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75篇 |
免费 | 920篇 |
国内免费 | 1816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3292篇 |
晶体学 | 213篇 |
力学 | 219篇 |
综合类 | 230篇 |
数学 | 701篇 |
物理学 | 235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4篇 |
2023年 | 52篇 |
2022年 | 172篇 |
2021年 | 154篇 |
2020年 | 139篇 |
2019年 | 157篇 |
2018年 | 132篇 |
2017年 | 231篇 |
2016年 | 153篇 |
2015年 | 243篇 |
2014年 | 272篇 |
2013年 | 369篇 |
2012年 | 366篇 |
2011年 | 375篇 |
2010年 | 393篇 |
2009年 | 421篇 |
2008年 | 475篇 |
2007年 | 412篇 |
2006年 | 401篇 |
2005年 | 339篇 |
2004年 | 264篇 |
2003年 | 186篇 |
2002年 | 178篇 |
2001年 | 181篇 |
2000年 | 182篇 |
1999年 | 125篇 |
1998年 | 74篇 |
1997年 | 46篇 |
1996年 | 40篇 |
1995年 | 44篇 |
1994年 | 41篇 |
1993年 | 46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5篇 |
1973年 | 2篇 |
1966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3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61.
通过控制结晶法制备类球形Ni0.9Co0.05Al0.03Zr0.02(OH)2前驱体,与LiOH·H2O均匀混合后,在750℃下于氧气中进行高温焙烧,最终合成正极材料Li(Ni0.9Co0.05Al0.03Zr0.02)O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显示前驱体及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形貌;X射线衍射(XRD)表明材料具有规整的六方单相层状α-NaFeO2结构;能谱仪(EDXS)分析表明Zr元素在材料颗粒内部呈均匀分布。合成的LiNi0.9Co0.05Al0.03Zr0.02O2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25℃,2.8~4.3 V充放电条件下,0.2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21.5 mAh·g-1,充放电效率90.3%,2C倍率充放电条件下容量仍达到192.7 mAh·g-1,100周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2.2%。在55℃,2.8~4.3 V的高温充放电条件下,该材料的0.2C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236.2 mAh·g-1,2C充放电倍率下循环100周容量保持率为85.1%。 相似文献
962.
本文分析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穿透性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穿透性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45例,依据是否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5例)和对照组(n=20例)。观察组行DSA引导下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剖宫产手术治疗。术后7天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母婴结局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显示:观察组失血量、红细胞输血量、冷沉淀输血量、住院时间,少(短)于对照组,新生儿1 min Agp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和DIC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DSA引导下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穿透性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效果确切,可明显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改善临床结局,且微创、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63.
Wang Ke Liu Ning Li Jun-qiang Wang Han Fu Xiao-long Li Huan Fan Xue-zhong Pang Wei-qiang 《Structural chemistry》2019,30(4):1233-1241
Structural Chemistry - Three 2,3-bis(hydroxymethyl)-2,3-dinitro-1,4-butanediol tetranitrate (SMX)–based propellants were firstly reported, then the specific impulses of SMX-based propellants... 相似文献
964.
以多巴胺、钼酸铵、碳酸氢铵为原料,通过一步煅烧法合成一种 MoO2@氮掺杂碳复合物(MoO2@CN),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拉曼光谱(Raman)等对其进行表征。以卡马西平(CBZ)为目标污染物,以过一硫酸氢钾(PMS)为氧化剂,在温度为25 ℃、pH为6.5的条件下,MoO2@CN/PMS在12 min内对CBZ的去除率达99.2%,与商用MoO2相比,其表观速率常数kobs(0.393 min-1)是商用MoO2(0.016 4 min-1)的24.0倍,这主要是由于制备的MoO2@CN比商用MoO2具有更好的电子传输能力以及更大的比表面积。MoO2@CN在 pH为 2.5~10.5时均能有效降解 CBZ,而且对大多数染料、酚类化合物、抗生素等多种污染物均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此外,MoO2@CN/PMS在60 min内对CBZ的总有机碳(TOC)去除率高达74.0%。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和自由基猝灭实验显示MoO2@CN/PMS体系中主要起作用是硫酸根自由基(SO4·-)和羟基自由基(·OH)。更有意思的是,在Fe2+/PMS体系加入MoO2@CN后,其催化降解CBZ的性能显著增强,kobs(1.25 min-1)是单独Fe2+/PMS体系(0.079 7 min-1)的15.7倍,这主要归因于MoO2@CN的引入加快了Fe3+到Fe2+的转变,导致更多·OH的生成。 相似文献
965.
966.
0IntroductionRareearthsarenowappliedwidelyinChina,whichcanimprovecropsyieldsandthetheirqualit-ies犤1犦.Thebeneficialeffectsmaybeduetothestimu-latoryeffectsoftheseelementsonthenutrientuptakebyplantsorontheincreasingofchlorophyllsynthesisintheplants犤2犦.Whilealotofresearcheshavebeendoneontheimprovednutritionofcropsafterapplica-tionofrareearths,muchlessattentionhasbeenpaidtothedeteriorationofsoilqualityduetotheapplicationofrareearthsforyears犤3犦.Scientistshavediscoveredthataccumula… 相似文献
967.
968.
合成了一种新的环状金属配体4-甲氧甲酰基-6-(4-甲基苯基)-2,2’-联吡啶(HL)及它的单核与双核Pt(Ⅱ)配合物[Pt(L)PPh3](ClO4)(1)与[Pt2L2(μ-dppm)](ClO4)2(2)(dppm=二(二苯基磷)-甲烷),并研究了它们的结构及光物理性质.配合物2的晶体结构分析表明,中心金属离子Pt(Ⅱ)呈扭曲平面正方形构型,桥配体dppm连接两个金属中心,0.3375 nm的Pt——Pt距离表明双核配合物中存在金属-金属相互作用.两配合物在~450 nm处的肩峰归属于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MLCT)吸收,在固体及溶液中均观测到强烈的光致磷光发射.配合物1在固态时620 nm的低能发射归属为3(π-π)跃迁,并暗示配合物1晶体结构中存在分子间配体-配体相互作用,然而在溶液中仅观察到3MLCT发射光谱,但配合物2在固态及溶液中都观察到明显的金属和金属相互作用到配体的电荷转移(3MMLCT)发射. 相似文献
969.
以ZnO纳米柱阵列为模板,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TiO2/ZnO和N掺杂TiO2/ZnO的复合纳米管阵列. 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的结果表明: 两种阵列的纳米管均为六角形结构, 直径约为100 nm, 壁厚约为20 nm; 在N-TiO2/ZnO复合纳米管阵列中, 掺入的N离子主要是以N-Ox、N-C和N-N的形式化学吸附在纳米管表面, 仅有少量的N离子以取代式掺杂的方式占据TiO2晶格O的位置; 表面N物种形成的表面态能级和取代式掺杂导致带隙的窄化, 增强了纳米管阵列的光吸收效率, 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 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 N离子的掺杂有利于N-TiO2/ZnO复合纳米管阵列光催化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