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153篇
化学   398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16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84篇
物理学   31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01.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binding behaviours of three water-soluble p-sulfonatocalixarenes with four cinchona alkaloids in aqueous and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s (pH 7.2 and 2.0). The complexation stability constants obtained by fluorescence titrations were comparatively discussed from several aspects: host cavity, pH effect and ionic strength. Among three hosts, p-sulfonatocalix[4]arene (SC4A) forms the most stable complexes with cinchona alkaloids, especially in acidic aqueous conditions. Furthermore, SC4A was elected as model drug carrier for cinchona alkaloids, where solubilisation by the complexation of SC4A and mimic release from the calixarene cavity in the presence of negatively charged micelles were initially studied.  相似文献   
802.
作为相互识别的结果,(±)-2,2′-二羟基-1,1′-联萘酚可与4,4′,6,6′-四甲基-2,2′-联嘧啶、1,2-双(4-吡啶)乙烷、反式-1,2-双(4-吡啶)乙烯、4,4′-联吡啶-N,N′-双氧化物及双-2-吡啶基甲酮等多种含氮化合物分别形成外形良好的共晶化合物1,2,3,4及5.本文对5个共晶化合物的晶体...  相似文献   
803.
基于Hg2+与胸腺嘧啶(T)形成“T-Hg2+-T”结构的原理建立了一种简单、灵敏的荧光增强法检测H92+的方法.两条部分互补的富含T碱基的ssDNA在常温下分别以单链状态存在.当加入Hg2+,由于T-Hg2+-T键的形成,两条ssDNA形成DNA双螺旋结构,溶液中荧光分子溴化乙锭(EB)嵌入DNA双螺旋结构,EB荧光...  相似文献   
804.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1,3,5-C3P3H3)M和(1,3,5-C3P3H3)2M (M=Ti,V,Cr)的结构、键合能以及芳香性.结果表明:低自旋的(1,3,5-C3P3H3)M和(1,3,5-C3P3H3)2M基态结构分别具有C3v和D3h对称性.金属与配体间为共价作用,二者之间存在σ、π和σ三种成键方式.V的三明治配合物的解离方式与Ti和Cr的三明治配合物不同,前者为分步解离,后两者则为一步解离.其中(1,3,5-C3P3H3)2Cr(D3h)的第一解离能最大,配合物最稳定.这些三明治和半三明治配合物都具有中心芳香性、内芳香性和外芳香性,且中心芳香性均大于自由配体(1,3,5-C3P3H3)的中心芳香性,芳香性主要贡献来源于π键和金属原子的孤对电子.内芳香性按照Ti、V、Cr的顺序依次增大,且内芳香性明显要大于外芳香性.高自旋的半三明治(1,3,5-C3P3H3)Ti(C3,5A1)与单重态(1,3,5-C3P3H3)Ti (C3v,1A1)相比,配体的变形性增大,稳定性增加,且C平面中心芳香性和内芳香性均增大,但P平面的中心芳香性却降低.  相似文献   
805.
运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 直接以Sn和S为原料分区加热蒸发, 通过控制温度分布、气压、载气流量和金属铅纳米颗粒分布等宏观实验条件, 成功制备大面积Sn2S3一维纳米结构阵列.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片显示: Sn2S3一维纳米结构的横向尺度在100 nm左右, 长约几个微米. X射线衍射(XRD)谱显示: 所制备样品的晶体结构属于正交晶系, 沿[002]方向生长. 紫外-可见漫反射谱表明Sn2S3一维纳米结构是带隙为2.0 eV的直接带隙半导体. 讨论了温度分布和金属铅纳米颗粒对Sn2S3一维纳米结构生长的影响, 并指出其生长可能遵循气-固(V-S)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806.
利用激光照射高折射率玻璃微珠下形成的二次彩虹现象,以艾里的虹理论为基础对玻璃微珠折射率进行了测量。推导了玻璃微珠尺寸对折射率影响的计算公式,表明半径差异在10μm时,折射率的测量误差为10^-3数量级。此外,通过软件模拟计算玻璃微珠的二次彩虹现象,并对微珠的折射率进行了测量,验证了二次彩虹方法的正确性,同时也表明玻璃微...  相似文献   
807.
在任意l波的离心项1/r2用δ2e-δr/(1-e-δr)2近似表达的条件下,对Hulthen势的径向Schrodinger方程作自变量指数变换,使此转化为超几何微分方程,获得了Hulthen势任意l波束缚态的解析解.给出了解析的能谱方程和用超几何多项式表示的归一化的径向波函数,讨论了近似解析解的意义.  相似文献   
808.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躯物,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不同含量Pr的TiO2光催化剂,利用XRD,TG-DTA,AFM,UV-Vis,FTI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通过酸性品红光催化降解实验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考查了实验条件,如催化剂用量,烧结温度,掺杂量等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Pr2O3的掺杂阻碍了TiO2晶相由锐钛矿型向金红石型的转变,使TiO2的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催化活性增强。当Pr掺杂量为0.8%,催化剂用量为0.03g,烧结温度为500℃时,酸性品红的降解率达到97%以上,酸性品红的降解反应为准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809.
樊晔  韩贻陈  夏咏梅  薄纯玲  王淑钰  方云 《应用化学》2018,35(12):1478-1484
脂肪酸囊泡(FAV)是一类重要的纳米容器,然而其形成pH范围较窄且偏碱性环境,限制了其应用。 本文将共轭亚油酸(CLA)与海藻酸钠(SA)在近中性环境下共同自组装囊泡化纳米容器并提高其膜稳定性。动态激光光散射(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果表明,当SA质量分数为25%~50%时复合体系可在近中性条件下自组装形成50~250 nm尺寸的囊泡化纳米容器,且pH=7.4时随着质量分数增加囊泡化纳米容器直径增大。 根据SA和CLA在中性环境的物种存在形式推测,二者通过氢键作用驱动形成囊泡化纳米容器。 体外模拟释放实验表明,囊泡化纳米容器具有较高包覆率和较优缓释效果,有望应用于药物传输领域。  相似文献   
810.
陈亚琦  许华慨  唐东升  余芳  雷乐  欧阳钢 《物理学报》2018,67(24):246801-246801
为探究常态环境下氧空位对单根SnO_2纳米线电输运性能的影响,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了SnO_2纳米线,通过光刻微加工技术构筑了Au/单根SnO_2纳米线/Au二端纳米器件.将单根SnO_2纳米器件进行氢化处理,测试其在空气与真空中的伏安特性曲线,发现单根SnO_2纳米线在空气和真空环境中呈现异常不同的电输运特性:在空气中,加偏压注入电子会使通过纳米器件的电流减小,Au电极与SnO_2纳米线之间的接触势垒增大;抽真空后,在偏压的影响下,通过纳米器件的电流增大,Au/SnO_2交界面的接触方式由肖特基接触转变成欧姆接触.实验分析表明,影响单根SnO_2纳米线电输运特性行为的因素与纳米线表面的氧原子吸附与脱吸附所引起的氧空位浓度的变化有关.为进一步分析氧空位浓度变化的作用,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计算了氧空位浓度对SnO_2纳米线电输运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体系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及Au/SnO_2接触界面的I-V曲线和透射谱,发现随着氧空位浓度的增大,SnO_2纳米线的带隙变小.同时,氧空位缺陷使Au/SnO_2接触界面处电子透射率增大,体系电输运能力变强.该研究结果将为集成纳米功能器件的设计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