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471篇 |
免费 | 6095篇 |
国内免费 | 11316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1775篇 |
晶体学 | 1188篇 |
力学 | 2336篇 |
综合类 | 1493篇 |
数学 | 4996篇 |
物理学 | 150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3篇 |
2023年 | 279篇 |
2022年 | 981篇 |
2021年 | 1019篇 |
2020年 | 999篇 |
2019年 | 932篇 |
2018年 | 892篇 |
2017年 | 1338篇 |
2016年 | 965篇 |
2015年 | 1429篇 |
2014年 | 1721篇 |
2013年 | 2314篇 |
2012年 | 2151篇 |
2011年 | 2516篇 |
2010年 | 2467篇 |
2009年 | 2786篇 |
2008年 | 2926篇 |
2007年 | 2672篇 |
2006年 | 2758篇 |
2005年 | 2405篇 |
2004年 | 1920篇 |
2003年 | 1356篇 |
2002年 | 1355篇 |
2001年 | 1554篇 |
2000年 | 1670篇 |
1999年 | 965篇 |
1998年 | 472篇 |
1997年 | 396篇 |
1996年 | 359篇 |
1995年 | 303篇 |
1994年 | 331篇 |
1993年 | 343篇 |
1992年 | 281篇 |
1991年 | 220篇 |
1990年 | 232篇 |
1989年 | 243篇 |
1988年 | 198篇 |
1987年 | 161篇 |
1986年 | 147篇 |
1985年 | 94篇 |
1984年 | 116篇 |
1983年 | 109篇 |
1982年 | 74篇 |
1981年 | 84篇 |
1980年 | 64篇 |
1979年 | 48篇 |
1978年 | 30篇 |
1977年 | 14篇 |
1965年 | 21篇 |
1959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LBO晶体超光滑表面抛光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体SiO2抛光LBO晶体获得无损伤的超光滑表面,结合前人对抛光机理的认识,探讨了超光滑表面抛光的材料去除机理,分析了化学机械抛光中的原子级材料去除机理.在此基础上,对胶体SiO2抛光LBO晶体表面材料去除机理和超光滑表面的形成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研究抛光液的pH值与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的关系.LBO晶体超光滑表面抛光的材料去除机理是抛光液与晶体表面的活泼原子层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过渡的软质层,软质层在磨料和抛光盘的作用下很容易被无损伤的去除.酸性条件下,随抛光液pH值的减小抛光材料的去除率增大;抛光液pH值为4时,获得最好的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63.
Cu3N薄膜是近10年来研究的热点材料之一.Cu3N是立方反ReO3结构,理想立方反ReO3结构的一个晶胞中Cu原子占据立方边的中心位置而N原子占据立方晶胞的八个顶点,此结构的体心位置有一较大间隙,Cu原子以及其他原子如Pd、碱金属原子等很有可能进入此位置导致Cu3N的电学性能、光学性能等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使得该材料具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Cu3N的晶格常数为0.3815nm,密度5.84g/cm3,分子量204.63,颜色呈黑绿色或红褐色,空间点群Pm3m.Cu3N薄膜在室温下相当稳定并且热分解温度较低(300℃左右),热分解前后薄膜的光学反射率有较大差别,这可使Cu3N薄膜用作一次性光记录材料.此外,Cu3N薄膜还可用作在Si片上沉积金属Cu线的缓冲层、低磁阻隧道结的阻挡层、自组装材料的模板等. 相似文献
64.
SiC是宽带隙半导体材料的典型代表,具有优良的热学、力学、化学和电学性质,不但可以用作基于GaN的蓝色发光二极管的衬底材料,同时又是制作高温、高频、大功率电子器件的最佳材料之一,因此高质量、大直径SiC单晶的生长一直是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目前美国的Cree公司在SiC单晶生长领域研发方面起步早、投入大,SiC单晶的直径达到4英寸,处于领先地位。我国在“十五”期间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进行了SiC单晶生长的研究,在生长2英寸SiC单晶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但更大直径的SiC单晶生长技术进展缓慢,至今未见国内报道。而对… 相似文献
65.
6H-SiC衬底片的表面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比于蓝宝石,6H-SiC是制作GaN高功率器件更有前途的衬底.本文研究了表面处理如研磨、化学机械抛光对6H-SiC衬底表面特性的影响.用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拉曼光谱、卢瑟福背散射谱表征了衬底表面.结果表明经过两步化学机械抛光后提高了表面质量.经第二步化学机械抛光后的衬底具有优异的表面形貌、高透射率和极小的损伤层,其表面粗糙度RMS是0.12nm.在该衬底上用MOCVD方法长出了高质量的GaN外延膜. 相似文献
66.
67.
本文通过引入稀土氧化物Y2O3、Tm2O3为烧结助剂低温制备了氧化铝含量大于99.5;的多晶氧化铝陶瓷.实验表明:稀土氧化物的加入能够明显降低99.5;多晶氧化铝陶瓷的烧结温度,提高致密度.Y2O3、Tm2O3混合烧结助剂与单一稀土氧化物的烧结助剂相比能够明显抑制晶粒的生长,促进晶粒的均匀发育.当Y2O3+Tm2O3的含量为0.3;质量分数时,99.5;多晶氧化铝陶瓷的相对密度可达99.2;理论密度,抗弯强度为533MPa,显微硬度为17.2GPa.陶瓷断裂主要以穿晶断裂为主. 相似文献
68.
采用提拉法(CZ法),生长出质量良好的Er3+:NaY(W0.9Mo0.1O4)2晶体.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分析,并与NaY(WO4)2相比较,得到Er3+:NaY(W0.9Mo0.1O4)2晶体的结构与NYW类似,仍为四方晶系的白钨矿结构,I4(1)/α空间群.测定了晶体的实际组成,得到晶体中各元素均按理论值进行掺杂,计算了掺杂离子的分凝系数约为1.15.在光谱性质上,测试了晶体的吸收光谱,及晶体在50~1000cm-1波数范围内的拉曼光谱,并计算了各吸收峰的半峰宽及吸收系数A. 相似文献
69.
旨在剖析祖仁教授主编的《高分子化学》第四版的教学思想和撰写特点,涉及章节、内容的选择和安排、逻辑思维和教学方法,以及一些技术术语等。同时也指出了新版教材的一些印刷错误等。 相似文献
70.
YUAN Mengjia WANG Xia CHEN Long ZHANG Mingxing HE Linwei MA Fuyin LIU Wei WANG Shuao 《高等学校化学研究》2021,37(3):679-685
As a rising star among porous solid materials,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 with excellent propertie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 to facilely controllable structure, high porosity, and multi-chemical functionality represent significant potential for efficient 127Xe/85Kr capture and separation. In this study, through tuning the length of the organic ligands, two-dimensional(2D) COF mate-rials with identical connection group but different pore properties, denoted as ATFG-COF and TpPa-COF with AA-stacking model and TpBD-COF with AB-stacking model were synthesized and tested for Kr and Xe adsorption for the first time. Adsorption measurements indicate that the narrower pore apertures and higher porosity are conducive for COF materials to capture Xe and Kr. Furthermore, the Henry's constant, isosteric heat of adsorption(Qst), and ideal adsorbed solution theory(IAST) selectivity of ATFG-COF, the pore size of which is closest to the kinetic diameter of the Xe atom(0.41 nm) among 2D COF materials, were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single component sorption isotherms. The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high isosteric heat values of Xe/Kr adsorption on ATFG-COF are 25 and 16 kJ/mol at room temperature, respectively. Henry's law predicts that the selectivity factor of Xe to Kr is 6.07, consistent with the adsorption selectivity(ca. 6)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IAS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