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85篇
化学   143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29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48篇
物理学   16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以单一组分聚L-乳酸(PLLA)为成膜材料,利用水辅助法制备了聚乳酸(PLLA)蜂窝状多孔膜.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多孔膜形貌.研究溶剂、溶液浓度、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对所成多孔膜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湿度环境和具有一定浓度的聚合物溶液是制备蜂窝状多孔膜的必要条件.溶剂的挥发性是形成规整蜂窝状孔结构的关键因素.环境相对湿度由43%增加到91%,PLLA多孔膜的孔径由(1.75±0.24)μm增加到(11.50±1.43)μm,且孔呈现六边形的蜂窝状结构.扫描电镜断面和AFM表明:膜表面形成了深度约为1.8μm的单层孔结构.通过控制溶液浓度、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来控制膜的表面形貌及其所成蜂窝状孔的大小.最佳的成膜条件为溶剂CH2Cl2,湿度75%RH,温度34℃,浓度3 wt%.讨论了蜂窝状多孔膜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63.
李冰  吕雪飞  庆宏  邓玉林 《分析化学》2012,40(9):1336-1340
基于酶与底物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蛋白-脂质体复合物毛细管电泳筛选单胺氧化酶(MAO)抑制剂的新方法.分别将不同浓度的4种N-炔丙基胺类化合物添加至含有蛋白-脂质体复合物的毛细管电泳缓冲液中,抑制MAO活性.考察MAO底物犬尿胺(Kyn)在含有不同浓度N-炔丙基胺类化合物缓冲液中的迁移时间比率(RMTR).结果表明,化合物N-炔丙基-N-甲基-R-2-庚胺(R-2-HMP)和N-炔丙基-R-2-庚胺(R-2-HPA)能够明显抑制MAO活性,导致MAO与Kyn的相互作用减弱,Kyn的RMTR值随着R-2-HMP和R-2-HPA的增加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化合物N,N-二炔丙基-R-2-己胺和N,N-二炔丙基-R-2-辛胺对MAO活性抑制不明显,Kyn的RMTR随这两种浓度增加变化不大.此结果与柱外孵育测定化合物活性结果一致.与传统MAO筛选剂筛选方法相比,本方法快速,成本低,酶消耗量少且不受分离电压等于扰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
这是一道陈题,其证法、几何意义、应用常出现在各类刊物上,本文则给出此题的新解释、新推广、新应用.  相似文献   
65.
66.
双氯芬酸钠在GCE上的脉冲伏安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用线性扫描伏安法、脉冲伏安法、循环伏安法对新型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双氯芬酸钠在玻碳电极上的伏安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在0.1mol/L氯化钾溶液中於+0.74V左右,产生一灵敏的氧化峰可用于定量。  相似文献   
67.
新一代光谱仪器:Leeman ICP/Echelle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引言自十九世纪中叶火焰光度计面世后,发射光谱便成为一种被普遍采用的分析方法。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出现的电弧/火花光电直读光谱仪,提高了分析速度,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激发光源,以其稳定性好、激发温度高,分析浓度范围宽和化学干扰少等优点,开拓了发射光谱分析应用的领域。目前,等离子发射光谱  相似文献   
68.
入射能量为69.5MeV的碳束轰击~(27)Al和~(nat)Ca靶,用△E-E计数器望远镜鉴别反应产物,测得Li、BC、B、N、O诸元素能谱,在两体反应假设下,得到了质心系能谱、角分布、E-θ平面上双微分截面d~2σ/dEdθ的等高线图。假定在断裂时刻碎片相对运动动能可以忽略,绝热近似条件得到满足,并且碎片只有旋转对称的四极形变,从而得到决定断点处碎片运动的三个方程,求解这组方程,得到断点拉长度,并得到出射碎片的总动能。计算得到的出射碎片的形变参数是在0.28—0.44之间,其全阻尼能量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由拟合实验角分布得到的平均寿命是(4—6)×10~(-22)秒。  相似文献   
69.
对液体光声光谱分析中的溶剂效应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溶剂特性对于光声信号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溶剂的存在显著地增强了光声信号强度。这对于液体光声光谱分析,选择适当的溶剂介质,提高光声分析灵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0.
以50keV和100keV能量的氢离子注入p型(100)直拉硅单晶薄膜。注入剂量为1015—2×1017H+/cm2。试样在HU-1300型超高压透射电子显微镜中进行电子辐照和原位加热动态观察。结果表明在20—300℃温度范围内与未注氢硅相比,注氢硅在相同的电子辐照条件下产生的电子辐照缺陷较少,电子辐照缺陷形成所需的潜伏时间较长。在电子显微镜中加热试样时于190℃开始观察到氢泡,190—220℃范围内氢泡逐渐产生并长大 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