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化学   44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3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了搞清储氢材料的机理,需了解VHn(n=0、 1、 2)分子及离子体系势能函数和稳定性的信息,本工作用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原理推导出了VHn(n=0、 1、 2)的基态电子状态及其离解极限.对H原子采用6-311 G**基组,对V原子采用SVP全电子基组,用B3PW91方法计算了它们的平衡几何、离解能,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了VH,VH 1的Murrell-Sorbie解析势能函数和基态VH 2的解析势能函数及其对应的力常数、光谱参数和垂直电离势.计算表明VH 离子的2Σ 和4Δ以及VH2 离子的1Σ 均具有对应于离子稳定平衡结构的极小点,说明它们可稳定存在.而VH (6Σ )、基态的VH2 (3Φ)和VH2 (5Σ )离子的离解能太小,应是不稳定的.  相似文献   
72.
何万林  黄萍  娄珀瑜  冉鸣 《化学教育》2020,41(13):91-95
针对高锰酸钾与草酸的褪色反应,利用RGB解析手段建立了定量测定体系中的高锰酸钾浓度的方法,并通过此法探究了浓度、温度、催化剂对该反应的影响。据此得到的标准比色卡和标准曲线,可为其他教师提供定量研究工具,帮助其在课堂中快速进行实验探究。  相似文献   
73.
针对现行化学平衡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发了一款以合成氨为例的化学平衡知识学习和习题验证的教学软件。该软件采用了可视化的技术,用柱状图、曲线、数据来展示反应达到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便于学生从反应平衡的图像和数据中获取信息并进行推理,从而认知化学平衡的原理。该软件不仅能用于化学平衡各概念的教学,也能为化学平衡习题课的讲解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74.
赖瑶  黄萍  李悦  冉鸣 《化学教育》2022,43(3):116-119
利用花青素以及重铬酸钾溶液的可逆反应,通过添加阳离子交换树脂,在不改变溶液中其他物质浓度的条件下,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仪器简单、试剂易得、现象明显且用时较短,能够作为课堂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为课堂教学提供真实情镜与探究案例.  相似文献   
75.
时间分辨荧光生物标记作为一种灵敏的非放射性标记技术,在科研及医疗机构已获得广泛应用.传统的时间分辨荧光标记以稀土螯合物作为分子探针,存在着光化学稳定性差、长期生物毒性以及价格昂贵等缺点.稀土掺杂无机纳米晶因其优异的光化学与光物理性能,是目前普遍看好且有望成为替代稀土螯合物的新一代时间分辨纳米荧光探针.利用稀土纳米探针的...  相似文献   
76.
在弱酸性介质中,具有红区发射特性的强荧光化合物阳离子铝酞菁(TTMAAlPc)在带磺酸基团的低浓度阴离子黏多糖(肝素,HP)的存在下,发生诱导聚集,导致酞菁荧光几乎完全猝灭。此聚集缔合物可作为溶菌酶的荧光底物,在溶菌酶的水解作用下,HP降解为小分子片段,破坏了TTMAAlPc的诱导聚集行为而使其释放,体系荧光显著恢复。据此现象,建立了测定溶菌酶的新方法。结合荧光光谱与荧光各向异性技术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醋酸缓冲体系,pH4.0、反应温度70$C、反应时间30 min),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0.12121+214.65772x,r=0.99871,线性范围为0.2~2 mg/L,检出限0.015 mg/L。本研究操作简便且有较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本方法用于溶菌酶实际样品的测定,并与常规的比浊法进行了比较,结果符合良好。本研究将阳离子金属酞菁荧光探针用于酶分析,开拓了酞菁荧光探针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7.
5-羟甲基糠醛(HMF)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原材料和中间体,以果糖脱水合成HMF具有实现生物质转化利用的重大意义。本文综述了近三年来果糖制备HMF过程的两大关键因素:催化剂和反应介质的重要进展。固体酸(特别是杂多酸及其盐)、离子液体(ILs)中添加卤化物或ILs作为催化剂是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固体酸的优点是可多次重复使用且易于分离,而ILs中果糖的降解条件较温和,副反应较少。目前,用于果糖转化HMF的反应溶剂优、缺点并存。最后对该反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78.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纺织品中2-正辛基-4-异噻唑啉-3-酮(OIT)、4-氯-3-甲基苯酚(PCMC),2,4,6-三溴苯酚(2,4,6-TBP),2,6-二甲基苯酚(2,6-DMP)、对苯基苯酚(PPP)等5种防腐剂的方法。样品采用甲醇超声提取,提取液浓缩定容后,经DB-5MS石英毛细管柱分离,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全扫描定性,选择离子定量。OIT、2,4,6-TBP、2,6-DMP的线性范围为0.3~20μg/m L,r≥0.9991,检出限为0.3 mg/kg;PCMC,PPP的线性范围为0.15~10μg/m L,r≥0.9993,检出限为0.15 mg/kg。5种防腐剂的回收率为72.7%~110%,RSD≤8.4%(n=6)。  相似文献   
79.
基于多体展式方法所导出的N2HF的分析势能函数,用准经典的Monte Carlo轨迹法研究了N2HF(v′,J′)→N2+HF(v″,J″)振转非弹性碰撞过程.结果指出:N2对HF的振动能级的粒子分布影响较大,在较低相对平动能下,对HF转动能级有弛豫作用.  相似文献   
80.
聚偏氯乙烯的热不稳定性被用作制备含碳材料的前驱体。本工作利用红外光谱在线检测功能,原位测定了聚偏氯乙烯热分解动力学过程的红外谱图,分析并计算了聚偏氯乙烯分子链中C-H和C-C1键断裂的反应活化能,得到了聚偏氯乙烯分解过程的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