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化学   26篇
物理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用气相色谱测定了乳酸甲酯脱水体系中丙烯酸甲酯的含量。样品用乙醚稀释,改性聚乙二醇FFAP毛细管柱分离,经FID检测器检测,以丙烯酸乙酯为内标,采用内标标准曲线法定量,丙烯酸甲酯的线性范围为0~53 mg.L-1,相关系数为0.999 4,检出限为0.001 5 mg.L-1(S/N=2),样品的回收率为96.8%~99.0%,相对标准偏差为1.55%~3.12%(n=7)。  相似文献   
22.
张川  张鲁嘉  张洋  黄和  胡燚 《化学学报》2016,74(1):74-80
采用分子模拟手段研究了功能性离子液体[HOOCBMIm]Cl修饰Porcine Pancreas脂肪酶(PPL)结构稳定性与催化性能增强的机理. 在335和300 K下比较研究两种脂肪酶的一系列相互作用特点与结构性质, 包括静电势(electrostatic potential, ESP)、均方根偏差(Root Mean Square Deviation, RMSD)、能量变化、溶剂化面积等等. 分析结果表明: 在335 K下, 修饰后的脂肪酶(Engineered PPL)的RMSD值(0.537 Å)小于未修饰的脂肪酶(Wild-type PPL)的RMSD值(0.68 Å), 同时Engineered PPL的自由能也低于Wild-type PPL的自由能, 说明Engineered PPL的构象更加稳定. 修饰剂的引入使得Engineered PPL的疏水性面积和溶剂可及性面积(Solvent Accessible Surface Area, SASA)增大, 增强了Engineered PPL的稳定性和水解活力. 修饰剂的正电性与修饰位点附近的负电势氨基酸形成静电吸引作用, 优化了蛋白表面电荷的相互作用, 进一步提高了蛋白稳定性; 同时也稳定了蛋白盖子结构的打开状态, 有利于底物进入蛋白空腔催化位点, 实现催化活性提升. 本文从分子水平展示了离子液体修饰脂肪酶并提供了一种解析化学修饰改变酶学性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3.
丁奇峰  杨雅琼  缪文俊  黄和  于杨  黄菲 《化学进展》2018,30(11):1615-1623
N,S-缩烯酮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官能团的多样性决定了反应的多样性。N,S-缩烯酮的主要反应有与亲核体的共轭加成、与金属有机试剂的选择性加成、环合(五元环或六元环)、还原和缩合等反应,其在杂环合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综述了N,S-缩烯酮的制备及其在参与合成含氮杂环(吡咯、吲哚、吡啶、嘧啶等)、含氧杂环(呋喃、吡喃等)及在多组分反应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各类反应的普适性、反应机理或衍生化的研究结果,以更好地认识N,S-缩烯酮分子,并期望通过N,S-缩烯酮实现选择性的合成各类所需的杂环化合物,以促进N,S-缩烯酮在杂环合成中的应用。此外,N,S-缩烯酮合成的杂环化合物大部分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这将促进其在药物化学及药物合成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24.
生物质半纤维素稀酸水解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强  张红漫  严立石  黄和 《化学进展》2010,22(4):654-662
半纤维素是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中第二大组分,半纤维素的高效、低成本转化是实现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转化工艺实用化的一个技术关键。稀酸水解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解生物质半纤维素,其对半纤维素糖的转化率高,得到的糖可进一步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等。半纤维素还可直接水解制低聚糖等功能性食品和糠醛等化工产品。本文综述了半纤维素稀酸水解反应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半纤维素的基本结构特征,解析了稀酸催化半纤维素水解的反应机理及反应网络,评述了半纤维素水解过程中反应条件等对目标产物的影响,并总结了半纤维素稀酸水解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今后半纤维素稀酸水解反应的研究方向与水解产物的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5.
本文对近年来可见光催化构筑C(sp 3)-C(sp 3)键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概述,着重阐述了各类催化的催化体系、反应机理及在合成生物活性分子或药物分子方面的应用。在可见光催化的反应体系中引入过渡金属或手性催化剂,构建新颖的协同催化体系,可以实现在温和的条件下对C—C键构筑的精确控制,对于手性药物的设计、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对未来可见光催化构筑C—C键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6.
丁雁  黄和  胡燚 《有机化学》2013,(5):905-914
脂肪酶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催化剂,因其具有反应选择性高、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综述了近年来脂肪酶催化Aldol缩合、Knoevenagel缩合、Michael加成、Henry反应等多种C—C键形成反应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7.
胡燚  蒋相军  吴素文  江凌  黄和 《催化学报》2013,34(8):1608-1616
采用界面活化的溶胶凝胶包埋Candida rugosa脂肪酶(CRL)催化合成了维生素E琥珀酸酯.考察了影响溶胶凝胶包埋固定化CRL的因素,获得的最佳固定化条件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正硅酸四乙酯摩尔比为1/1,水与硅烷前体摩尔比为15,酶的添加量为0.5mg/ml,PEG400的添加量为12μl/ml溶胶. 溶胶凝胶包埋的CRL在50℃,18h后其活性仍然保持了70.58%,是游离酶的2.6倍,且稳定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基于CRL的界面特性,采用五种表面活性剂对其进行界面活化.结果表明,采用橄榄油活化的溶胶凝胶包埋的CRL合成维生素E琥珀酸酯的酯化活力最高,相比原酶和未界面活化的溶胶凝胶包埋酶分别提高了6.7和1.4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