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3篇
  免费   1134篇
  国内免费   2236篇
化学   4187篇
晶体学   247篇
力学   237篇
综合类   263篇
数学   871篇
物理学   287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283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297篇
  2014年   363篇
  2013年   446篇
  2012年   467篇
  2011年   493篇
  2010年   495篇
  2009年   521篇
  2008年   598篇
  2007年   518篇
  2006年   513篇
  2005年   421篇
  2004年   327篇
  2003年   239篇
  2002年   230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6年   4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2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81.
α-氨基酸-丁醇-水三元体系中分子间的异系焓相互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277热活性检测仪的流动测量系统获得了298.15K时甘氨酸、L-丙氨酸、L-缬氨酸和L-脯氨酸分别与n-丁醇在水溶液中混合过程的焓变以及各自的稀释焓,依据McMillan-Mayer理论关联得到异系焓相互作用系数,讨论了不同氨基酸与n-丁醇分子的作用机理.对hxy值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氨基酸与n-丁醇分子间的异系焓作用系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氨基酸分子结构的差异,氨基酸的不同侧基(非极性或极性)对焓作用系数有着不同的贡献,焓作用系数值的相对大小最终取决于各基团之间竞争平衡的结果.脯氨酸特殊的五元吡咯环结构对hxy值有较大的正贡献;n-丁醇的疏水性比尿素或甲脲大得多.  相似文献   
182.
双二茂铁甲氨基异丙醇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蔚  李保国  曹立志 《结构化学》2003,22(5):585-590
双二茂铁甲醇与BF3在CH2Cl2中与BF3作用形成的双二茂铁甲基碳正离子, 无需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便可直接与异丙醇胺反应得到双二茂铁甲氨基异丙醇,且产率较高。由乙醇重结晶得到的单晶经X射线衍射法测试表明, 该化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 P空间群, 化学式为2[C24H27Fe2NO]CH3CH2OH, Mr = 960.40。晶胞参数: a = 10.6825(7), b = 14.463(1), c = 15.794(1) , ?= 69.593(1), b = 75.535(1), g = 81.302(1)? V = 2208.9(3) 3, Z = 2, Dc = 1.444 g/cm3, m(MoKa) = 1.332 mm-1, F(000) = 1004, 对于I > 2(I)的4742个衍射点, 最终的R = 0.0525、wR = 0.0704。晶体结构由2分子双二茂铁甲氨基异丙醇和1分子乙醇通过氢键缔合组成。  相似文献   
183.
IntroductionThealkalihalidediatomicmoleculesprovideatypicalcurvecrosingproblem[1].Theoutstandingnonadiabaticbehaviorofthechem...  相似文献   
184.
MoS2 nanotube coated SWNT (Single wall carbon nanotube) bundle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adsorbing (NH4)2MoS4 onto SWNT bundles and subsequent heat treatment under H2 at 900 ℃ in a tube furnace. The morphologies,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as-prepared sample were investigated by XRD, SEM, HRTEM coupled with ED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has also been preliminari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5.
崔亮  李洋  侯小东  宫文娟  徐宇虹  曹阿民 《化学学报》2007,65(19):2181-2186
采用液相多肽合成法制备得到窄分子量分布、结构可控的生物相容性聚乙二醇嵌段共聚树枝状聚赖氨酸阳离子功能大分子(PEG-b-Dendritic PLL). 运用1H NMR核磁共振、凝胶电泳以及荧光淬灭滴定手段对所得阳离子两嵌段大分子的化学结构及其与质粒DNA (pDNA)结合作用与复合行为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聚乙二醇嵌段树枝状聚赖氨酸与pDNA分子可以在缓冲溶液中形成稳定的胶束, pDNA与阳离子树枝赖氨酸嵌段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胶束核, 其水溶性聚乙二醇嵌段形成水溶性胶束壳, 提高了阳离子大分子/pDNA复合胶束的稳定性. 同时发现随着阳离子嵌段树枝状赖氨酸代数的增加, 阳离子两嵌段大分子与pDNA的结合作用增强, 有利于其作为基因转染生物功能载体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6.
田添  连召斌  史合方  曹玲华 《有机化学》2005,25(9):1071-1076
L-鼠李糖为起始原料, 制备1-溴-2,3,4-三-O-乙酰基-β-L-吡喃型鼠李糖, 然后在甲苯中与Pb(SCN)2作用, 得到中间体2,3,4-三-O-乙酰基-α-L-吡喃型鼠李糖基异硫氰酸酯(1). 利用2,3,4-三-O-乙酰基-α-L-吡喃型鼠李糖基异硫氰酸酯易发生亲核加成的性质, 在不同溶剂中, 与取代的苯并噻唑胺(2a~2f)、取代的苯并噻唑肼(2g~2l)、氧化和非氧化的哒嗪酮甲酰肼(2m, 2n)以及取代的嘧啶胺(2o, 2p)反应, 合成了16种新的(氨基)硫脲类化合物3a~3p. 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IR, 1H NMR, LC-MS和元素分析确证, 并对它们的生物活性做了初步测试.  相似文献   
187.
合成了一种新的共聚体——聚(4-偶氮磺酸苯乙烯-co-4-乙烯基吡啶), 它含有吡啶环, 能作为氢受体与本征态聚苯胺进行氢键自组装. 在紫外光照下, 组装膜通过偶氮磺酸基的光解, 形成稳定的共价交联结构, 在电解质水溶液中也不被破坏, 可用作光电转换膜, 并能在盐水溶液中直接测定它的光电流. 结果表明含有本征态聚苯胺的自组装膜是一种良好的光电转换材料.  相似文献   
188.
建立了离子色谱检测皂粒中葡萄糖酸钠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METROSEP CARB 1糖分析色谱柱(150 mm×4.0 mm,5μm)分离,以150 mmol·L~(-1) NaOH+20 mmol·L~(-1)NaAc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1),采用瑞士万通850型离子色谱仪,选择脉冲安培检测器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葡萄糖酸钠在0.5~200 mg·L~(-1)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 6,检出限为0.25 mg·L~(-1),定量下限为0.63 mg·L~(-1)。葡萄糖酸钠在1~20 mg/g加标范围内的回收率为80.7%~104%。该方法无需衍生化处理,操作简单方便,灵敏度高,可用于皂粒产线葡萄糖酸钠含量的监控与测定。  相似文献   
189.
Copper complexes are promising anticancer agents widely studied to overcome tumor resistance to metal-based anticancer drugs. Nevertheless, copper complexes per se encounter drug resistance from time to time. Adenosine-5′-triphosphate (ATP)-responsive nanoparticles containing a copper complex CTND and B-cell lymphoma 2 (Bcl-2) 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 were constructed to cope with the resistance of cancer cells to the complex. CTND and siRNA can be released from the nanoparticles in cancer cells upon reacting with intracellular ATP. The resistance of B16F10 melanoma cells to CTND was terminated by silencing the cellular Bcl-2 gene via RNA interference, and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w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nanoparticles triggered a cellular autophagy that amplified the apoptotic signals, thus revealing a novel mechanism for antagonizing the resistance of copper complexes. In view of the extensive association of Bcl-2 protein with cancer resistance to chemotherapeutics, this strategy may be universally applicable for overcoming the ubiquitous drug resistance to metallodrugs.

Bcl-2-related tumor resistance to anticancer drugs can be overcome by silencing the cellular Bcl-2 gene via RNA interferenc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is exemplified by delivering Bcl-2 siRNA and a tumor-resistant Cu complex to cancer cells with an ATP-responsive nanocarrier.  相似文献   
190.
微波法研制碱土金属氧化物负载型MCM-48碱性介孔材料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立方相介孔分子筛MCM-48为载体,用微波辐射分散MgO或CaO和醋酸镁溶液浸渍等方法研制碱性介孔材料。MCM-48能经受微波辐射,负载碱性客体之后也保持介相结构。异丙醇分解探针反应表明:载体本身没有碱催化活性,而碱性MCM-48介孔材料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提高。本文还对介孔材料在微波分散和碱性催化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