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化学   54篇
物理学   19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重金属镉(Cd)污染及其对动植物的伤害机理,已成为中外相关专家研究的热点,但是细胞毒害机理依然不清楚.分布于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不仅是外来物质作用于生物体的首要位点,且会影响离子通道的功能.为阐释镉(Cd)污染致病与毒害的细胞学机理,选择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细胞钾离子(K+)通道为示踪,并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了Cd...  相似文献   
42.
电压补偿型高温超导限流-储能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超导电力装置,它具有暂态时限制短路电流、稳态时储存能量同时补偿电压不平衡和改善系统谐波的功能.本文介绍了电压补偿型高温超导限流-储能系统的原理和拓扑结构,利用MatLab仿真工具对其改善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功能进行了仿真,并通过DSP芯片TMS240实现了该功能的实验研究,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3.
电压补偿型高温超导限流-储能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超导电力装置,它具有暂态时限制短路电流、稳态时储存能量同时补偿电压不平衡和改善系统谐波的功能.本文介绍了电压补偿型高温超导限流—储能系统的原理和拓扑结构,利用MatLab仿真工具对其改善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功能进行了仿真,并通过DSP芯片TMS240实现了该功能的实验研究,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4.
La降低Pb,Cd在大豆植株内富集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晓华  周青 《应用化学》1998,15(5):92-94
植物具有富集重金属的特性,重金属在生态系统食物链中迁移、浓缩,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降低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确保食用的安全性成为有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主要减灾手段有客土深翻的工程学方法;植物净化的生物学方法及提高植物自身抗性的生态学方法[1].本文...  相似文献   
45.
史红霞  周慧  陆天虹  黄晓华 《应用化学》2009,26(11):1310-1314
为了了解稀土微肥使植物增产的化学机理,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和电化学方法法研究了Eu3+与过氧化氢酶(CAT)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由于稀土离子易与O键合,因此,Eu3+主要与CAT肽链上的氨基酸残基中的羰基氧配位,引起肽链构象的变化,而构象的变化又会诱导CAT中的血红素结构的变化。当Eu3+浓度低时,Eu3+与CAT发生相互作用能使血红素的非平面性增加,转而使血红素中活性中心Fe(III)的暴露程度增加,因此,使CAT的电化学活性和对H2O2还原的电催化活性提高。但当Eu3+的浓度高时,Eu3+会使CAT中血红素的非平面性降低,使血红素中活性中心Fe(III)的暴露程度降低,因此,降低了CAT的电化学和生物电催化活性。这说明不同浓度的Eu3+对CAT的生物活性的影响不同,所以选择适当的浓度的Eu3+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6.
水培法研究了Ce对紫外辐射(UV-B, 280~320 nm)胁迫下油菜幼苗膜保护酶的影响. 实验表明, UV-B辐射(T1/0.15 W·m-2和T2/0.35 W·m-2)胁迫下, 油菜幼苗叶绿素含量减少, 质膜透性增大, SOD, CAT与POD酶活随时间进程先升后降(T1), 高剂量(T2)下POD持续升高, 3者响应UV-B辐射胁迫的敏感序列是SOD>CAT>POD. Ce对3种保护酶的调控作用, 减轻了UV-B辐射对其功能的损伤, 增强了保护酶清除自由基能力, 维持了质膜正常透性, 且对低剂量(T1)的防护效果优于高剂量(T2). 从而在防御系统层面实现了Ce对UV-B辐射伤害油菜幼苗的防护效应.  相似文献   
47.
Mn2+对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与Mn2+的配合物,并用荧光光谱、UV-Vis、FTIR、XPS进行了初步表征.说明Mn2+与PNIPAM侧链羰基氧或亚氨基氮原子发生了配位作用.由于Mn2+的发射光谱与PNIPAM激发光谱部分重叠以及Mn2+位于561nm的发射峰在Mn2+-PNIPAM体系发射光谱中消失,说明发生了较好的Forster能量传递.因此,在307 nm紫外区荧光强度比PNIPAM增强了314%,使该配合物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而此时少量Mn2+对其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8.
肽链长度对La3+与微过氧化物酶相互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稀土元素与酶相互作用的化学机理, 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技术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La3+与过氧化物酶(POD)的模型化合物, 微过氧化物酶-8 (MP-8)或微过氧化物酶-11 (MP-11)的相互作用机理. La3+优先与MP-8或MP-11分子中血红素卟啉环上的2个丙酸基团的羰基氧发生键合作用, 使它们的聚集程度降低, 卟啉环的非平面性增加. 由于MP-8分子聚集的倾向要小于MP-11, La3+使MP-8聚集程度的降低和卟啉环非平面性增加的程度要大于MP-11. 由于MP-11的肽链较长而能形成螺旋状构象, 使肽链上的羰基基团被包埋在肽链的疏水基团中, 因此, La3+与MP-11中肽链上的羰基氧基本上不能发生键合作用. 而MP-8的肽链较短, 不能形成螺旋状结构, La3+也能与肽链上的羰基氧发生键合作用.  相似文献   
49.
La3+或Eu3+与微过氧化物酶-8相互作用强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La3+或Eu3+与微过氧化酶-8(MP-8)相互作用并比较了它们与MP-8相互作用的强弱. 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和电化学的结果表明, 不论在不含NaCl或含NaCl的溶液中,一个La3+或Eu3+优先与MP-8分子中血红素上两个丙酸基中的羧基氧发生强的键合作用,而过量的La3+或Eu3+与肽链上的羰基氧发生弱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还清楚地证明Eu3+与MP-8的相互作用要强于La3+与MP-8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0.
BaLaB9O16中Ce3+敏化Dy3+发光的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紫外光激发下,研究了BaLaB9O16中Dy3+、Ce3+的发光光谱、激发光谱、发光强度及荧光寿命随着组成变化的规律性.结果表明;De3+对Dy3+的发光有相当强的敏化作用,Ce3+→Dy3+的能量传递效率可高达93%,能量传递的机理为电偶极-偶极相互作用的共振传递.根据349nm激发下Dy3+发光强度与浓度的关系,证明了Dy3+发光的自身浓度猝灭机理也为电偶极-偶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