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155篇
化学   351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52篇
综合类   25篇
数学   89篇
物理学   30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92.
关于颗粒悬浮机理和悬浮动的讨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刘大有 《力学学报》1999,31(6):661-670
从分析气体分子的悬浮和静水中Brown微粒的悬浮之机理出发,论述了重力场中粒子(分子、微粒等)的悬浮不一定需要其它外力,粒子本身的任何形式的无规则运动,达到一定强度后都能使粒子弥散悬浮.河流中的泥沙颗粒和气(水)力输送管道中的颗粒的悬浮也主要靠颗粒物的无规则运动.作用于颗粒的升力和其它力可改变颗粒悬浮沿高度的分布,但仅用这些力(若无任何无规则运动)无法解释颗粒的弥散悬浮状态.讨论了颗粒对流动阻力的双重作用:支持颗粒悬浮的湍流脉动因引入颗粒而削弱,这是颗粒的减阻作用;颗粒增阻的一个主要机制是,流体给予颗粒的水平动量在颗粒一壁面碰撞中不断地损失.用悬浮动概念解释颗粒引起的增阻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93.
研究了硝基苯催化加氢制备对氨基苯酚的反应。通过实验发现,不同的反应介质、添加剂、载体和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对对氨基苯酚的收率有很大的影响。在硫酸介质中两次性加入硝基本对反应最有利。AIBr3作添加剂时,可以提高目标产物的收率。改性的γ-Al2O3作载体时,对氨基苯酚的收率可达74%。  相似文献   
94.
研究了小功率空气-氩气混合气冷却ICP中4种元素(钙、钡、铜、锌)、8和谱线的强度和信背比随冷却气组成及观测高工估算了折中条件下的检出限。对于离子线及激发电位较高的原子线,冷却气中引入体积分数为5-10%空气后,谱线强度最大并大于Ar-ICP中数值;对于激发发电位较低的原子线,随着气中空气含量的增大其谱线强度逐渐减小,谱线的信背比则与激发电位及谱线波长有关。  相似文献   
95.
周志有 《电化学》1999,5(3):353
能量的储存与转移下一世纪的电动汽车 GGHarding,JournalofPowerSources78:1~2(MAR-APR1999),193~198电动汽车能源展望 KTChau,YSWong,CCChan,EnergyConversionandManagement40:10(JUL1999),1021~1039电动汽车和固定式电池的发展与原位监控 JAMILLS,JournalofPowerSources78:1~2(MAR-APR1999),231~236欧洲铅的标准化———关系到用户 …  相似文献   
96.
合成并表征了侧链液晶高分子聚甲基丙烯酸-对-甲氧基偶氮苯氧己基酯(PMAAZO6), 在不同条件下对其进行了光响应测试. 发现紫外光易诱导体系发生相转变;增加辐照光波长有利于分子发生整体取向. 不同温度下的光响应测试表明, 样品处于玻璃化转变温度之下是保持分子取向的前提.  相似文献   
97.
介绍了Guanella型传输线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利用电报方程分析了其阻抗变换特性和平衡到不平衡转换特性。为在巴伦低阻端获得最佳的输入阻抗,根据测量得到的实频负载阻抗来确定传输线的特性阻抗,设计了在1~30 MHz频带内可用于450Ω到50Ω,600.0Ω到66.7Ω变换的9∶1传输线变压器巴伦。受绕组间距的限制,600.0到66.7Ω巴伦实际的传输线特性阻抗难以达到仿真所要求的值,但巴伦输入阻抗的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仍有较好的一致性。实际测量的结果表明,这两款变压器的工作带宽(驻波比小于1.6)大于30∶1,在1~30 MHz的频带内插入损耗小于0.3 dB。  相似文献   
98.
自从1946年钱学森的开创性文章发表以来,对稀薄气体动力学的兴趣主要在于高速稀薄气体对物体绕流的空气动力学问题。二十余年来这门学科发展很快,直到最近其发展势头仍未减弱,这点从历届稀薄气体动力学国际会议的情况也可以看出来(其中第七次会议文集未到,仅见会议较详介绍,第八次1972年夏刚刚开过)。会议文集   相似文献   
99.
针对液弹隔振器下端空气弹簧变形特点,本研究从液弹隔振器结构模型出发,分析液弹隔振器各部分受力与位移关系,推导考虑和不考虑液弹隔振器下端非线性刚度的运动方程。获得两种条件下液弹隔振器位移传递率,分析存在非线性刚度下位移传递率特性。研究发现:考虑非线性的位移传递率表现出显著的硬化特性,最佳隔振频率随着激振位移幅值增长而增大,隔振频率设计值处的位移传递率随激振位移幅值增长而增大,即隔振效果下降;当液弹隔振器承受较大幅值振动,如激振位移幅值超过10%空气弹簧深度,应当考虑空气弹簧非线性刚度影响。  相似文献   
100.
极坐标激光直写系统原点定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凤有  谢永军  卢振武  王肇圻 《光子学报》2004,33(10):1163-1165
分析了旋转线性光栅法对准光轴与旋转机械轴中心的理论准确度,实验研究了极坐标激光直写系统的原点定位.在极坐标激光直写系统下进行了圆环线条写入实验,得出了原点定位的准确度,原点定位准确度优于0.5 μm,实验与理论定位准确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