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1篇
化学   51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23篇
物理学   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钾离子敏感半导体器件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强  方培生 《化学学报》1984,42(2):189-193
离子敏感半导体器件发展很快,已成为离子选择性电极的一个重要分支。我们用Al_2O_3膜作绝缘栅,并以二苯并-18-冠醚-6(1)和二叔丁基苯并-30-冠醚-10(2)为活性物质制成两种敏感器件。对这两种敏感器件的特性进行测试,其线性响应范围均为1×10~(-4)~1M氯化钾,响应斜率均为55mV/pK,但对钠离子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分别为1.5×10~(-2)和3.16×10~(-3)。选用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与敏感器件封装在一起,这样就充分发挥了敏感器件体积小和牢固的特点。  相似文献   
82.
黄强  尹沛源  路鑫  孔宏伟  许国旺 《色谱》2009,27(5):566-572
代谢组学是对生物体受外部刺激所产生的小分子代谢产物的变化或其随时间的变化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以实现对体液、细胞以及组织提取物等复杂的生物样本中所有代谢产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为研究目标。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代谢组学的研究中已显示出极大的发展潜力。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代谢组学研究中涉及的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其数据处理方法,重点介绍各种分离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并对其在代谢组学应用中的未来发展给予展望。  相似文献   
83.
伴随着塑料工业、医学技术和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医用塑料应用领域已变得越来越广泛。聚烯烃材料由于其安全无毒的特点,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医用领域。迄今为止,聚氯乙烯在国内仍是广泛用作医用材料。基于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的考虑,采用更安全、环保的替代品是大势所趋。采用其它更安全环保的聚烯烃材料替代PVC材料的研究将是本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医用聚烯烃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现状,阐述了各类聚烯烃材料的主要特点和用途,重点介绍了各类聚烯烃材料研究和开发进展,展望了医用聚烯烃材料的某些可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4.
分光光度法测定3-氟-4-吗啉硝基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利奈唑烷(linezolid)中间体3-氟-4-吗啉硝基苯。检测波长为357nm。在0.895-23.27mg/L范围内,3-氟-4-吗啉硝基苯的量(x)与吸光度(y)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回归方程为y=0.0587x-0.0025(n=7),平均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9.3%、0.69%(n=6),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85.
测定无限稀释活度系数γ~∞的气提法自1977年由Leroi 等提出至今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其发展十分迅速.应用该方法可测定常规的如醇烃、烃烃、酮烃等体系的γ~∞,还用来测定高粘度体系、含食品或油类体系的γ~∞,显示出这种方法具有适应面广的特点.本工作将进一步尝试拓宽其测定范围—提出连续采样技术实现大值无限稀释活度系数(γ~∞>10~2)的测定.  相似文献   
86.
CXN天然沸石的研究VII. 骨架高硅超稳化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硅超稳化辉沸石(STI)为基底沸石, 分别经盐酸脱铝或氟硅酸铵脱铝补硅处理后制备的改性H-STI沸石, 其非骨架铝含量明显减少, 而后者骨架硅铝比进一步提高. X射线荧光散射光谱(XRF), 27Al高分辨率魔角旋转固体核磁共振(MAS NMR), 红外(FT-IR)光谱等表征证明改性后的沸石骨架硅铝原子比分别为6.8和11.4. 低温氮吸附表明, 经盐酸处理的高硅STI沸石孔道开放完美, 但经氟硅酸铵处理的样品孔道被部分堵塞. 分段程序升温焙烧表明前者骨架热稳定性略差, 1000 ℃焙烧后结构基本被破坏, 而后者热稳定性较好, 经相同温度段焙烧后仍保持较高的结晶度和热稳定性, 其结构基本实现超稳化.  相似文献   
87.
聚烯烃催化剂的发展及我们的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评述了聚烯烃催化剂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讨论了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及非茂有机金属催化剂的组成及特征,提出了我国在聚烯烃催化剂开发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88.
综述了用于固相合成及组合化学的高聚物载体的制备方法、特征、应用和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目前广泛用作固相载体的交联聚苯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和TentaGel树脂,并对几类新型载体如聚乙二醇、聚四氢呋喃衍生物交联剂改性的聚苯乙烯树脂、非芳环体系的POEPOP,树脂和SPOCC树脂作了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89.
张其土  沐磊  黄强  付振晓 《光学技术》2008,34(3):365-367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不同Er3+掺量的硼硅酸盐玻璃。测量和分析了玻璃样品的光密度和吸收光谱,并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实验与理论吸收谱线。应用Judd-Ofelt理论计算了光谱参数Ωλ(λ=2,4,6)和Er3+的振子强度,计算了拟合过程中的均方根偏差(δ),并讨论了Er3+浓度对对光密度和Ωλ参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Er2O3含量为21mol%时,玻璃在达到了较高的光密度(D0.53=4.0)的同时,Ω2亦达到最大值。此时玻璃中Er3+所处环境的对称性降低而共价性增强。  相似文献   
90.
土壤颜色由CIE向Munsell系统的定量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色是土壤重要形态特征之一,也为判断土壤理化特征、过程与功能的重要依据和指标。土壤颜色目前采用Munsell颜色系统表示,主要依靠将土壤样品与土壤Munsell比色卡比对而确定。该方法由于受个人视觉感官和判别环境等因素限制,导致土壤颜色判别结果存在主观性强,易出现偏差等问题。为此,寻求客观、定量、方便地表征土壤Munsell颜色的方法,对于今后有关土壤颜色应用的研究工作极为重要。该研究试图利用分光色度仪,结合Python计算机语言编程,采用邻近等明面插值等方法,提出了一套可操作的从CIE到Munsell颜色系统转换的方法,以实现土壤颜色从CIE到Munsell颜色系统的方便、快速、高精度转换,达到土壤颜色的客观、定量、标准化测定。由分光色度仪测得样品CIELAB颜色值,利用CIE和Munsell两大颜色系统的已有的转换模型和方法,由CIELAB值计算获得Munsell明度值V和色品坐标,以Python语言编制程序,实现样品的明度值和色品坐标的自动计算。进而采用邻近等明面数学插值法和色度变换图确定Munsell系统H和C值。以《中国标准土壤色卡》的419张色片和22个土壤与古土壤样品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方法色调(H)测定值与色片标准值相比较,仅有12张色片存在误差,验证准确率为97%。《中国标准土壤色卡》的明度值(V)、彩度值(C)测定值与标准值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p<0.001)和0.976(p<0.001),测定结果与标准值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与古土壤样品测定值与目视判别色调差异较小,主要差别是明度和彩度,这可能与目视判读受个人主观、光学环境等因素影响所致。基于过去已有的由CIE到Munsell颜色系统转换方法,该研究利用Python计算机语言编程编写了程序代码,实现CIELAB值到Munsell明度V值和色品坐标的转换过程的自动计算,并提出一种基于邻近等明面新的插值方法,转换步骤简明,易实现,为土壤颜色的快速、定量获取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