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3篇
化学   137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1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研究了1,3-氧硫杂环戊烷核苷类似物的合成. 以吡啶酮为碱基, 利用三甲基硅基三氟甲磺酸酯(TMSOTf)催化, 与1,3-氧硫杂环戊烷发生Vorbruggen缩合反应, 合成了一系列的保护的核苷类似物, 经过进一步脱保护或者还原得到目标产物. 并测试了合成化合物的抗菌活性, 发现该类化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中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22.
李广科a  b  刘敏a  b  杨国强a  陈传峰  a  黄志镗  a 《中国化学》2008,26(8):1440-1446
我们方便地合成了上沿修饰四丹磺酰胺基团的杯[4]芳烃衍生物1,发现该化合物在含50%水的乙腈中显示出对汞离子高选择性和灵敏性的识别作用,竞争实验表明多数金属离子对其检测干扰较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荧光萃灭源于由丹磺酰胺基团到汞离子的光致电子转移过程。另外,通过研究1和1-Hg2+的荧光衰减实验,以及对比双丹磺酰胺杯[4]芳烃2和单丹磺酰胺杯[4]芳烃3对汞离子的识别作用,发现化合物1的四丹磺酰胺基团具有很好的预组织和协同作用。化合物1对汞离子的检测限为3.41×10-6 mol·L-1,这可以使1成为一个潜在的汞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器。  相似文献   
23.
王肖君  黄志镗 《化学学报》1989,47(9):890-895
由氰基乙酸酯或丙二腈先制得氰基取代的烯酮缩硫醇, 然后与二胺反应合成了氰基取代的含杂环烯酮缩胺, 测定了它们的UV、IR、^1H及^1^3C NMR等波谱, 并测定了其中两个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对所得的波谱和结构特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4.
杯芳烃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黄志镗  杨联明 《化学进展》1994,6(3):173-177
本文评论了杯芳烃化学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它的合成、衍生化反应、构象、包合作用和应用前景等。杯芳烃合成衍生化反应构象包合作用  相似文献   
25.
水相中金属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岩  王梅祥  王东  黄志镗 《化学进展》1999,11(4):394-40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水相中金属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进展, 讨论了该类反应在反应机理、试剂及立体化学等方面的特点, 以及在天然产物全合成和工业生产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6.
一步法合成取代-1,2-苯醌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固定化多酚氧化酶催化的氧化-迈克尔加成反应,一步合成了4,5-二取代-1,2-苯醌类化合物:4,5-N,N-二(苯胺基)-1,2-苯醌,4,5-N,N-二(对甲苯胺基)-1,2-苯醌,4,5-N,N-二(间氯苯胺基)-1,2-苯醌,4,5-N,N-二(对溴苯胺基)-1,2-苯醌。用化学法(I_2—KI)进行氧化-迈克尔加成反应也成功地合成了4,5-二取代-1,2-苯醌类化合物。应用紫外光谱方法证明了氧化-迈克尔加成反应的机制。  相似文献   
27.
指出汉语单字语音存在一种可截尾特性,并且得到与之相关的三个结论(称为尾音可切除原则):(1)如果适当切除单字部分青尾特征,识别率不会明显下降,甚至有所提高.(2)切尾后识别时间明显缩短,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若采用动态时间规整算法(DTW),识别时间与特征矢量长度的平方成正比关系.(3)实验指出,音尾特征的截除极限为特征矢量总长度的1/3.根据上述原则,从假设一检验的认知理论出发,提出一种汉语连接词的识别算法,并在DTW模型上得以实现.实验测试集包括200个特定人发音样本,其中2字词162个,3字词22个,4字词16个,正识率为91%.该算法对待识词的字数没有限制,井且随待识字数的增加,识别时间只作线性增长.  相似文献   
28.
本文报导了不同N-苯乙基甘氨酸衍生物在Lewis酸催化下的分子内环化反应的若干规律,以及苯并-3-氮杂环庚酮-1衍生物的合成.  相似文献   
29.
作者用分光光度计测定25℃下甲苯在十五种盐水溶液中的盐析常数k。所用的盐为:LiCl,NaCl,KCl,CsCl,NH4Cl,NaF,NaBr,NaClO3,NH4Br,(CH3)4NBr,(C2H5)4NBr,MgCl2,CaCl2,SrCl2,BaCl20在十五种盐中,只有两个溴化季铵盐对甲苯起盐溶作用,其余均起盐析作用。对于1-1价盐,k值的次序是NaF>NaCl>KCI>NaBr>NaClO3>LiCl>NH4Cl>CsCl>NH4Br>(CH3)4NBr>(C2H5)4NBr。这次序和一般非极性非电解质的盐析效应次序相同。定性地符合vanderWaals力理论,Dcbye-McAulay的静电理论以及McDevit和Long的内压力理论。对于2-1价盐,k值的次序是BaCl2>SrCl2>CaCl2>MgCl20即盐析效应随离子晶体半径的增加而上升。这次序和色散力理论的次序恰相反。但是,如果假设二价离子对水的静电作用能伸展到原水化层以外的水分子,并考虑水化离子和水的静电作用,以及它和甲苯的色散作用,以上四种盐的反常次序就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30.
CVG-ICP-AES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痕量铅和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制化学蒸气发生器并建立了KBrO3KBr K3Fe(CN)6HCl KBH4的CVG ICP AES同时直接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痕量铅和汞的方法,该方法提高了灵敏度,改善了检出限。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7μg·L-1(Pb220.353nm),0.1μg·L-1(Hg184.950nm),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8%~7.8%(Pb)和0.5%~6.2%(Hg);回收率分别为90.0%~100.0%(Pb)和92.8%~108.0%(Hg)。方法完全能满足饮用天然矿泉水中痕量铅和汞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