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54篇
化学   317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43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48篇
物理学   16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氨基膦酸树脂的合成及其对氟离子的吸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以伯胺树脂、亚磷酸、甲醛为原料,通过Mannich反应合成了功能基为-CH_2NHCH_2P(OH)_2的氨基膦酸树脂。该树脂与Al~(3+)的络合物对F~-的吸附量最高可达9.297mg/ml。去除率为75%以上。  相似文献   
12.
离子交換树脂的用途极为广泛,为现代国防、工农业生产、医药卫生及科学研究上不可缺少的化工产品。它的实用意义是在于每次使用以后可以再生而反复应用,所以要求在一定的交換容量基础上,还具有较高的物理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及较快的交換速度。生产发展的方向是自动化,离子交換树脂的应用可对自动化提供有利条件,而自动化的生产过程也  相似文献   
13.
结晶聚合物中间层理论与实验佐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Flory和Yoon由晶格模型出发,从理论上证明了结晶聚合物中间层的存在以及近年来许多学者采用多种实验技术确认中间层存在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DSC和FTIR测试表明,结晶/非晶共混体系聚(β-羟基丁酸酯)(PHB)/聚双酚A羟基醚(PBHE)是部分相容的.熔融结晶退火可以大大提高共混物的结晶度,增加其相容性,75/25组分PHB相结晶度最大,50/50组分(020)、(130)晶面微晶尺寸最大.SAXS研究表明,纯PHB的中间层约为1.5nm,片层厚约4.0nm;共混物的中间层在2.0nm左右,片层厚在5.0—7.2nm之间,50/50组分片层最厚.75/25组分晶相和非晶相的密度差最大.  相似文献   
15.
聚偏二氯乙烯球体经185℃预裂解后,进行960℃高温裂解,得到0.6—0.8mm粒径的球形碳化吸附树脂,碳收率为74%以上。碳化吸附树脂机械强度好,比表面为1,000M~2/g以上,对肌酸酐吸附率可达99%。  相似文献   
16.
荧光探针法确定胶束的宏观结构参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束是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水溶液或非水溶液)中簇集而成的。在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以上不太高的浓度范围内,胶束的结构被认为是球状的。水溶液中胶束的结构示于图1。近年来胶束在模拟酶、催化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八氟戊酯单体及其与乙烯基咪唑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以及该共聚物与氧载体钴卟啉配位复合物的氧结合性能 .共聚物分子量和乙烯基咪唑含量分别由GPC和元素分析方法测定 ,结果为5 0× 10 4 和 2 5mol % .共聚物中的咪唑基与钴卟啉在溶液中配位 ,复合物具有快速、可逆的氧结合特性 .溶剂对复合物的氧结合性能影响较大 ,复合物在四氢呋喃中的氧结合亲合力大于在N ,N 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亲合力  相似文献   
18.
以双氰基二苯代乙烯为双光子荧光母体,借助电子供体-π-电子受体(D-π-A)构-效关系,以二苯氨基作电子供体,氰基作电子受体,开发了一个新型的双光子荧光溶剂生色探针(SP1),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SP1在环己烷和二甲亚砜(DMSO)中的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452和604 nm,显示出很宽的溶剂生色范围(152 nm),可用于溶剂极性与黏度的检测,亦能根据最大发射波长识别溶剂种类.SP1拥有较大的双光子吸收截面,在环己烷和DMSO中的最大双光子吸收截面分别为6670和2040 GM,并具有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194 nm),其光稳定性、水溶性和细胞渗透性均比较优良.该探针可用于细胞中黏度的检测与成像.  相似文献   
19.
衍射光栅的内容在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物理·选修3-4》中介绍得非常简单,实验器材也不容易获得,这对教师的教学演示以及学生知识的系统掌握都是不利的.下面对衍射光栅作一简介,并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邻菲罗啉衍生物联吡啶[3,2-a:2',3'-c]-7-氮杂-吩嗪(dpapz)及其铜(I)配合物[Cu(dpapz)2]PF6, 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 高分辨质谱(HR ESI-MS)等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 DNA熔解温度实验和循环伏安方法研究了dpapz和[Cu(dpapz)2]PF6与小牛胸腺DNA(CT DNA)的相互作用. 配体dpapz与小牛胸腺DNA(CT DNA)作用时未观察到吸收峰红移并且减色效应较小(<30%), 且DNA熔解温度也上升较小(ΔTm=7.8 ℃), 说明dpapz以沟槽结合的方式与CT DNA相互作用. 而[Cu(dpapz)2]PF6与CT DNA作用时, 可观测到较小的吸收峰红移(2-3 nm)和较大的减色效应(>50%), 同时DNA熔解温度上升较大(ΔTm=11.1 ℃), 表明[Cu(dpapz)2]PF6以静电相互作用和部分扦插的方式与DNA结合. 溴乙锭(EB)荧光竞争实验和循环伏安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 配体dpapz和[Cu(dpapz)2]PF6与DN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2.88×105和5.32×105 mol·L-1. 光照条件下, [Cu(dpapz)2]PF6产生单重态氧的能力与dpapz相当, 但产生超氧负离子自由基的能力要弱于dpapz. 活性氧猝灭实验表明, 超氧负离子自由基、单重态氧和羟基自由基均参与了dpapz和[Cu(dpapz)2]PF6对DNA的光损伤作用. [Cu(dpapz)2]PF6对DNA的亲和性要高于对dpapz的, 使得[Cu(dpapz)2]PF6对质粒DNA的光损伤效率明显强于dpap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