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5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349篇
化学   641篇
晶体学   31篇
力学   86篇
综合类   19篇
数学   168篇
物理学   48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利用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进行了醇的氰乙基化反应,对影响反应的诸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2.
大孔阳树脂催化合成苯乙酸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72,D61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催化合成苯乙酸异戊酯、苯乙酸丁酯、苯乙酸苄酸、苯乙酸苯乙酯、苯乙酸茴香酯。对影响反应的诸因素进行了讨论,酯收率为90%左右。  相似文献   
73.
拉胀聚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经特殊加工制成的拉胀高聚物,粗线条地描述了目前国际上对拉胀聚合物的拉胀机理或拉胀性的研究,并展望了拉胀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4.
1─芳氧基乙酰基─4─苯甲酰氨基硫脲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魏太保,陈继畴(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兰州,730070)杨素铀,王秀春(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兰州,730070)关键词:1—芳氧基乙酰基—4—苯甲酰基氨基硫脲,相转移催化,合成,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75.
76.
制备了H型分子筛HY,Hβ和HM,通过XRD,NH3-TPD和Py-IR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对萘与正己醇的烷基化反应的催化性质.结果表明,HY可作为己基化反应的催化剂,较高的反应温度和较长的反应时间对β-己基萘的生成有利.  相似文献   
77.
从3-甲基-2,4-戊二酮出发,经多步反应合成了3,3′,4,4′-四-甲基-2,2′-二吡咯基甲烷(TMDPM),改进了合成TMDPM的脱羧反应.研究了TMDPM与对-硝基苯甲醛反应合成meso-5,15-双-苯基-卟啉反应,发现对-甲基苯磺酸是卟啉原合成的良好催化剂,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是将卟啉原转化为卟啉的良好氧化剂;硝基卟啉经SnCl2还原成氨基卟啉后,用固-液抽提进行氨基卟啉的纯化,得到了5,15-双(对-硝基苯基)-2,3,7,8,12,13,17,18-八甲基卟啉、5,15-双(对-氨基苯基)-2,3,7,8,12,13,17,18-八甲基卟啉及其金属衍生物,并表征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78.
β-环糊精与两性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β-环糊精与十一烷基酰胺甲酸钠(C11H23CONHCOONa,SF)两性表面活性剂在不同温度下的包结作用。结果表明:SF的表面张力值(β)及表观临界胶束浓度(cmc*)加入β-CD后增加,β-CD浓度越大,γ和cmc*增加越多,且SF的cmc*与β-CD浓度存在线性关系,随温度的升高,两性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值降低,意味着它们的表面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强。利用表面张力测定了β-CD-SF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包结形成常数Ka,进而求得了包结过程的焓变和熵变,结果表明,该过程是焓和熵均有利的过程,进一步说明疏水作用是形成包结物最重要的的作用力之一。  相似文献   
79.
利用圆二色谱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对D/L酪氨酸的手性识别行为,制备出了β-CD与L-酪氨酸(L-Tyr)的固体超分子化合物,并用元素分析、薄层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及热分析对包合物进行了表征,用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包合物的形成常数.实验结果表明,β-CD具有选择包结L-酪氨酸的特性;主客体形成11的包合物,其组成为L-Tyr/β-CD·12H2O;稳定常数为5.13×103L/mol;包合物的热稳定性比主客体皆有改善  相似文献   
80.
β-环糊精与二苯胺超分子包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β-环糊精(主体)与二苯胺(客体)的包合反应。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差热分析及X-射线粉末分析方法确定了包合物的形成,用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包合反应的形成常数。实验结果表明:β-环糊精与二苯胺分子形成摩尔比为2∶1的包合物。二苯胺的苯环嵌入β-环糊精分子的疏水性空腔内。包合物的分子式为C96H151O70N。热稳定性比相应主客体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