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6篇
  免费   433篇
  国内免费   596篇
化学   1207篇
晶体学   72篇
力学   128篇
综合类   79篇
数学   504篇
物理学   93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10篇
  1963年   8篇
  1957年   5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51.
钱鑫  田晏  罗欣欣  潘静苗  邓苏雅  黄一可  付琦峰  夏之宁 《色谱》2020,38(10):1170-1178
毛细管电泳(CE)在新药研发领域显示着重要的应用前景。CE使用水溶液介质作为实验体系,保证了药物筛选在类似于生命介质的环境中进行,优于其他传统体外仪器筛选方法。除了维持被筛选分子和作用对象的生物活性外,CE筛选过程着重突出配体与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毛细管电泳药物筛选瞄准与药理学理论相关的重要参数,如结合常数Kb 、结合速率常数Kon 和解离速率常数Koff ,有利于模拟并预测机体内靶标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该文回顾了毛细管电泳进行药物筛选的历史,评述了毛细管电泳药物筛选方法所依据的理论和相对成熟的各种常用方法,并抽取了部分典型实例以及相关技术进行说明,对以亲和毛细管电泳、动力学毛细管电泳为手段的药物筛选方法进行了介绍,包括分子和细胞层次的药物筛选,以及针对不同类型的候选药物的研究工作都有提及。毛细管电泳与多种技术的联用,包括与质谱以及化学发光等联用发挥了更大的效能。联用方法还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筛选。毛细管电泳在DNA编码化合物库筛选中将有良好应用前景。馏分收集的发展为筛选药物提供了广阔前景,它配合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为毛细管电泳药物筛选提供了更多可能。总之,毛细管电泳多样可选的药物筛选方法和技术将为新概念的药物筛选与药物评价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2.
采用普通溶液法合成了单核铈配合物[Ce(4-aba)3(4-abaH)(phen)2]·H2O(4-abaH=对氨基苯甲酸,phen=1,10-邻菲罗啉)。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8896(4)nm,b=1.9755(4)nm,c=1.3200(3)nm,β=97.235(2)°,V=4.8880(18)nm3,Mr=1064.06,Dc=1.446 g·cm-3,Z=4,μ=0.996 mm-1。中心铈离子的配位环境为变形的三帽三棱柱体。配合物存在着π-π堆积及丰富的氢键,将配合物扩展为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53.
为了改善分子印迹传感器的灵敏度,在四丁基高氯酸铵的支持电解质溶液中,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在纳米氧化铜修饰过的玻碳电极上电聚合了一种苯巴比妥(PB)识别性能的分子印迹传感膜.采用循环伏安(CV)法、差分脉冲伏安(DPV)法及交流阻抗(EIS)法对这种纳米氧化铜修饰过的印迹及非印迹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纳米氧化铜修饰过的印迹及非印迹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完全不同.X射线衍射(XRD)证实纳米粒子为氧化铜.采用扫描电镜(SEM)对纳米氧化铜修饰过的印迹传感器的形貌进行分析,发现纳米氧化铜分散在电极表面,改善了修饰印迹传感器的识别点.差分脉冲伏安法(DPV)表明苯巴比妥的浓度在1.0×10-8-1.8×10-4mol·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994);检出限2.3×10-9mol·L-1(信噪比(S/N)=3).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铜修饰过的印迹传感器具有较高灵敏度及选择性.此印迹传感器能用于实际样品中苯巴比妥的检测,加标回收率在95.0%-102.5%.  相似文献   
154.
采用差分脉冲伏安(DPV)法,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计算,研究了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T501)的电化学行为,考察了工作电极的材料和大小,及电解质溶液的组成和浓度等实验条件。最佳实验条件为直径6mm石墨电极为工作电极,KOH-乙醇溶液(KOH浓度0.15mol/L)为电解质溶液。在优化条件下,基于变压器油T501使用浓度范围内(质量分数0.05%~0.50%),T501的浓度(c)与峰电流(Ip,μA)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测定变压器油中T501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检测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的测定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变压器油中T501含量测定的效率。检出限为0.032%,加标回收率为99.61%~101.43%。  相似文献   
155.
模拟生命起源前的自然蒸干现象,使甘油和癸酸在近中性混合溶液中发生脱水缩合,生成了原始细胞膜前驱体癸酸甘油酯.随着温度升高到90℃,主产物一癸酸甘油酯的产率可达4.7%.对反应后的样品直接进行再水化时,能观测到形态良好的囊泡,证实生成微量癸酸甘油酯的混合物体系能使两亲分子在更低浓度下自组装形成囊泡.当蒸干体系再水化过程中存在有机物溶质时,溶液体系中的有机化合物能在囊泡形成过程中被封装起来,因而膜结构为生命物质的稳定存在提供了保护场所,蒸干再水化的条件有利于增加细胞生命起源过程中两亲分子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6.
A series of Ln(Ⅲ) dipivaloylmethanates Ln(dpm)3 has been obtained. The crystal structures of Tm(dpm)3(1) and Yb(dpm)3(2) were determined by X-ray analysis at 200(2) K(Pmn21, Z = 2; a = 17.7509(8), b = 10.5805(4), с = 9.8380(4) ?, V = 1847.7(1) ?3 for(1) and a = 17.7272(6), b = 10.5882(3), с = 9.8440(3) ?, V = 1847.7(1) ?3 for(2)). These data complete the structural evaluation of lanthanoid tris-dipivaloylmethanates. Compounds 1 and 2 are isostructural to the complexes Ln(dpm)3(Ln = Er and Lu).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volatility of trisdipivaloylmethanate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creases from the complex of Lu to that of La.  相似文献   
157.
探索了锡粉促进下,靛红或α-羰基酯与2-(溴甲基)丙烯酸乙酯的"一锅法"反应,得到了一系列含有螺环氧化吲哚结构单元的或γ,γ-二取代的α-亚甲基-γ-丁内酯衍生物.该方法避免了使用有毒的有机锡试剂,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产率高等优点,为合成α-亚甲基-γ-丁内酯衍生物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8.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深海鱼油中的EPA和DHA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氢氧化钾-甲醇酯化法将深海鱼油中的脂肪酸快速、有效地转化成脂肪酸甲酯,然后进行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以二十二碳饱和脂肪酸甲酯为内标物,建立了5,8,11,14,17-二十碳五烯酸(EPA)和4,7,10,13,16,19-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定量分析方法,并用于实际样品分析。该方法对EPA和DHA定量分析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6%和5.0%,回收率分别为99.7%和99.4%。  相似文献   
159.
采用固相萃取、中性硅胶-中性氧化铝复合柱对水样进行提取和净化,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样中的16种多环芳烃和6种邻苯二甲酸酯.该方法对水样中的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的检测限分别为0.10~0.26 ng/L和0.20~2.0 ng/L,加标回收率分别在88.6%~111.7%和85.3%~110.5%之间,样品重复测定6次,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5%.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可用于饮用水中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0.
提出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木制品中双三丁基氧化锡(TBTO)含量的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所得提取液用四乙基硼化钠衍生化,产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双三丁基氧化锡的质量浓度在0.1~40 mg.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05mg.kg-1。在3个标准加入水平下进行了回收率和精密度试验,加标回收率在88.4%~90.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2.0%~5.4%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