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化学   34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用高 硅含磷五 员环 沸 石 分子 筛( 商 品 代号 H Z R P1) 作 为 载体 ,制 备 了 Mo/ H Z R P1 催化剂. 与 Mo/ H Z S M5 相比, Mo/ H Z R P1 对 甲烷无 氧脱氢芳 构化反 应也表现 出较好的 催化 性能 . 实验过程 中,在反 应气中添 加 N2 作 为内标 物,给出包 括甲烷 在 Mo/ H Z R P1 上 的结焦量 、转化率 及各产物选 择性在内 的总碳 物料平衡 计算结果 . 考 察了不同 Mo 担 载量对催 化剂性 能和 积炭 行为 的影响; 重点考察 了不同 温度焙烧 后20 % Mo/ H Z R P1 催化剂 的性能和 积炭行 为. 在 反应的初 始阶段 ,6 % Mo/ H Z R P1 表 现出 很 高 的 活 性: 反 应 进 行 30 min 时, 甲 烷 转 化 率 为 11 % , 芳 烃 选 择 性 达81 % , 而催化 剂的结焦 选择性 仅为12 % . B E T, N H3 T P D 和 催 化反 应等 表 征结 果表 明: Mo 物种的数量 和状态, 分子筛的 酸强度和 酸量以 及分子筛 的孔道 结构是 决定 甲烷 无氧 脱氢 芳构 化反 应性能和积 炭行为 的关键因 素.  相似文献   
12.
13.
14.
大豆胞囊线虫病作为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非常难以防治,给全世界大豆主产地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Glycinoeclepin A是一个从四季豆根系的干粉中提取纯化得到的化学信息素,能够特异性地促进大豆胞囊线虫孵化,其生物活性可达10-12g/mL(25℃,水溶液),具有成为新型杀线虫绿色生物农药的巨大潜质.概述了大豆胞囊线虫的繁殖与传统防治方法、glycinoeclepin A的分离与生物活性以及自其发现以来全世界有机合成化学家对该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和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16.
不同炭载体上碳化钼催化剂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三种不同炭材料上用程序升温还原法成功制备了负载型Mo2C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和程序升温还原-质谱检测了合成过程中Mo2C的形成历程. 结果显示,炭材料的性质及合成条件均对Mo2C的形成温度及合成过程有着显著的影响. 以纯氢为反应气体时,石墨化程度较高的炭黑载体上钼物种可被还原为金属Mo, 再与碳物种直接碳化生成Mo2C;在碳纳米管载体上Mo2C的生成温度较炭黑上低;在活性炭载体上钼物种只被还原到较低的氧化态,之后与碳反应生成Mo2C. 当氢气不足或在惰性气氛下,炭载体在高于700 ℃时还原钼物种并使之发生碳化生成Mo2C.  相似文献   
17.
采用TPR,EPR,IR,XPS等手段对由合成气制备C2含氧化合物的Rh基催化剂中各活性组分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TPR实验表明,Mn的存在除了促进金属铑在担体表面的分散,增加还原过程的耗氢量外,还使Rh物种的还原温度显著升高;少量Li的加入导致氢向载体SiO2的溢流,使体系的还原特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原位EPR和XPS研究显示,添加剂与Rh相互作用,在催化剂表面形成了稳定的复合氧化物.助剂Mn主要起着吸引电子的作用,使还原后的催化剂表面上Rh+物种的含量增加;相反,作为给电子助剂,Li的加入稳定了表面Rh0物种.吸附CO的IR实验得到了与EPR和XPS实验相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杨敬贺  赵博  赵华博  陆安慧  马丁 《化学学报》2013,71(10):1365-1368
作为一种新型碳材料, 石墨烯(G)具有较大的比表面, 因而可以作为载体担载多种金属或金属氧化物. 通过水热法一步合成了磷酸铁/氧化石墨复合物(FePO/GO), 氧化石墨(GO)上复合的磷酸铁(FePO)呈多孔状, 粒径为100~300 nm. 以FePO/GO为前体, 在氢气氛围下, 通过煅烧进一步合成了磷化铁/石墨烯纳米复合物(FeP/G). 粒径为10 nm左右的磷化铁(FeP)均匀的分散在石墨烯表面, 主要暴露(201)晶面. 石墨烯不但能调控FePO的结构, 而且还能促进FePO的还原. FeP/G催化剂可以用于费-托反应, 相对于非负载的FeP, FeP/G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对长链烃较高的选择性以及较高的烯/烷比.  相似文献   
19.
编者的话 2008年10月8日北京时间17点45分,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下村修(Osamu Shimomura)、芙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Martin Chalfie)和美藉华裔科学家钱永健(Roger Y.Tsien),以表彰传们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质(GFP)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现本刊编辑部把瑞典皇家科学院新闻发布会上发表的新闻公报与他们在诺贝尔基金委员会网站上公布的供公众阅读的题为"带来生物科学革命的水母绿光"的资讯译成中文转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利用Ostwald熟化作用合成空心碳纳米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淀粉等易获得的生物质为碳前驱物, 亚铁盐为添加剂,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碳材料. 实验发现, 在反应过程中, 首先生成了被无定形碳包裹的铁氧化物纳米棒, 形成碳/铁氧化物的核/壳结构. 在进一步的反应中, 铁氧化物核自发溶解, 最终得到了空心的碳纳米棒. 讨论了铁氧化物自发溶解的原因, 认为空心碳纳米棒的形成是由Ostwald熟化现象造成的. 当以葡萄糖或环糊精为碳前驱物时, 得到的是空心碳球, 这可能与各种碳前驱物不同的表面活性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