k≈1.利用此检测系统对大肠杆菌发酵过程中的葡萄糖浓度进行了在线测量,并与SBA-40E生物传感分析仪离线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5.
谷物样品经乙腈-水(84+16)溶液提取,离心后经自制中性氧化铝-活性炭-二氧化硅固相萃取柱净化,所得净化液经三甲基硅烷咪唑(TMSI)-N,O-双三甲基硅基乙酰胺(BSA)-三甲基氯硅烷(TMCS)(3+3+2)试剂衍生后,产物用RTX-5MS毛细管柱分离,用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与雪腐镰刀菌烯醇(NIV)。DON和NIV的质量浓度在0.05~4.0mg.L-1之间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01mg.kg-1。方法用于小麦粉中DON、NIV的测定,DON和NIV的加标回收率分别在92.6%~96.6%和90.9%~94.1%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均小于6%。 相似文献
56.
以R-联萘酚、氯氰胺、间苯二胺、1,2二苯基乙二胺、乙二胺为原料合成了3个水溶性手性大环荧光传感器;利用核磁共振(1 H NMR和13 C NMR)、质谱、红外光谱验证了合成产物的结构,利用元素分析仪测定了其组成,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单晶R-3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R-3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128 6nm,b=1.566 1nm,c=2.293 9nm,β=90°,Z=4,Dc=1.328g.cm-3,F(000)=1 684. 相似文献
57.
CHENG Dan JIN Hua LI Ben-xian WANG Xiao-feng CHU Qing-xin L Yang LIU Xiao-yang ZHAO Xu-dong 《高等学校化学研究》2012,28(2):171-175
High-quality needle-like CuTaS3 single crystals have been synthesized through a chemical vapor transport(CVT)process.Crystallographic data show the special double chains of edge-sharing TaS6 octahedra.... 相似文献
58.
59.
聚对氨基苯磺酸修饰玻碳电极不可逆双安培法测定酪氨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玻碳电极上成功地制备了聚对氨基苯磺酸修饰电极(P-p-ABSA/GCE),研究了酪氨酸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将此修饰电极用于流动注射不可逆双安培体系的构建,建立了流动注射双安培法直接测定酪氨酸的方法.在0 V外加电压下,在0.005 mol/L硫酸载液中,酪氨酸的氧化峰峰电流与其浓度在2.0×10-6 ~2.0×10-4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S/N=3)为1.0×10-7 mol/L.连续测定1.00×10-5 mol/L的酪氨酸标准溶液,电流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8%(n=20).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应用于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酪氨酸的含量的测定,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