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0篇
物理学   9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溴酸钾-胭脂红酸催化光度法测定NO-2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0.4mol/L硫酸介质中亚硝酸根对溴酸钾氧化胭脂红酸的褪色反应的催化作用,建立了高灵敏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室温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50ng/mL,检出限为0.4ng/mL。利用该方法对几种河水水样进行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运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研究了Eu3+存在下盐酸头孢替安(Cefotiam Hydro-chloride,CH)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CH对BSA具有荧光猝灭作用,其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BSA发射峰蓝移,二者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和弱的静电作用.Eu3+的存在使得BSA发射峰蓝移程度降低,猝灭常数、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减小,但没有改变CH对BSA的猝灭机制,热力学参数ΔH和ΔS都增大.从热力学参数的变化及Eu3+的竞争作用分析了Eu3+对CH与BSA作用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胡威  高宗华  王雷 《光谱实验室》2013,(6):3082-3085
应用光谱法研究在模拟动物生理条件(pH=7.40的缓冲溶液)下,维生素C(Vitamin c)和拉米夫定(Lamivudine)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荧光猝灭作用.建立了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维生素C和拉米夫定间相互作用的方法.用Stern-Volmer方程处理实验数据,发现BSA与药物反应生成新的产物,以静态猝灭为主要猝灭机理,药物与蛋白结合位点数约为1,药物间存在相互作用,增大了药物与蛋白间的结合常数、稳定性,减少了游离型药物含量,造成药效减弱.  相似文献   
14.
用荧光光谱研究了2,4-二硝基苯肼(DNPH)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2,4-二硝基苯肼能导致BSA的内源荧光猝灭,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根据热力学参数△H<0、△S<0,得出2,4-二硝基苯肼与BSA之间的主要作用力为氢键和范德华力;同步荧光的结果表明2,4-二硝基苯肼使BSA分子构象发生了改变,其分子内的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疏水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5.
用精密自动绝热量热计测定了2-噻吩乙酸在78~343 K温区内的摩尔热容. 实验结果表明, 在78~314和337~343 K温区内, 该化合物无相变及其他热异常现象发生, 将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了该化合物热容随温度变化的多项式方程; 在314~337 K温区内, 该物质发生固-液熔化相变, 其熔化温度、熔化焓、熔化熵及样品纯度分别确定为: 335.745 K, 16.260 kJ•mol-1, 48.415 J•K-1•mol-1和98.555%. 根据热力学函数关系式, 由热容数据计算出了2-噻吩乙酸在80~340 K温区内相对于标准参考温度298.15 K的热力学函数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在乙醇钠的存在下,三苯基氯化锡发生的水解反应,得到了羟化三苯基锡.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化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a=0.83000(19)nm,b=1.0365(2)nm,c=1.8026(4)nm,β=95.472(7)°,Z=4,V=1.5507(6)nm3,Dc=1.572g/cm3,μ=1.640mm-1,F(000)=728,R1=0.0309,WR2=0.0706,化合物中,中心锡原子为五配位的三角双锥构型,且通过配位氧原子连成无限链状.  相似文献   
17.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Zn2+离子对槲皮素(Qct)和牛血清白蛋白(BSA)在pH=7.4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相互作用的影响;根据荧光猝灭双倒数图计算了Qct和BSA之间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结果表明,Qct和Zn2+离子都可以使BSA的荧光强度发生猝灭;Qct和BSA之间的结合常数为3.17×107L.mol-1.s-1,结合位点数为1.32.定量计算表明,加入Zn2+离子后,Qct与BSA间的结合常数显著降低、结合位点数减小,表明Zn2+离子参与了Qct与BSA的结合过程.  相似文献   
18.
以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基于NO-2在酸性条件中对溴酸钾氧化胭脂红酸有催化作用这一原理测定NO-2。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室温下,当cKBrO3=0.14mol L,c胭脂红酸=3.5×10-4mol L,cH2SO4=1.2mol L时,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5~0.3μg mL,检出限为0.002μg mL。利用该方法对几种河水水样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9.
用荧光光度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生理条件下金属离子Ca2+、Cu2+和Zn2+对叶酸(F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酸及金属离子均导致BSA的内源荧光猝灭,根据Stern-Volmer方程得到的荧光猝灭常数,可判断猝灭机制均为静态猝灭。由计算得到的热力学参数熵变ΔS和Gibbs自由能ΔG得出:推断无金属离子存在时,FA与BSA之间的作用力为静电作用力;在Ca2+的存在下,FA对BSA的作用力主要为氢键与范德华力;Cu2+和Zn2+存在下,FA对BSA的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力。3种金属离子的参与都使得FA与BSA结合作用的表观结合常数发生了的变化,但结合位点数仍维持在1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