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4篇
化学   168篇
物理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用水热法合成了高白度的高岭石,讨论了原料中Si/Al摩尔比、反应温度等条件对合成高岭石产率的影响。实验证明,以硫酸铝和硅酸钠为原料合成高岭石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硅和铝以等摩尔比混合,在175℃左右反应144h。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以及透射电镜分析证明所合成的产物为片状高岭石。  相似文献   
132.
以掺杂合成高岭石为研究对象,讨论了铁含量与合成高岭石白度之间的关系,并对目标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和差热分析等表征,探讨了铁在合成高岭石中的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133.
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丙烯酸,丙烯酰胺的均聚物和共聚物用途广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高分子化合物。本文主要介绍此类高分子的有关性质,如流性能,降解性能等,研究进展,以及主要制备方法:水解法、水溶液聚合法,反相乳液滞法和反相悬浮聚合法等。  相似文献   
134.
手性选择剂萃取分离特布他林对映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性选择剂萃取分离特布他林对映体;特布他林对映体;手性选择剂萃取;中空纤维;膜分离  相似文献   
135.
LiFePO4在饱和LiNO3溶液中的锂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二次电池,均利用有机电解液。然而,有机体系锂离子电池存在易燃、易爆的安全隐患,限制了其使用范围。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类新型的二次电池[1 ̄10],使用水溶液电解液代替有机电解液,消除了因有机电解液与电极材料反应形成枝晶可能造成的燃烧、爆炸等安全隐患,使其在低电压电池如铅酸电池、碱锰电池等领域的应用有很大的竞争潜力[10]。目前,大量研究集中在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来组装水溶液锂离子电池,文献报道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有LiMnO4[1 ̄9]、LiNi1-xCoO2[10],但是LiMnO4在循环约20次后容…  相似文献   
136.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金银花中5种有机酸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金银花中5种有机酸(咖啡酸,绿原酸,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3,4-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4,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方法.金银花样品中5种有效成分用体积分数80%甲醇超声振荡提取,选用Waters Symmetry(R) RP18(3.9 mm i.d.×250 mm,5 μm)色谱柱,甲醇和体积分数0.1%的HAc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用紫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在该色谱条件下,金银花的5种有效成分在30 min内可达到基线分离.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7%~101%,相对标准偏差为0.3%~2.4%.本法适合于同时测定各种金银花中5种有机酸.  相似文献   
137.
二甲氧基苯胺;铜在甲胺介质铁氰化钾化学-机械抛光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138.
以D-( )-二苯甲酰酒石酸(D-( )-DBTA)为流动载体,研究了克伦特罗(clenbuterol,Cle)对映体的厚体液膜法拆分,建立了手性拆分条件和动力学拆分模型。考察了D-( )-DBTA浓度、缓冲液pH值对手性拆分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并测定了膜-料液界面的萃取反应表观速率常数k1和膜-反萃相界面的反萃取表观速率常数k2。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pH为7,手性载体与Cle浓度比为1∶4),Cle外消旋体能被含有手性载体D-( )-DBTA的厚体液膜有效拆分,分离因子大于1.08;Cle单体的跨膜迁移过程可以用两个串联的准一级不可逆过程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39.
以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作为手性添加剂,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CZE)成功分离了克伦特罗(Clenbuterol,Cle)对映体.研究了β-CD种类与浓度,缓冲液pH值及浓度,操作温度等对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30 mmol/L的HP-β-CD为手性添加剂,50 mmol/L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H 2.5)为缓中液,分离电压24 kV,操作温度20℃,可使Cle对映体实现基线分离,其分离度为6.78.对拆分机理也进行了探讨,测定了HP-β-CD与两对映体的结合常数及热力学参数;对CZE定量能力(线性,精度)进行了考察,R和S型的线性相关系数都大于0.998,两者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低于2.2%.  相似文献   
140.
二氧化碳/1,2-环氧丁烷/ε-己内酯的三元共聚合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高聚物负载型双金属负离子配位化合物PBM为催化剂,通过二氧化碳(CO2),1,2-环氧丁烷(BO)与ε-己内酯(CL)的三元开环共聚合反应,得到三元共聚物,脂肪族聚碳酸酯(PBCL).对PBCL进行了FTIR1、H-NMR1、3C-NMR、DSC和WAXD等表征,并考察了反应单体比例及反应时间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ε-己内酯开环共聚,引入了易水解的羧酸酯单元,PBCL的降解速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二氧化碳-环氧丁烷的二元共聚物(PBC)得到了有效地提高.同时,PBCL相对于聚己内酯(PCL)玻璃化转变温度和降解速度明显改善,且PBCL为非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