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90篇
  免费   2034篇
  国内免费   2768篇
化学   11393篇
晶体学   250篇
力学   510篇
综合类   210篇
数学   1341篇
物理学   438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362篇
  2021年   460篇
  2020年   496篇
  2019年   539篇
  2018年   436篇
  2017年   471篇
  2016年   612篇
  2015年   679篇
  2014年   846篇
  2013年   1146篇
  2012年   1213篇
  2011年   1307篇
  2010年   1007篇
  2009年   928篇
  2008年   1068篇
  2007年   984篇
  2006年   866篇
  2005年   709篇
  2004年   597篇
  2003年   486篇
  2002年   469篇
  2001年   420篇
  2000年   335篇
  1999年   267篇
  1998年   194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991.
安莹  于泓  邹春苗 《分析化学》2013,(7):1057-1062
建立了快速分析无紫外光吸收的吡咯烷离子液体阳离子的离子对色谱-间接紫外检测法。采用反相硅胶整体柱,以(背景紫外吸收试剂-离子对试剂)水溶液-有机溶剂为流动相,分别讨论了背景紫外吸收试剂、检测波长、离子对试剂、有机溶剂、柱温及流速对分离测定吡咯烷阳离子的影响。最佳色谱条件为:以80%(V/V)(0.5 mmol/L对氨基苯酚盐酸盐-0.1 mmol/L庚烷磺酸钠)水溶液-20%(V/V)甲醇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流速2.0 mL/min。在此条件下,N-甲基,乙基吡咯烷阳离子、N-甲基,丙基吡咯烷阳离子和N-甲基,丁基吡咯烷阳离子在1.6 min之内基线分离,检出限(S/N=3)分别为0.02,0.03和0.07 mg/L,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0.4%。将此方法用于分析实验室合成的离子液体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7.4%~98.0%之间。本方法快速、简单、准确、可靠,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2.
韩深  王珮玥  刘萤  古瑾  吕美玲  王金花 《色谱》2013,31(10):939-945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技术,建立了贻贝、牡蛎、蚌类、扇贝等食用贝类及其制品中3种天然形式的原多甲藻酸(azaspiracid-1, azaspiracid-2, azaspiracid-3)贝类毒素的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水(85:15, v/v)混合液均质提取,应用QuEChERS技术净化,以0.2 μm微孔滤膜过滤,在乙腈-水(含5 mmol/L醋酸铵和0.1%甲酸)体系下进行梯度洗脱,并在ZORBAX Eclipse Plus C18柱(100 mm×2.1 mm, 1.8 μm)上实现3种贝类毒素的基线分离。该方法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扫描,采用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3种原多甲藻酸在1~100 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 3种贝类毒素的定量限(S/N=10)均为1.0 μg/kg;在10、20和50 μg/kg 3个加标水平的添加回收率在71%~108%之间,日内和日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10%(n=6)。应用该方法对国内外多个地区的贝类产品进行了筛查测定,发现部分样品的测定结果为阳性。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快捷,适用于食用贝类及其制品中3种原多甲藻酸贝类毒素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993.
纳米材料在纳米尺度下具有独特的光、电、磁等性质,已广泛应用于细胞电化学传感的研究,该研究工作提高了肿瘤细胞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性,为癌症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本文综述了基于纳米探针进行肿瘤细胞电化学传感研究的工作,总结了纳米电化学细胞传感技术在肿瘤细胞固定、识别、检测及诱导凋亡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动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4.
李好丽  赵春霞  张俊杰  傅佳骏  王瑛  路鑫  许国旺 《色谱》2013,31(12):1182-1188
为了分析烤烟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与烤烟香型、产地的关系,以国内14个烟草种植省份的138个调制后的烤烟中部叶片为材料,采用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单重四极杆质谱法对烤烟中的20种游离氨基酸进行分析。方法表征结果显示该方法满足分析要求,适合烤烟中游离氨基酸的检测。对调制后烤烟中部叶片的游离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烤烟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在产地间差异很大(28.50%~94.20%),其中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SD)超过80%;在3种典型香型(浓香型、清香型和中间香型)烤烟中,浓香型烤烟游离氨基酸含量的RSD大于其他两种香型。对同一香型的不同种植省份和同一省份不同香型的烤烟游离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其含量呈现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995.
996.
以双酚A型聚碳酸酯(PC)为基体、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为散射体,通过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同时具备高透光率和高雾度的高散射聚碳酸酯光散射片,研究了SAN含量对光散射片微观结构和光散射性能的影响,发现透光率和雾度同时随着散射体含量增加而提高的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当SAN含量低于30%时,分散相为球形颗粒,颗粒的平均粒径随着SAN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颗粒的数量浓度则随之减小,这使得其透光率和雾度均随着SAN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SAN含量为30%时,透光率和雾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9.1%和91.7%.并结合Mie散射理论解释说明了透光率和雾度同时随着散射体含量的增加而提高的现象.但当SAN含量的进一步增加,分散相颗粒尺寸已远大于光波的波长,不再适用于Mie散射理论,且部分不再呈球形颗粒,使得PC片的透光率和雾度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997.
A modular internal micro-electrolysis Fenton reactor (MIME-Fenton) was specifically designed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performance of internal micro-electrolysis (IME) technology in the treatment of mature landfill leachate. Excellent COD removal efficiency of 90.9 % by the new reactor of mature landfill leachate was observed in bench-scale treatment, which is 193–399, 415–551, and 226–457 % high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s of electrolysis, coagulation–sedimentation, and Fenton, respectively. The innovative concept behind 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 is the novel two-step treatment, similar to the anaerobic–aerobic activated sludge method. It is based on a combination effect of reductive IME and oxidative IME with aeration process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electro-aggregation and electro-coagulation. Initial pH and air flow rate were optimized, and the effect of auxiliary in situ regeneration of ferrous iron and generation of H2O2 was further investigated. The reactor was also particularly efficient in removal of color and HA, and in improvement of the BOD5/COD ratio. All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ME-Fenton reactor, a new approach of IME, is promising for mature landfill leachate treatment because it is efficient and easy to operate.  相似文献   
998.
采用超声辐射法制备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复合材料(PVP-MWCNT’s),将该复合材料分散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并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多壁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玻碳电极(PVP-MWCNT’s/GCE)。研究发现:抗坏血酸在修饰电极上出现一对可逆的氧化还原峰,提出了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抗坏血酸的方法。还原峰电流与抗坏血酸的浓度在1.0×10-7~1.0×10-3 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99.
合成了化合物3-(5-叔丁基-2-甲氧羰基甲氧基苯基)偶氮苯甲酸甲酯(Me2L),并以此为配体与醋酸锌在水热条件下通过自组装获得了1个二维的配位聚合物{[Zn(H2O)L]·H2O}n1),通过红外、元素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检测手段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试了其荧光发射性质。相对于配位前驱体H2L的荧光发射,聚合物1的荧光发射略有红移。结构研究表明,该化合物中配体采取了常见的反式构型,形成了沿晶体学ab平面延伸的二维网状结构,聚合物中的溶剂水分子通过氢键连接在二维结构的内部。该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对于研究偶氮类配合物的光化学反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制备了一个苯甲酰腙化合物N'-(2-羟基-5-甲氧基苯甲基)-4-二甲氨基苯甲酰肼(H2L).利用H2L、乙酰氧肟酸(HAHA)和VO(acac)2在甲醇中反应得到了配合物[VOL(AHA)].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和紫外光谱,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对H2L和其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苯甲酰腙配体作为二价阴离子,利用其酚羟基氧原子、亚胺基氮原子、以及烯醇氧原子与V原子进行配位.乙酰氧肟酸配体利用其羰基氧原子和去质子化的羟基氧原子进行配位.配合物中的V原子为八面体配位构型。测试了H2L、HAHA和钒配合物的脲酶抑制活性.在浓度为100 μmol·L-1时,钒配合物对幽门螺旋杆菌脲酶的抑制率为63%,其IC50值为45μmol·L-1.还利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配合物分子与脲酶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