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12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1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双铜簇合物的EPR谱、磁性与电子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77K及室温下新合成的双铜簇合物(DMF)2]·4DMF的EPR及磁性测定结果。所得到的三套EPR谱与磁矩以及Scc-EHMO量化计算结果综合分析,确认两套谱归属于铜离子上的未配对电子,另一套归属于簇合物三重态电子。固态时顺磁性主要是三重态的贡献,溶液时主要来自铜离子。 该簇合物的电子结构特点:双铜之间有微弱作用。双铜与桥基、端基成键后的剩余价态很少,铜离子上的电子自旋浓度约为单铜化合物的3%,因此铜离子的两套EPR谱强度相当弱。分子轨道前沿的能级接近简并,轨道上的电子形成热激发三重态,造成一套三重态EPR谱。因此,可认为该化合物是一种新型自身磁稀释的三重态双铜簇合物。  相似文献   
13.
己烯雌酚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分子印迹技术,以邻苯二胺为功能单体、己烯雌酚为模板,采用循环伏安法在玻碳电极表面合成了性能稳定的己烯雌酚分子印迹聚合膜,并用50%(V/V)乙醇溶液迅速去除模板,得到对己烯雌酚响应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研究了此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分析性能,建立了以K3Fe(CN)6为电子传递媒介的间接分析法。在1.0×10-7~5.1×10-6mol/L范围内,己烯雌酚的浓度与K3Fe(CN)6的相对峰电流变化呈线性关系。选择性实验表明,此传感器对结构相似的分子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4.
黄新  马树华 《应用声学》2017,25(8):40-40
IEEE1149.7标准的提出对系统芯片在测试过程中出现的片上多TAPC、测试功耗急剧增加等难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办法;现有TAP.1器件通过添加基于IEEE 1149.7标准设计的TAP.7适配器后,使其具有TAP.7协议接口并支持TAP.7测试架构,从而可利用TAP.7架构对其进行测试;文章重点介绍了TAP.7适配器中的电源管理技术的原理及其模块实现过程;最后基于Quartus II平台及Modelsim进行了该功能模块的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电源管理模块能够有效地对TAP.7控制器的电源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5.
黄新  张钦 《中学数学》2023,(2):66-68
“尊重教学现实、关注数学本质、聚焦核心知识、确保有效区分”是命制中考试题的基本理念.一道好的试题,一般需经历命题预设、素材选取、雏形编制、试题打磨、最终定稿等过程,以尊重教材、关注数学学科本质、厚植数学学科素养、精准导向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6.
1 IntroductionAwidevarietyoftrinuclearoxo carboxylatocomplexeshavebeensynthesizedandstudiedfortheirinterestingchemicalandphysicalproperties[1 ].Thevibrationalspectraofmostofthesecompounds,whichgivemuchinformationaboutthestructureandelectrondelocalization…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报导了的晶体结构。晶体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P_1, 晶胞参数: a=1.0761(2), b=1.3930(4), c=1.5117(4) nm; α=114.74(2)°,β=101.82(2)°,γ=95.85(2)°; Z=1。标题化合物为四羧基桥的双核铜(II)簇合物, DMF占据端基位置。Cu-Cu距离0.2635(2) nm, 有微弱成键作用。SCC-EHMO计算表明前线轨道38A_g, 37B_u, 21A_u和20B_g能级相当接近, 化合物为顺磁性, μ(eff)=1.82B.M., 根据顺磁谱出现的由三组峰组成的一套谱, 其中在低场的一组峰分裂7条超精细结构峰, 判断化合物顺磁性应是占据38A_g, 和37B_u分子轨道上未配对电子的贡献。Cu-Cu的成键和反键的σ, π和δ型轨道都填满电子, 因此对成键不起作用。Cu-Cu之间的微弱成键作用, 主要是通过铜与羧基桥原子形成的非定域键的34B_u和18A_u分子轨道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活性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去除水溶液中U(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aBH4还原Fe2+制备活性炭负载纳米零价铁,以去除水溶液中铀酰离子,使用X射线衍射(XRD)对材料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活性炭负载纳米零价铁投加量、溶液pH值、反应温度和吸附时间对铀去除效果的影响.分别用动力学和吸附等温模型对吸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XRD分析活性炭负载纳米零价铁负载的颗粒大部分为纳米零价铁,表面有一层铁氧化物(FeOOH)生成.活性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对U(Ⅵ)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当投加量为0.5 g/L、U(Ⅵ)初始质量浓度为250 mg/L、pH =5、温度为35℃、时间为60 min时,U(Ⅵ)去除率为98.52;,吸附量为492.6 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所制备的吸附剂有望解决含铀废水难以有效处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黄蕾  赵福群  黄新  张复实 《化学进展》2007,19(4):527-534
光敏剂与单克隆抗体交联可形成光免疫偶联物。这种偶联物具有识别肿瘤部位的能力。该方法解决了传统光动力疗法在癌症治疗中的低选择性问题。光免疫疗法的实现取决于在保证抗体活性的条件下使大量的光敏剂与抗体交联。本文回顾了光免疫疗法的发展过程,总结了目前常用的各种光免疫偶联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并针对目前光免疫偶联物的应用现状,分析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如何增强光敏剂的光敏化能力及提高靶向性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