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52篇
  免费   10728篇
  国内免费   19667篇
化学   43634篇
晶体学   2195篇
力学   4013篇
综合类   1957篇
数学   8898篇
物理学   26450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570篇
  2022年   1937篇
  2021年   1987篇
  2020年   2018篇
  2019年   1991篇
  2018年   1886篇
  2017年   2653篇
  2016年   2116篇
  2015年   2909篇
  2014年   3598篇
  2013年   4576篇
  2012年   4576篇
  2011年   5039篇
  2010年   4966篇
  2009年   5077篇
  2008年   5675篇
  2007年   5135篇
  2006年   4886篇
  2005年   4252篇
  2004年   3361篇
  2003年   2389篇
  2002年   2496篇
  2001年   2463篇
  2000年   2545篇
  1999年   1457篇
  1998年   830篇
  1997年   582篇
  1996年   596篇
  1995年   578篇
  1994年   506篇
  1993年   496篇
  1992年   443篇
  1991年   319篇
  1990年   332篇
  1989年   318篇
  1988年   218篇
  1987年   215篇
  1986年   156篇
  1985年   136篇
  1984年   137篇
  1983年   96篇
  1982年   86篇
  1981年   96篇
  1980年   62篇
  1979年   81篇
  1978年   26篇
  1977年   21篇
  1965年   19篇
  1959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91.
采用自制二胺1,2-二氢-2-(4-氨基苯基)-4-[4-(4-氨基苯氧基)-苯基]-二氮杂萘-1-酮、商品二胺4,4′-二氨基二苯甲烷和对苯二胺与对苯二甲酰氯进行低温溶液缩聚反应,改变三种二胺的比例,得到了一系列共聚酰胺树脂,其特性粘数为1·24~2·32dL/g,用FT-IR、1H-NMR手段研究了聚合物的结构;利用DSC和TGA研究了聚合物的耐热性能,结果表明,该类聚合物具有较高玻璃转化温度(301℃以上);氮气气氛中5%热失重温度在438℃以上;用一定比例的二胺制得的聚合物分别能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等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并浇注得到韧性薄膜.  相似文献   
992.
1 INTRODUCTION Recently, the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Ⅳa groupmetal halides with low-dimensional structure have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of chemists and physicistsdue to their particular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For example, they are akin to “natural quantum-well”architectures and have tunable excitonic propertiesusually governed by the inorganic substructure andorganic component[1]; they have been applied assome technologically important materials, such assemiconductor materials in …  相似文献   
993.
Crystal structures of new nitronyl nitroxide derivatives 1, 2 and 3 were determined with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1, monoclinic, C2/c, a = 1.2404(5) nm, b = 0.9730(5) um, c = 2.7049(10) ran, β = 98.189(15)°, V = 3.2315(24) nm3, Z = 8; 2, or‐thorhombic, Pbca, a = 0.61262(2) nm, b = 1.11426(6) nm, c = 2.30543(13) nm, V = 1.57373(13) nm3, Z = 4; 3, monoclinic, P2(1)/n, a=0.64253(4) nm, b=2.55003(17) nm, c = 1.15497(6) nm, β = 95.000(3)°, V = 1.8852(2) nm3, Z = 4.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were measured with SQUID and analyzed based on their crystal structures with simple singlet‐triplet, modified one dimensional antiferromagnetic chain and modified singlet‐triplet models respectively: 1, J/kb= ?2.5 K; 2, J/kb = 7.8 K, θ = 2.8 K; 3, J/kb = ?0.96 K, θ = 0.21 K.  相似文献   
994.
对近期发展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评价和比较, 着重探讨了“浓度效应”的存在使固体CD光谱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本课题组和其他作者已报道的四种化合物的固体CD谱再测试的反思, 强调了依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光谱学性质不同, 根据浓度梯度实验选择其合适测试浓度的必要性. 对固有手性的阻转异构化合物(S)-1,1'-联二萘酚(S-BINOL)进行了成膜法固体CD谱浓度梯度测试, 发现所得固体薄膜CD谱中也存在着“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995.
珠江广州河段水中有机污染物的GC-MS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用吹扫捕集、树脂富集珠江广州河段海印断面水中有机物,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测定有机污染物的组成,从水中鉴定出60个有机物,并作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有机物种类多,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996.
在200 K以下己烯(C6H12)可以在Ru()表面上以分子状态稳定吸附.偏振角分辨紫外光电子谱(ARUPS)结果表明,己烯分子在垂直于衬底表面并沿衬底表面<>晶向的平面内,己烯分子的轴向沿<>晶向倾斜.随着衬底温度的提高,到200 K以上,己烯分解生成新的碳氢化合物.己烯分解后,πCH分子轨道能级向高结合能方向移动了0.2 eV,同时己烯中C的1s能级向低结合能方向移动了 0.3 eV.  相似文献   
997.
陈国良  李小龙  隋丽丽 《色谱》2007,25(2):286-287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联用技术测定了洗涤制品中的1,4-二氧杂环己烷.使用自制的萃取头(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与PEG20M复合)于顶空平衡温度80℃下萃取样品40 min.萃取物用内壁涂有SE-30固定液的石英毛细管柱分离,外标法定量.1,4-二氧杂环己烷含量为0.35~120 μg/g时,其峰面积与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回收率为98.7%~102%;相对标准偏差(n=5)为9.33%.  相似文献   
998.
在1000 ℃用活性炭把二氧化锡粉末还原成单质锡, 锡作为催化剂, 硅片作为硅源同时作为收集衬底, 在硅片上制备出了非晶SiO2纳米灯笼. 灯笼的一端连在硅片上, 另一端为一个锡球, 中间是一些圆弧状的SiO2纳米线把两端相连. 纳米灯笼具有良好的对称性.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 和HRTEM自带的能谱分析仪(EDS)对样品的表面形貌、微观结构和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灯笼中SiO2纳米线为非晶态, 结点是晶态锡, 结点表面覆盖一层非晶态的硅的氧化物. 结合实验条件对纳米灯笼的生长机理进行了讨论, 提出了纳米灯笼生长的一个模型.  相似文献   
999.
3-氨基-二氢噻吩-2-酮类Schiff碱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氨基-二氢噻吩-2-酮(DL-高半胱氨酸硫内酯)盐酸盐与取代苯甲醛反应, 得到3-氨基-二氢噻吩-2-酮类Schiff碱. 合成了9个化合物, 其中7个为首次报道的新Schiff碱类化合物. 化合物结构经IR, 1H NMR和元素分析证实, 并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室内毒力测试, 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杀菌、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00.
郭晓珊  周青  朱旭东  陆天虹  黄晓华 《化学学报》2007,65(17):1922-1924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即结合放射自显影和液体闪烁器检测及电镜放射自显影技术, 首次定性、定量地研究Ce(III)离子在辣根植物中的迁移. 结果表明: (1) Ce(III)离子能被辣根植物吸收并随时间发生迁移; (2)电镜放射自显影结果显示, Ce(III)离子迁移是通过质外体至共质体进入细胞的. Ce(III)离子在辣根植物体中的行为, 为稀土离子植物环境效应机理及辣根植物安全防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