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8篇
  免费   526篇
  国内免费   729篇
化学   1498篇
晶体学   78篇
力学   136篇
综合类   105篇
数学   646篇
物理学   101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8篇
  1965年   10篇
  1963年   8篇
  1962年   7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本文用Fe_3(μ_3-Te)_2(CO)_9同Mo_2(CO)_6(η~5-C_5H_5)_2反应合成出标题化合物。结晶学参数如下:空间群Imm2,620个I≥2σ(I)的独立衍射参加最小二乘法修正结构,最终R因子值为0.022。X射线分析表明Mo_2Fe_2形成一蝴蝶型结构,其中两钼原子占据两蝴蝶翼的交界处,Mo—Mo=2.819。两个铁则处于蝴蝶翼的顶端,Mo—Fe=2.932(2)。每个钼原子与一个环成二烯基键联,三个羰基配体以端基的形式与每个铁原子键联。一碲原子处在蝴蝶型开口的上方键联四个金属原子,Mo—Te(μ_4)=2.625(2),Fe—Te(μ_4)=2.713(2)。两个μ_3-碲原子处在μ_4-Te原子的对面,分别处在二个FeMo_2三角面上,Mo—Te(μ_3)=2.678(1),Fe—Te(μ_3)=2.513(3)。整个分子具有严格的C_2v对称性,整个簇骼结构可看成双帽三角双锥构型。  相似文献   
42.
43.
二次标准加入法(以下称方法)是离子选择电极分析较为简便、实用的实验技术,但一般精度不甚理想。因此,近年对其误差规律的研究受到关注,并导出一些误差函数式和曲线。然而均未能准确、定量地阐明方法的基本问题。文只是认为方法存在一误差“放大效应”。据笔者研究,方法的电极斜率S系一待测量,具有非常规的变量性质。上述文献作者均未认识这一特殊性质。文用烦琐的Monte Carlo模拟法分别导出误差曲线和式,这种数学处理过程含将S记为恒量的浓度-电势换算步骤。另外将三次电势测量误差用统一的标  相似文献   
44.
原子捕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West等人用硅管在空气-乙炔焰中捕集银2分钟,测得银的特征浓度为9×10~(-4)ppm,比常规火焰原子吸收法的灵敏度提高40倍。孙汉文用不锈钢管在空气-乙炔焰中捕集0.005ppm银10分钟,测得银的特征浓度为4×10~(-4)ppm。根据原子捕集和释放机理,本文改进了实验装置和方法,即采用贫焰捕集,脉冲富焰释放的方法,在石英捕集管上捕集0.001ppm银溶液8分钟,测得银的特征浓度为5.5×10~(-5)ppm,比常规方法的灵敏度提高1090倍。初步测定了电镀液中银含量。  相似文献   
45.
标准加入法和Gran作图法是离子选择电极分析较为常用的实验技术。前者计算公式较繁,故有的采用列表计算法以简化计算手续,但一种表只适用于固定电极斜率和V_s/V_o比值。后者系多次标准加入法,根据各次标准加入后测得的电势E(或△E)值在专用图纸上作图求解测定结果。然而当电极斜率偏离图纸规定的数值(一价离子为58毫伏,二价离子为  相似文献   
46.
钇对金属陶瓷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添加钇对Ti(C,N)基金属瓷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钇能提高Ti(C,N)基金属陶瓷的抗变强度和硬度,其原因是由于钇与杂质硫起反应在化合物,净化了陶瓷相-金属相,陶瓷相-陶瓷相界面提高子界面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47.
GC-MS法测定焦化厂气溶胶中多环芳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电子轰击离子化(EI)法测定焦化厂气溶胶中多环芳烃的含量。超声波抽提气溶胶样品,用GC-MS的选择离子监测(SIM)方式测定EPA提出的优先监测的16种多环芳烃的含量。该法的检出限为0.167pg·m~(-3),PAHs的回收率为85.1%~110.5%,相对标准偏差为4.62%~19.4%。应用该法测定气溶胶中PAHs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8.
在乙腈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中合成了三价稀土元素(La, Nd, Eu, Dy, Er, Yb)硫氰酸盐与辛二酰双(4'-苯并-15-冠-5)的六个新配合物。并在氩气氛中, 以四氢呋喃为溶剂, 锂-萘为还原剂, 制得了二价铕硫氰酸盐与辛二酰双(4'-苯并-15-冠-5)的固体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荧光光谱、穆斯堡尔谱、电子自旋共振谱、还原性实验等研究了双冠醚与稀土离子的配位作用, 并讨论了三价和二价稀土配合物在物理化学性质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49.
黄妙龄 《化学研究》2007,18(3):42-45
合成了一维分子梯状配合物{[Cu2(4,4′-bpy)3(p-Ab)2(H2O)2].(NO3)2.4H2O}n(4,4′-bpy=4,4′-联吡啶,p-Ab-=对氨基苯甲酸根离子),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1107(5)nm,b=1.5504(3)nm,c=1.4509(3)nm,β=104.81(3)°,V=2.4155(12)nm3,Z=2.铜离子周围有3个氧原子和3个氮原子与之配位,其中2个氧原子由对氨基苯甲酸的螯合氧原子提供,另一个氧原子由配位水提供,3个氮原子分别由三个4,4′-联吡啶提供.这六个原子在铜离子周围形成一个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配体对氨基苯甲酸只有一种配位形式——双齿螯合,第二配体4,4′-联吡啶的两个氮原子均参与配位,将配合物组装成一维分子梯结构.  相似文献   
50.
标题化合物(Ⅰ)经由Mo4S4(μ-dtp)4(Ⅱ)[dtp=S2P(OEt)2]和Ni(OAc)2反应而得。(Ⅰ)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c,a=13.176(4),b=11.699(3),c=18.526(4)Å,β=116.11(3)°,V=2564(3)Å3,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