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264篇
化学   586篇
晶体学   24篇
力学   34篇
综合类   24篇
数学   52篇
物理学   40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轰击离子能量对CNx薄膜中sp3型C-N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磁控溅射生长在单晶Si(001)衬底上的CNx薄膜样品的化学键合及结构进行了研究,利用不同的衬底负偏压(Vh)来控制轰击衬底表面的入射离子能量,从而影响膜中的化学键合的状态.样品的FTIR,Ra-man和XPS分析结果表明,CNx薄膜中N原子分别与sp,sp2和sp3杂化状态的C原子结合,其中sp3型C-N键含量先随着衬底偏压(Vb)的升高而增加,并在偏压Vb=-50V时达到最大值,但随着Vb继续升高,sp3型C-N键含量减少,这表明CNx薄膜中,sp3型C-N键的含量与轰击离子的能量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2.
现场热引发聚丙烯酸酯类电解质的性能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热引发现场聚合方法制备聚丙烯酸酯类电解质,并考察其电化学性能.实验表明:该聚合物电解质具有 4. 5V的电化学稳定窗口,较高的室温电导率及良好的低温性能.当前驱体电解液中液态电解质含量为 85%时,其室温电导率为 3. 2×10-3S·cm-1, -30℃下的电导率达到 5. 6×10-4 S·cm-1.采用现场聚合技术制备的聚合物电池,其电化学性能与液态锂离子电池基本一致,首次充放电效率为 92. 1%, 1. 0C率放电容量为 0. 2C率的 95%, -20℃下的放电容量为室温容量的 72%,以 0. 5C率循环 300周后,仍保持初始容量的 85%以上.  相似文献   
73.
用脉冲微反装置评价了正丁烷和异丁烷在氢型和锌改性的纳米ZSM-5催化剂上的反应活性和芳构化选择性.结果表明,在550℃下,异丁烷在氢型和不同锌负载量的纳米ZSM-5催化剂上的转化率都远高于正丁烷,但其芳构化选择性低于正丁烷.脱甲基活化是异丁烷和正丁烷的重要活化方式,也是影响其芳构化选择性的主要因素.锌改性在提高异丁烷和正丁烷转化率的同时,也促进了正丁烷和异丁烷的脱甲基活化.在混合丁烷进料反应的情况下,正丁烷和异丁烷的转化率与其单独进料时十分接近,这说明正丁烷和异丁烷共存时不会发生明显的竞争吸附和反应.纳米ZSM-5因晶粒度小,孔道短和微孔扩散阻力低而有利于异丁烷转化.  相似文献   
74.
以层间插入十二烷基磺酸钠的镁铝类水滑石(Mg/Al-SDS-HTLc),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缩合反应制备了氨基化镁铝类水滑石(Mg/Al-NH2-HTLc)。 然后以Mg/Al-NH2-HTLc修饰热解石墨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探讨了该电极对吸附在其表面的大肠杆菌的杀灭作用。 结果表明,被吸附的大肠杆菌在经过循环伏安扫描后死亡率达到98.68%,大肠杆菌的死亡可能是由于细胞膜中易氧化物质(如鸟嘌呤)被氧化所致。  相似文献   
75.
茶中儿茶素的分离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茶素类是茶叶药效的主要活性组分.天然产生的八大儿茶素为儿茶素(C)、表儿荼素(EC)、没食子儿茶素(GC)、表没食子儿荼素(EGC)、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表儿荼素没食子酸酯(ECG)、没食子儿荼素没食子酸酯(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本文综述了分离分析茶儿荼素的常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6.
Costas环在无线扩频定位系统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分析了扩频定位系统中载波恢复和数据解调数学模型,设计了环路中应用的Butterworth低通滤波器和产生正交两路信号的Hilbert变换滤波器,在Simulink中建立了Costas环仿真模型。结果表明:该Costas环能够准确地实现扩频定位系统的载波恢复和发送端数据解调输出,理论仿真和实际工程实验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7.
研究了漂浮基空间机器人捕获非合作航天器过程对系统产生的冲击效应及其后联合体系统镇定运动的控制问题。为此,利用拉格朗日方法及牛顿-欧拉法分别获得了捕获前空间机器人及目标航天器的动力学模型;结合动量守恒定律、系统运动几何关系及力的传递规律,分析了捕获过程相互碰撞所产生的冲击效应,建立了捕获完成后两者联合体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同时存在不确定参数及外部扰动的联合体系统,设计了基于无源性理论的镇定运动神经网络H_∞鲁棒控制算法。本文提出的基于无源性理论设计的鲁棒控制算法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及较强的鲁棒性,可快速完成系统的镇定控制,实现轨迹的精确跟踪。系统数值模拟仿真验证了本文控制方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8.
Transport of a Brownian particle moving in a periodic potential is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ce of an asymmetric unbiased external force. The asymmetry of the external force and the asymmetry of the potential are the two ways of inducing a net current. It is found that the competition of the spatial asymmetry of potential with the temporal asymmetry of the external force leads to the phenomena like current reversal.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two opposite driving factors is a necessary but not a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current reversals.  相似文献   
79.
The epitaxial growths of GaN films and GaN-based LEDs on various patterned sapphire substrates (PSSes) with different values of fill factor (f) and slanted angle (θ) a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he threading dislocation (TD) density is lower in the film grown on the PSS with a smaller fill factor, resulting in a higher in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IQE). Also the ability of the LED to withstand the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increases as the fill factor decreases. The illumination output power of the LED is affected by both θ and f. It is found that the illumination output power of the LED grown on the PSS with a lower production of tanθ and f is higher than that with a higher production of tanθ and f.  相似文献   
80.
设计搭建了端部周期加热时管内气体热声对流的实验平台,对端部周期加热引起的气体热声对流作用下管内气体的温度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该实验以氩气为工质,利用三极管控制加热电路实现周期性加热;测量了不同加热频率下管内的气体温度,并与常热流加热时的温度分布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端部周期加热时管内气体的温度分布与同功率下常热流加热时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在某些测点出现了温度的奇异分布。本实验验证了超温现象的存在,为管内气体热声对流现象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