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化学   65篇
力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6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形状记忆合金由马氏体相和奥氏体相动态组成,其行为实质上是两相各自行为的动态组合,根据实验现象,假设在一定的变形范围内,马氏体相为弹塑性而奥氏体相为线弹性,基于经典塑性理论和混合物理论,结合Tanaka的相变描述,得到了形状记忆合金的一种本构描述,对不同温度下形状记忆合金Au-47.5at.%Cd的铁弹性、拟弹性和形状记忆特性进行了分析,取得了与实验相吻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52.
压电自感知悬臂梁振动的主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压电片的正逆压电效应,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时结构的自感知作动器,将压电片作为传感器和作动器的功能在时间上进行分离,以实现用同一压电片在作动与传感之间的功能切换,并探讨了其用于主动控制的可行性,对一悬臂粱的振动主动控制研究表明该自感知作动器在实际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3.
54.
55.
【编者按】在我国著名理论物理和核物理学家杨立铭院士80岁寿辰之际,北京大学物理系和理论物理教研室举行庆祝会,表彰杨先生在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上的贡献.到会的有北京和各地的科学界和教育界人士100多人.会上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院士和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甘子钊院士讲话祝贺,苏肇冰院士等10多人代表个人或单位讲话祝贺.庆祝会上还举行了学术研讨会,张焕乔院士和张宗烨院士等10多人作了学术报告.本期《原子核物理评论》作为祝贺杨先生80岁寿辰的论文集,刊登了杨先生的简历以及研讨会上的报告,其中有些报告因文稿未寄来,未能包括在内.此外,还刊登了艾小白先生以及马维兴先生和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物理系Kisslinger教授为了庆贺杨先生寿辰而写的论文.   杨立铭先生,江苏溧水人,汉族,1919年2月5日出生.   杨先生从小勤奋好学,成绩优异,热爱祖国.在读高中的时候,家乡被日本侵略者占领,经过半年多的流离颠沛,逃难到了四川,痛感国家和民族所受的屈辱.1938年被保送入中央大学,他选择了机械系,希望对于发展工业振兴中华作出贡献.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又开始感到自己更向往于学习物理学、探索自然规律.于1942年大学毕业后,去昆明中央机械厂工作了一年,后又回到中央大学机械系任助教,同时学习数学和物理方面的课程.  相似文献   
56.
据美国 ISI(科技信息研究所 )网络版刊载的 1985~ 2000年的文章引用情况,我们对在我刊发表的论文的有关情况进行了统计,并按作者总被引频次顺序整理出来 (见表 )。是否可以说,这个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些作者对我刊走向世界,扩大影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我们也要对每一位向本刊投稿的作者、稿件评审人,以及关心、帮助过我们的各方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我刊刊出文章按作者被引频次排序(前 10名)表(根据 1985~ 2000年 SCI网络版提供的数据 ) 作者总被引频次在我刊发表论文数名次作者总被引频次在我刊发表论文数名次赵新…  相似文献   
57.
利用牛顿流体模型和滨汉流体模型,对基于Poiseuille流动的汽车磁流变减振器进行了分析,设计制作了微型汽车磁流变减振器,并对此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分析方法是可行的,对设计汽车磁流变减振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8.
机敏柔性梁的振动主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用于机敏结构中振动主动控制的仿人控制算法,对压电阻尼技术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给出了传感器,执行器和受控结构之间的关系,用PZT作执行元件实现了柔性梁振动主动控制系统,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9.
一种利用布里渊散射的光纤应变传感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光纤中的布里渊散射附加频移与光纤所受的拉伸应变有关的特性,推导了附加频移与应变间的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光外差原理探测附加频移,从而实现应变探测的传感新方案,并分析了该方案能降低对激光源的线宽及频率稳定度要求之原因,给出了实验系统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0.
张洁  黄尚廉  张智海  孙吉勇  史玲娜 《光子学报》2007,36(12):2314-2318
依据傅里叶光学理论,采用在频谱面上放置两种空间滤波器的方法进行信号处理,分析了光栅平动式光调制器在成像面上的强度分布情况,实现了对光能量的调制.分析表明:当滤出±1级谱时,像面上可以得到完全均匀的暗场;但是由于边框和悬臂梁的影响,得不到完全均匀的亮场;当滤出零频谱时,由于边框和悬臂梁的影响,得不到完全均匀的暗场和亮场.设计时,为了要在像面上得到更高的亮度均匀性,需要满足可动光栅栅条宽度为光栅周期的一半,同时应尽量减少悬臂梁和边框的宽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