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8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378篇
化学   836篇
晶体学   27篇
力学   46篇
综合类   72篇
数学   126篇
物理学   59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林晓敏  闫石  朱丽丽  李莉萍  苏文辉 《化学学报》2009,67(12):1389-1394
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固溶体Ce1-xPrxO2-δ (x=0.05~0.30). 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 在x≤0.30的范围内形成了单相萤石结构固溶体Ce1-xPrxO2-δ;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 样品中氧缺位浓度随掺杂量增大而增大, 铈离子主要为Ce4+离子, 镨离子以混合价态Pr3+和Pr4+存在; 拉曼光谱(Raman)观察到两个峰, 458 cm-1峰为特征F2g振动谱带, 较宽的570 cm-1峰与样品中氧离子缺位有关; 交流阻抗谱测试表明, 固溶体Ce1-xPrxO2-δ的电导率随掺杂量增加而增大, x=0.2时, 电导率达到最大, 活化能较低, σ600 ℃=3.28×10-2 S/cm, σ700 ℃=6.06×10-2 S/cm, Ea=0.54 eV (250~650 ℃), Ea=0.49 eV (650~800 ℃).  相似文献   
962.
采用碳酸盐前躯体高温分解法合成了Sr1-xZnxY2S4:Er3+, Sr1-xZnxY2S4:Eu2+和Sr1-xZnxY2S4:Er3+, Eu2+红色荧光粉. XRD图谱表明, Zn2+掺杂量x<0.2 mol 时, 粉末样品为CaFe2O4型正交晶体. Zn2+离子在Sr1-xZnxY2S4:Er3+, Eu2+中的固溶量(x mol)对荧光粉的发射强度影响很大. 随着Zn2+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加, Sr1-xZnxY2S4:Er3+, Eu2+(SZYSEE)紫外区激发峰(200~413 nm)发生红移, 并与可见光激发带(413~600 nm)形成一个连续的宽带谱, 与紫外和GaN基LED芯片辐射都有良好的匹配性. 当Zn2+掺杂量为0.1 mol时, SZYSEE的发光强度达到最大, 其发光强度比未掺Zn2+的增强10.7倍. Sr0.9Zn0.1Y1.76S4:0.24Er3+, 0.006Eu2+是一种潜在的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  相似文献   
963.
采用体积排斥色谱法/示差折光指数/直角激光光散射/示差粘度三检测联用技术表征了聚己内酯;探讨了聚己内酯的溶液行为;订定了在25 ℃聚己内酯/THF体系的MHS方程;计算并比较了无扰均方末端距0和无扰旋转半径0的关系.  相似文献   
964.
 丙氨酸与水杨醛反应生成含羧基席夫碱, 利用羧基与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氨基生成酰胺键得到三乙氧基硅官能团化的配体. 该配体与乙酸锰配位生成的配合物与正硅酸乙酯通过溶胶-凝胶方法共聚制得锚链固定的多相化催化剂. 利用FT-IR,XPS和N2吸附法对该多相化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与均相催化剂相比,该催化剂对环己烯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及选择性较高. 在环己烯为25 mmol,异丁醛为50 mmol,催化剂用量为0.01 mmol,反应温度为35 ℃,反应时间为6 h的条件下,环己烯转化率可达99.6%,环氧环己烷选择性可达88.2%. 循环使用6次后催化剂性能没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965.
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蒙药中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测定蒙药中硒的新方法。蒙药消化液用盐酸还原处理将六价硒转化为四价硒 ,以硼氢化钾为还原剂 ,稀盐酸为载液 ,用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硒。方法的检出限为 0 .12ng·ml- 1,线性范围为 0 .6 0~ 35 .0 0ng·ml- 1,相对标准偏差为 4 .7%~ 6 .4 % ,样品加标回收率为 96 .6 %~ 10 2 .1% ,此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试剂及样品用量少、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966.
稀土对AM50力学性能及高温蠕变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对Y和富La稀土对镁合金AM50微观组织、铸态力学性能和蠕变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AM50中加入Y和富La稀土能有效地细化晶粒,由于显微组织的改善,使得AM50合金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均有一定的提高,并明显地改善了AM50镁合金的抗蠕变性能.填加稀土可以在AM50合金晶界处生成稳定的铝稀土化合物,可以明显提高镁合金AM50的常温及高温(150 ℃)力学性能.与加入富La稀土的AM50相比,加入Y提高力学性能及蠕变抗力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967.
研究了在PBS缓冲介质中,一种检测癌胚抗原的新型免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石墨烯与甲苯胺蓝复合物饰于玻碳电极表面,通过循环伏安法对修饰的电极进行表征.基于以[Fe(CN)6]3-/4-为氧化还原探针,癌胚抗原抗体反应引起[ Fe(CN)6] 3-/4-探针的电流响应的变化,来实现癌胚抗原的检测,癌胚抗原的浓度...  相似文献   
968.
介绍了贵金属纳米团簇(noble metallic nanoclusters, NMNCs)的研究现状及其作为一种新型荧光标记纳米材料在生物检测中的重要作用。重点总结了贵金属纳米团簇的优异性质、三种常用的制备方法(模板法、单分子层保护法和蚀刻法)及其近年来在生物传感器、生物探针、细胞标记及成像等领域的应用进展。简要评述和展望了贵金属纳米团簇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9.
毛细管区带电泳化学发光法测定食品中残留的磺胺类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碱性介质中,磺胺类药物对Ag(Ⅲ)配合物与鲁米诺(Luminol,Lu)化学发光体系的发光强度有抑制作用,建立了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分离检测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SMZ)、磺胺二甲氧嘧啶(Sulfadimethoxine,SDM)、磺胺噻唑(Sulfathiazole,ST)的方法.3种磺胺类药物经毛细管电泳分离后,分别与Ag(Ⅲ)配合物和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作用,以相对迁移时间定性,相对化学发光强度定量,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样品中的待测物含量.对影响毛细管电泳的分离与化学发光检测的条件均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分离检测条件下,3种磺胺类药物在2.0 ~ 200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77).对3种磺胺类药物平行测定7次,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1.9%,3种磺胺类物质的检出限分别为0.33,0.20和0.034 μg/mL,加标回收率为80.2% ~ 102.9%.将本方法应用于猪肉、鸡肉、牛奶中的3种磺胺类药物残留量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70.
从噬菌体展示的抗黄曲霉毒素B1(AFB1)纳米抗体文库中,通过四轮亲和淘选,得到抗AFB1纳米抗体G8.将编码纳米抗体G8的基因与碱性磷酸酶(AP)基因融合,构建了重组融合表达载体pET25b(+)-G8-AP,将其转化大肠杆菌BL21(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融合基因表达.SDS-PAGE结果表明,融合蛋白G8-AP为可溶性表达,Ni2+-NTA亲和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对硝基苯磷酸二钠(pNPP)法测得纯化后的G8-AP的碱性磷酸酶比活力为(364.5±8.3)U/mg.ELISA检测结果表明,G8-AP具有特异识别AFB1的活性,与其它真菌毒素(AFB2、AFG1、AFG2、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伏马菌素B1)无交叉反应.基于G8-AP建立了检测AFB1的一步ELISA法.在优化的条件下,即甲醇浓度20%、盐离子浓度20 mmol/L、pH 7.4条件下,方法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9.8 ng/mL,线性范围为4.3 ~ 92 ng/mL,检出限为2.6 ng/mL.对玉米和小麦样品加标回收实验结果表明,基质对本方法的干扰不明显,可用于实际样品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