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3篇
化学   165篇
物理学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采用溶胶凝胶/碳热还原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及其掺Ti化合物Li3-2x(V1-xTix)2-(PO4)3. 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 经Ti4+离子掺杂后材料的充放电性能及循环性能明显提高. 与纯相Li3V2(PO4)3在3.58、3.67和4.08 V出现三个平台相比, 掺杂后材料的前两个平台发生简并且平台趋于模糊的倾斜状态. 这种趋势随掺杂量的增大而增强. 差热分析(DTA)表明掺杂生成了稳定的酌相产物. 采用X射线衍射和Rietveld方法表征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结果表明, 三个不同位置Li的不完全占据导致晶体中产生阳离子空穴, 使材料在常温下的离子电导率提高了3个数量级. 锂离子混排提高了样品的电导率和充放电比容量.  相似文献   
42.
用紫外光谱分别研究了在水溶液和50%乙醇水溶液两种不同介质中,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 1)、羟乙基β-环糊精(HE-β-CD 2)和甲基β-环糊精(Me-β-CD 3)与α-环己基扁桃酸(CHMA)形成的包结物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主客体的包结比为1:1,在水溶液中,三种主体的包结能力均较弱,其包结能力的强弱顺序为:3>2>1.而在50%乙醇水溶液中,主客体包结物的稳定性大大提高,并且三种主体的包结能力强弱顺序发生改变,依次为:1>2>3.  相似文献   
43.
为制备具有较高机械性能的壳聚糖凝胶, 设计将壳聚糖-碳纳米管复合物引入壳聚糖凝胶网络.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 采用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壳聚糖-碳纳米管/壳聚糖半互穿网络凝胶. 测试了凝胶的机械性能, 考察了凝胶在不同pH值缓冲溶液中的去溶胀和溶胀行为. 实验结果表明, 添加壳聚糖-碳纳米管复合物的凝胶与普通壳聚糖凝胶相比机械强度明显增加, 而凝胶本身的pH敏感性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44.
银沉积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活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银沉积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活性;纳米TiO2; 银沉积; 光催化; 甲基橙  相似文献   
45.
46.
根据相平衡原理 ,导出了无绝热壁、刚性壁和半透壁及无化学反应、除相平衡条件约束外无其他约束的k组分和 φ相 (2≤φ≤k - 1)的多元复相平衡体系非独立变量与独立变量之间的微分关系 .任一相有温度、压力和 (k - 1)个摩尔分数共 (k+1)个变量 ,其中温度和压力是各相的公共变量 ;k组分复相平衡体系的独立变量个数最多为k ,把温度和压力作为首选的独立变量 ,独立的浓度变量最多为 (k - 2 ) ;把独立的浓度变量全部选在第一相 ,而把其他相的浓度变量都做非独立变量 ,第一相至少有一个非独立的浓度变量  相似文献   
47.
柳娜  刘伟  黄可龙 《化学通报》2008,71(4):308-312
在pH 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硫代黄素T与乙酰胆碱酯酶相互作用,酶的内源荧光被硫代黄素T猝灭,而在490nm处产生硫代黄素T的特征荧光发射峰.在该体系中加入有机磷农药对氧磷后,硫代黄素T的特征荧光峰被猝灭,荧光猝灭强度△F与对氧磷浓度C px存在线性关系,其线性浓度范围为O.20~2.40mg/L,回归方程为△F=0.041C px(μg/L) 84.17,相关系数为0.9984,检出限(3σ)为7.87μg/L.对检测原理的探讨表明,硫代黄素T使乙酰胆碱酯酶内源荧光静态猝灭,二者形成了超分子复合物,产生了特征荧光峰;但是,有机磷农药对氧磷可破坏此复合物,因而硫代黄素T的特征荧光峰被猝灭.相比利用酶的抑制原理来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不需要消耗酶的底物的优点.  相似文献   
48.
在碳酸盐共沉淀法中引入超声波技术,合成锂镍钴锰前驱体,然后通过高温煅烧制备了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差示量热扫描(DSC)、循环伏安法(CV)及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材料在700~1 000 ℃下均能形成六方层状α-NaFeO2结构,其晶体有序化程度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而升高。SEM分析  相似文献   
49.
钒液流电池用碳纸电极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了浓硫酸处理前、后碳纸的表面结构和形貌的变化。并将这类碳纸用作全钒液流氧化还原电池电极材料,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酸处理,碳纸表面有-COOH官能团生成,其电化学活性增强。酸处理后的碳纸电极组装成的电池在电流密度20 mA·cm-2时有良好充放电性能,平均电流和电压效率达到95%和82%。  相似文献   
50.
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VOPO4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ovel lithium-ion battery cathode material LiVOPO4 was synthesized by sol-gel method using lithium hydroxide, ammonium metavanadate, phosphoric acid and citric acid as raw materials. The microstructure, surface morphology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various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rmogravimertric (TG) analysis an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DTA), X-ray diffraction (XRD), infrared (IR) spectroscop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mple obtained by calcinating at 650 ℃ for 6 h is made up of uniform particles with size of 2~3 μm. The first discharge, charge capacity and columbic efficiency of LiVOPO4 is 137.1 mAh·g-1, 146.1 mAh·g-1 and 93.8%, respectively. After 80 cycles the discharge capacity is kept at 130.4 mAh·g-1, which is 95.1% of the first discharge capacity, and the capacity loss per cycle was only 0.061%, suggesting the LiVOPO4 derived by this method is a promising cath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