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51篇
  免费   3517篇
  国内免费   2473篇
化学   13444篇
晶体学   273篇
力学   1410篇
综合类   216篇
数学   2586篇
物理学   7412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359篇
  2022年   511篇
  2021年   614篇
  2020年   797篇
  2019年   764篇
  2018年   672篇
  2017年   646篇
  2016年   914篇
  2015年   1024篇
  2014年   1091篇
  2013年   1512篇
  2012年   1781篇
  2011年   1887篇
  2010年   1371篇
  2009年   1318篇
  2008年   1479篇
  2007年   1218篇
  2006年   1155篇
  2005年   936篇
  2004年   717篇
  2003年   578篇
  2002年   550篇
  2001年   416篇
  2000年   409篇
  1999年   341篇
  1998年   265篇
  1997年   259篇
  1996年   241篇
  1995年   214篇
  1994年   175篇
  1993年   172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108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83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20篇
  1977年   8篇
  1973年   8篇
  197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A new asymmetric Salamo‐based ligand H2L was synthesized using 3‐tertbutyl‐salicylaldehyde and 6‐methoxy‐2‐[O‐(1‐ethyloxyamide)]‐oxime‐1‐phenol. By adjusting the ratio of the ligand H2L and Cu (II), Co (II), and Ni (II) ions, mononuclear, dinuclear, and trinuclear transition metal (II) complexes, [Cu(L)], [{Co(L)}2], and [{Ni(L)(CH3COO)(CH3CH2OH)}2Ni] with the ligand H2L possessing completely different coordination modes were obtained, respectively. The optical spectra of ligand H2L and its Cu (II), Co (II) and Ni (II) complex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Cu (II) complex is a mononuclear structure, and the Cu (II) atom is tetracoordinated to form a planar quadrilateral structure. The Co (II) complex is dinuclear, and the two Co (II) atoms are pentacoordinated and have coordination geometries of distorted triangular bipyramid. The Ni (II) complex is a trinuclear structure, and the terminal and central Ni (II) atoms are all hexacoordinated, forming distorted octahedral geometries. Furthermore, optical properties including UV–Vis, IR, and fluorescence of the Cu (II), Co (II), and Ni (II) complexes were investigated. Finally,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of the Cu (II), Co (II), and Ni (II) complexes were explore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inhibitory effect was found to be enhanced with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of the Cu (II), Co (II), and Ni (II) complexes.  相似文献   
22.
23.
24.
以焦炉上升管内壁结焦炭层块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Raman)对结焦炭层的元素组成,以及各结焦炭层的矿物组成、组成结构和分子结构进行测试。分析从结焦炭层块外表面向内表面过渡的各结焦炭层的差异性,揭示焦炉上升管内壁结焦机理。结果表明焦炉上升管内粉尘中Fe,S和Cr极易催化荒煤气中蒽、萘等稠环芳烃化合物成炭,在焦炉上升管内壁形成炭颗粒沉积,为焦油凝结挂壁提供载体,在荒煤气温度降至结焦温度时易结焦积碳。结焦炭层均含有芳香层结构,随着结焦炭层从外表面向内表面过渡,各结焦炭层的面层间距(d002)逐渐降低、层片直径(La)先降低后增加、层片堆砌高度(Lc)和芳香层数(N)先稳定后增加。结焦炭层石墨化过程是由结焦炭层内表面向外表面进行,主要包括其片层外缘的羧基和部分C-O结构的降解剥离,从而形成高度规整的共轭结构。结焦炭层块中C元素是以结晶碳与无定型碳的混合物形式存在。以上研究为解决焦炉上升管内壁结焦及腐蚀问题,提高换热器换热效率,有效回收焦炉荒煤气显热,降低焦化企业能耗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自由电子激光的预群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自由电子激光预群聚产生的辐射,表明预群聚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而且使低增益得到增强,从而在理论上解释了由射频直线加速器驱动的自由电子激光预群聚器(prebuncher)的作用。同时还指出,预群聚有在不增加电子束能量情况下缩短激光波长和降低对电子束质量要求等作用。  相似文献   
26.
四角晶相HfO2(001)表面原子和电子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卢红亮  徐敏  陈玮  任杰  丁士进  张卫 《物理学报》2006,55(3):1374-1378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四角晶相二氧化铪(t-HfO2)体相及 其(001)表面的原子几何与电子结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t-HfO2(001)表面不会 产生重构现象.与体相电子结构相比, t-HfO2(001)表面态密度明显高于体相态 密度.其次,表面原子的态密度更靠近费米能级(EF),价带往低能量处移动,并 有表面态产生.计算结果表明了t-HfO2表面禁带宽度明显低于体相的禁带宽度. t-HfO2(001)的表面态产生以及表面禁带宽度减小是由于Hf原子与O原子的配位 数减少,表面原子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2(001)')" href="#">t-HfO2(001) 表面电子结构  相似文献   
27.
利用理想磁流体力学(MHD)模型对有轴向流参与的Z箍缩等离子体不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对可压缩平板等离子体模型的色散关系进行了推导,讨论了三种不同等离子体状态下的不稳定性增长率.结果显示,等离子体的可压缩性对磁瑞利-泰勒/开尔文-亥姆霍兹(MRT/KH)杂化不稳定性有抑制作用,改善了轴向剪切流对长波长扰动的影响.分析了不同轴向流速度分布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峰值相同的不同轴向流,其对不稳定性的抑制效果只依赖于扰动集中区域内速度剪切的大小,与其他位置的速度剪切无关.  相似文献   
28.
蔡纯  刘旭  肖金标  丁东  张明德  孙小菡 《光子学报》2006,35(12):1837-1841
采用Agilent 81910A光子全参量测试仪,首次实验研究了InP/In1-xGaxAs1-yPy-MQW(Multiple-Quantum-Well,MQW)材料与衬底间因应力而产生的M-Z型光调制器的PDL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由差分群时延(Differential Group Delay,DGD)表征的偏振模色散(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PMD).研究结果表明,半导体MQW光调制器的PDL与DGD是一致的.因此在半导体光器件的制作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减小衬底与波导芯层之间的因残存应力的存在造成对光器件的高速性能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9.
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了Er3+/Yb3+共掺杂ZrO2-Al2O3粉末的样品,并对样品在980nm激光激发下的上转换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从发射光谱可以发现,在可见光范围内有3个强的发光带,一个位于654nm附近的红光带和两个分别位于545nm、525nm附近的绿光带,分别对应于Er3+离子的以下辐射跃迁:4F9/2→4I15/2、4S3/2→4I15/2、2H11/2→4I15/2.其中又以Er3+离子的4F9/2→4I15/2跃迁产生的红色荧光辐射最强.对其上转换发光机制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三个发光过程都是双光子过程.对样品粉末进行了XRD检测,发现ZrO2主要以立方相为主,并且计算得到了这种立方结构的晶格常数.Al2O3固溶于ZrO2中,Al3+嵌入ZrO2后产生氧空位,导致ZrO2晶体的对称性降低,这种结构变化更有利于提高上转换效率,即上转换发光强度增强.  相似文献   
30.
具Hardy-Sobolev临界指数的奇异椭圆方程多解的存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变分方法研究了下面问题-Δpu=μupx(s)s-2u f(x,u),x∈Ω,u=0,x∈Ω,多重解的存在性,其中Ω是一个具有光滑边界的有界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