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3篇
  免费   1134篇
  国内免费   2236篇
化学   4187篇
晶体学   247篇
力学   237篇
综合类   263篇
数学   871篇
物理学   287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283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297篇
  2014年   363篇
  2013年   446篇
  2012年   467篇
  2011年   493篇
  2010年   495篇
  2009年   521篇
  2008年   598篇
  2007年   518篇
  2006年   513篇
  2005年   421篇
  2004年   327篇
  2003年   239篇
  2002年   230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6年   4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2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91.
A free standing film of polyaniline as large as 18 cm×18cm×0.002 cm can be obtained by evaporation of a solution of the chemically synthesized base in NMP. Its structure was examined by the elemental analysis, IR, U.V.-visible spectra, XPS, DSC, SEM and X-ray scattering and its conducting behavior as well as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osition, structure of main chain,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free standing film of polyanilme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powder. However, some differences in its electronic structure, conductivity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potential of redox couple between the flee standing film and powder are observed, which may be due to cross-linking of the film of polyaniline.  相似文献   
192.
本文通过XRD、SEM、EDS研究了Ti0.4Zr0.1V1.1Mn0.5Cr0.1Nix(x=0,0.2,0.4,0.6,0.8)合金的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该合金系由BCC结构的V基固溶体主相和六方结构的C14 Laves第二相组成,Ni能够促进第二相的生成,Ni含量的增加导致了各相中的化学组成和晶格参数的变化,并通过电化学方法研究了Ni含量对0.4Zr0.1V1.1Mn0.5Cr0.1合金电极的最大放电容量、自放电性能、高倍率放电性能、循环稳定性能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3.
Nb 掺杂LiFePO4/C 的一步固相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固相法一步合成了Nb掺杂的LiFePO4/C复合材料, 研究了Nb掺杂量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Nb掺杂后LiFePO4/C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明显提高. 在0.5C、1C和2C充放电倍率下, 名义成分为Li0.96Nb0.008FePO4/C正极材料的比容量分别为161、148和132 mAh•g−1, 已达到实用化水平. 阻抗谱和循环伏安特性测试显示, Nb掺杂有效地降低了复合材料电极的阻抗和极化, 说明Nb掺杂的主要作用是提高了LiFePO4的电子电导率.  相似文献   
194.
以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和共乳化剂十六烷醇 (HD)作为复合乳化体系 ,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和N ,N 二甲基苯胺 (DMA)作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丁酯 (MMA BA)作为混合单体 ,制备了分散相占 83 %以上的稳定的超浓乳液 ,然后在低温下引发聚合 .探讨了引发剂浓度、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摩尔比、乳化剂的浓度、液膜增强剂的种类、聚合温度等因素对聚合稳定性和聚合速率的影响 ,测定并计算得到了聚合速率的公式 ;用激光散射粒度分布仪测定了聚合物乳胶粒子的大小及粒径分布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聚合物乳胶粒的形态 ,讨论了乳化剂浓度、聚合温度等对乳胶粒形态、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5.
采用Suzuki偶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咔唑、芴和2,1,3-苯并硒二唑的共聚物——聚[3,6-(N-(2-乙基己基))咔唑-2,1,3-苯并硒二唑-9,9-双(N,N-二甲基胺丙基)芴](PCzN-BSeD)及其相应的聚电解质衍生物——聚[3,6-(N-(2-乙基己基))咔唑-2,1,3-苯并硒二唑-9,9-(双(3′-(N,N-二甲基)-N-乙基铵)丙基)芴]二溴(PCzNBr-BSeD).在聚咔唑和芴中引入不同比例的2,1,3-苯并硒二唑(BSeD)单元,引起了由咔唑和芴链段向窄带隙苯并硒二唑(BSeD)单元有效的能量转移.通过对聚合物电致发光性能的研究,发现用聚(3,4-亚乙基二氧基噻吩)(PEDOT)或聚(3,4-亚乙基二氧基噻吩)/聚乙烯咔唑(PEDOT/PVK)作为空穴传输层时,器件的性能相差不大,表明咔唑的引入较明显的改善了聚合物的空穴注入性能.而且几乎所有的聚合物用高功函数铝作阴极的器件和用钡/铝作阴极的器件具有相近的发光性能,表明这类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电子注入性能.  相似文献   
196.
利用甲基紫含N供电子配位原子,可通过桥联作用和配位反应吸附于纳米银表面,而Cr~(3+)的引入导致纳米银溶胶发生团聚现象,且溶液的颜色由亮黄色变成灰红色,从而建立了测定痕量Cr~(3+)的比色法。在优化条件下,Cr~(3+)的线性范围为2.0~10.0μmol·L~(-1),r=0.997 6,裸眼检出限为0.3μmol·L~(-1)。方法用于环境中Cr~(3+)的检测,回收率为93.2%~100%,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5%。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选择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7.
研究了四种不同变质程度烟煤及其二硫化碳/N-甲基-2-吡咯烷酮(CS2/NMP)混合溶剂(1∶1,vol)的抽提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胀性能,同时考察了四种煤样不同温度热处理后其溶胀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煤的溶胀率随煤化度增加而有所降低;变质程度较低的烟煤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胀率大于非极性溶剂,随着煤化度的增加,两者溶胀度差距减小;四种烟煤经混合溶剂抽提后,其抽余煤的交联密度降低,溶胀率增加。四种煤样150℃热处理后在CS2中的溶胀率均有所增加,表明热处理可以降低煤的交联密度。随着热处理温度提高至240℃,除气煤外,其余三种煤样在NMP和CS2中溶胀率均进一步增大,说明其交联密度进一步降低。这一结果与热处理煤样在混合溶剂中抽提率的变化趋势一致,如240℃热处理后瘦煤的抽提率由原煤的6.9%提高到17.3%。红外光谱研究表明,经过适当温度的热处理,可以脱除煤分子中的羰基和羟基等含氧官能团,破坏煤结构中的氢键,从而降低煤的交联密度,提高煤的溶胀率及其在混合溶剂中的抽提率。  相似文献   
198.
某些有机物在氧化物载体表面的自发单层分散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自发单层分散原理已在载负型催化剂制备、再生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2].许多氧化物和盐类可以在载体表面形成单层分散或亚单层分散.有些分散物与载体混合后在低于其熔点的温度下处理,就可以自发分散到载体表面[1,3].这一现象通过XRD、LRS、XPS、SIMS、ISS、EXAFS  相似文献   
199.
Rheological Behavior for Mica-filled Polypropylene Composite Melt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study on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a series of mica-filled polypropylene (PP) composites was carried out. The influence of surface-treatment of mica particles on dynamic rheological behavior of the composites were dealt with. The viscosity (η) and dynamic modulus ( G‘ ) of the composite mel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PP matrix, especially those for systems treated with silane, which was attributed to the interfacial adhesion enhancement. However, surface-treatment of mica by titanate resulted in lower η and G‘, as compared with the treatment by silane. The reason for this is believed to be the formation of the mono-molecular layer on the mica surface.  相似文献   
200.
酚醛基活性炭纤维孔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水蒸汽活化法制备了酚醛基活性炭纤维(ACF-H2O), 对其比表面积、孔结构与在LiClO4/PC(聚碳酸丙烯酯)有机电解液中的电容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用N2(77 K)吸附法测定活性炭纤维的孔结构和比表面积, 用恒流充放电法和交流阻抗技术测量双电层电容器(EDLC)的电容量及内部阻抗. 研究表明, 在LiClO4/PC有机电解液中, ACF-H2O电极的可用孔径(d)应在0.7 nm以上. 随着活化时间的延长, ACF-H2O的孔容和比表面不断增大, 但微孔(0.7 nm < d < 2.0 nm)和中孔(d > 2.0 nm)率变化很小, 活化过程中孔的延伸和拓宽同步进行, 但过度活化则造成孔壁塌陷, 孔容和比表面迅速下降. 因此, 除活化过度的样品外, 电容量随比表面积呈线性增长, 最高达到109. 6 F•g-1. 但中孔和微孔的孔表面对电容的贡献不同, 其单位面积电容分别为8.44 μF•cm-2和4.29 μF•cm-2, 中孔具有更高的表面利用率. ACF-H2O电极的电容量、阻抗特性和孔结构密切相关. 随着孔径的增大, 时间常数减小, 电解液离子更易于向孔内快速迁移, 阻抗降低, 电极具有更好的充放电倍率特性. 因此, 提高孔径和比表面积, 减少超微孔(d < 0.7 nm), 是提高 EDLC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重要途径. 然而仅采用水蒸汽活化, 只能在小中孔以下的孔径范围内进行调孔, ACF-H2O电极电容性能的提高受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