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99篇
化学   130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27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34篇
物理学   1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亚砜和砜类化合物具有广谱生物活性而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作为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广泛应用于碳-碳键形成、分子重组反应中.硫醚直接氧化是制备亚砜和砜的主要方法之一.在众多关于硫醚选择性氧化反应的研究中,过氧化氢作为清洁氧化剂备受关注.鉴于此,就过氧化氢选择性氧化硫醚反应中的重要金属催化体系和一些非金属催化体系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简要介绍各类催化氧化体系的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12.
香豆素类荧光传感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文辉  彭孝军  徐群  宋波 《化学进展》2007,19(9):1258-1266
荧光传感器能够将分子识别的信息转换成荧光信号,荧光法在灵敏度、选择性和实时原位检测等方面优势突出。实时检测被分析物的水平已引起包括化学家、生物学家、临床生物化学家和环境学家的极大兴趣。以香豆素为基础的荧光传感器近年来已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香豆素类荧光传感器在阳离子、阴离子、中性分子识别检测中的分子设计、作用机理和应用效果,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运用1 5次微分伏安法 ,常规溶出伏安法及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铟(Ⅲ) -向红菲啉络合物在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讨论了络合物的形成机理及条件 ,建立了测试痕量铟的新方法 ,运用该法对样品中痕量铟进行了测试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6-311++G**水平上对CnAlm+(n=1~12,m=1,2)团簇的几何和电子结构进行了理论计算,讨论了混合团簇的结构与成键特征,以及振动频率与电荷转移.结果表明,CnAl+团簇的基态结构分别为Al原子与Cn链端基配位形成的直线或折线状结构,以及Al原子与Cn环上1个C原子端位相连或打开Cn环与2个C原子相连形成的环状结构;分子总的平均键长随着n的增大逐渐趋于定值0.138nm.CnAl+2团簇基态结构可以看作是两个较小的Cn/2Al+分子碎片通过端位C原子相互结合形成CcoreAlshell的直线或顺式与反式折线状结构;分子总的平均键长随着n的增大逐渐趋于定值0.141nm.通过对基态结构的能量分析,得到了CnAl+和CnAl+2团簇的稳定性信息.  相似文献   
15.
以二氧化硅为载体,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双层离子液体刷固载过氧磷钨酸盐催化剂.采用元素分析、IR和SEM-EDAX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室温下,考察了该催化剂催化30%(质量分数)H2O2溶液选择性氧化硫醚为亚砜或砜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采用1.1倍H2O2时,反应选择性地生成亚砜,仅...  相似文献   
16.
先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和二甲肼改性并还原氧化石墨烯(GO),制备A-171功能化的石墨烯(FG).研究结果表明A-171与GO上的羟基发生了反应,以共价键连接到了石墨烯的表面;FG能在四氢呋喃中均匀分散并且剥离成厚度约为0.9 nm的单一片层,其干燥后表面呈褶皱状.然后将FG与双组分硅树脂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FG/硅树脂纳米复合材料.运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热机械分析、拉伸试验等手段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形态与性能,结果表明,与未处理过的石墨烯相比,FG在复合材料中有更好的分散和更强的界面作用.含0.5 wt%FG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较硅树脂提高了87.7%,玻璃化温度提高了23.9℃,失重5%时的温度也提高了20.1℃.  相似文献   
17.
遗忘因子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消尔疴口服液中磺胺噻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尊建  相秉仁 《分析化学》1992,20(6):652-656
  相似文献   
18.
采用鞍点变分方法和鞍点复数转动方法并考虑相对论修正和质量极化效应,计算了类铍离子内壳激发态1s2p3 3P0、3D0和内壳双激发态2s2p3 3D0的俄歇宽度、俄歇分支率和俄歇电子能量.同时还对1s22p2 3Pe态到1s2p3 3P0、3D0态(Z=4~10)的振子强度和辐射跃迁率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其他理论结果以及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9.
珠脑速算教育是启迪智力,进行素质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工程”它具有早期开发儿童智力,增强儿童感知力、想象力、记忆力等功能,那么这项科研项目,它的发展前景如何?成为从事这项科研的工作者和教育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q=2面附近的磁流驰豫现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