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9篇
  免费   616篇
  国内免费   802篇
化学   1553篇
晶体学   88篇
力学   195篇
综合类   96篇
数学   642篇
物理学   1253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11篇
  1963年   8篇
  1957年   5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极/水溶液界面的SERS研究Ⅰ.Cu/1.0M的Na2SO4和NaCl溶液体系陈燕霞黄开启田中群(厦门大学化学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物理化学研究所厦门361005)SERSStudiesofElectrode/ElectrolyteSo...  相似文献   
2.
铝互连线的电迁移问题及超深亚微米技术下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文杰  易万兵  吴瑾 《物理学报》2006,55(10):5424-5434
铝互连线的电迁移问题历来是微电子产业的研究热点,其面临的电迁移可靠性挑战也是芯片制造业最持久和最重要的挑战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超深亚微米(特征尺寸≤0.18 μm)铝互连技术面临了更加复杂的电迁移可靠性问题.从电迁移理论出发,分析概括了铝互连电迁移问题的研究方法,总结了上世纪至今关于铝互连电迁移问题的主要经验;最后结合已知的结论和目前芯片制造业现状,分析了当前超深亚微米铝互连线电迁移可靠性挑战的原因和表现形式,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总方向. 关键词: 电迁移 铝互连 微结构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环板结构的计算等效相对介电常数的方法,利用变分法导出了介质加载环板慢波结构的色散方程和耦合阻抗表达式。计算结果表明,介质加载能够有效降低环板慢波结构的工作电压。计算结果与CST-MWS的模拟结果吻合良好,说明所提出的计算等效相对介电常数的方法和计算色散方程的方法对环板慢波结构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2MeV直线感应加速器注入器系统由电子束产生器和脉冲功率系统组成。电子束产生器包括由感应腔组成的阴极电压叠加器、阳极电压叠加器和真空二极管及束输运系统。脉冲功率系统则包含初级功率源Marx、次级功率源Blumlein线和触发系统,其作用是为感应腔提供一个具有数十纳秒平顶宽度的高压脉冲,激发感应腔在感应腔间隙上获得一个加速电场。在2MeV注入器功率系统中,4个Blumlein线的充气开关是由发散装置的输出触发信号进行导通控制的。通过控制发散输出触发信号到达Blumlein线开关的时间,即可以实现Blumlein线开关在不同时间内触发导通,使Blumlein线依据所设定的时间顺序输出激励脉冲,从而在真空二极管上获得高压脉冲串。由于功率系统采用的是182C结构,即一根Blumlein线驱动两个感应腔,因此最多可以实现四脉冲串列。  相似文献   
5.
In this paper, we are concerned with the initial and boundary value problem for the following equations not in divergence form:  相似文献   
6.
二次阳极氧化方法制备有序多孔氧化铝膜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二次阳极氧化方法制备多孔氧化铝膜与一次阳极氧化方法制备多孔氧化铝膜孔排布规律性的对比 ,结果发现 ,二次阳极氧化方法制取的多孔氧化铝膜孔排布规律性明显好于一次阳极氧化法制取的多孔膜 .在几个微米范围内 ,孔呈理想的六角排布 .去除一次阳极氧化膜后 ,二次阳极氧化得以在更良好的表面进行 ,制取的氧化铝膜孔规律性和有序度更高 .有序区域的尺寸与晶粒内的亚晶大小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强流四脉冲电子束源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进行强流多电子束源研究,对现有2MeV LIA 注入器进行了四脉冲改造,二极管脉冲电压约500kV。实验研究了天鹅绒阴极在四脉冲条件下的发射能力、传导电流负载效应以及阴极等离子体运动对阴极电子发射和束能量的影响。利用空间电荷限制流模型推算出阴极等离子体膨胀速率在1 ~4cm/μs之间。  相似文献   
8.
黄仙山  谢双媛  羊亚平 《物理学报》2006,55(5):2269-2274
讨论了量子测量对各向异性光子晶体中Λ型激发态原子衰减的影响,主要包括衰减的抑制和加速效应.研究发现,这样的量子测量效应不仅与原子共振频率相对于光子晶体带边的位置有关,还与量子测量本身的频率大小相关.由于各向异性光子晶体的影响,较小频率的量子测量也能得到抑制衰减的效应. 关键词: 量子测量 量子Zeno 和 反Zeno效应 光子晶体  相似文献   
9.
基于一个描述夸克胶子火柱演化的相对论流体力学模型,研究了夸克相、强子相互作用以及非热过程(DrellYan对、粲强子衰变)的中等质量双轻子的产生.发现由于相边对夸克胶子物质演化的影响和RHIC能量核碰撞产生的夸克胶子物质具有高的初始温度,夸克相对双轻子的贡献显著增强,比那些来自强子相互作用的贡献重要,甚至能与来自非热的贡献比较.表明中等质量双轻子的增强是一个在核碰撞中产生了夸克胶子物质的可能信号. 关键词: 夸克-胶子物质 双轻子增强 相对论流体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函数exp(-x~2/2)的原函数不能用初等函数来表示,此时,我们说“积不出”。本文在此意义下仅就被积函数中含exp(-x~2/2)的积分进行了讨论。首先考虑积分,然后是积分为多项式),得到了在应用上较为方便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