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4篇
晶体学   1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3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采用化学液相沉积法制备了系列未掺杂和掺杂不同金属离子的TiO2白云母纳米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其TiO2薄膜的TiO2颗粒形态和相组成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TiO2颗粒在15—50nm之间;除球形颗粒外,掺杂Mn2+,Zn2+的样品中还出现有金红石柱状颗粒.TiO2薄膜中相组成以锐钛矿、金红石共存为特征;掺杂金属离子对TiO2相组成的影响取决于金属离子的离子半径、电荷及配位体特征. 关键词: 金属离子掺杂 TiO2 颗粒形态 相组成  相似文献   
22.
采用电弧熔炼法在高纯氩气保护下合成了一系列TbGa1-xGex(0≤x≤0.4)样品. 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表明,样品均为正交晶系的CrB型结构,空间群为Cmcm. TbGa1-xGex化合物的晶格常数随Ge含量的增加而线性减小,TbGa和TbGe赝二元系在0≤x≤0.4范围内形成固溶体. 化合物的顺磁居里温度以及有效磁矩由热磁测量结果确定. 相变温度由交流磁化率的测量获得. 随Ge含量的增加,化合物的相变温度单调下降. 变温X射线粉末衍射实验表明,x=0.2和0.3的样品在110—273K范围内无结构相变. 关键词: TbGa-TbGe 赝二元系 CrB结构 居里温度 磁化强度  相似文献   
2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钙钛矿型氧化物La1-xNaxCo O3(0≤x≤0.3)超微粉末,用XDR分析该材料的相结构,表明样品为R-3C单相结构。用SEM表征了该材料的微观形貌,观察到样品颗粒尺寸随着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大。用PPMS物性检测仪测量了该材料低温磁滞回线,证明样品存在复杂相结构。用AV3618型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了样品在2~18 GHz范围内的微波吸收特性。当材料涂层厚度为1.8 mm,x=0.1时,La1-xNaxCo O3的吸波性能最佳。在测试频段,最高的吸收峰在11.4 GHz处,峰值高达33.1 d B。  相似文献   
24.
The assembly for EMF measurement with CaF2 single crystal or MgO partially stabilized zirconia as solid state electrolyte has been constructed. From the EMF data, the standard Gibbs energies, standard enthalpies of formation and standard entropies of sir complex oxides in the Sm-Ba-Cu-O system were calculated. The decomposition pressures of these complex oxides were derived.  相似文献   
25.
梁敬魁  饶光辉 《中国科学A辑》1987,30(11):1154-1160
本文用绝热比热仪测定了LiIO3的α,β,ζ相的比热。用五次多项式最小二乘法拟合所得结果,求得了α,β,ζ相的熵、焓和自由能。根据自由能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判断了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低于200℃,α相是稳定相,高于300℃,β相是稳定相。ζ相的自由能在200—300℃分别与α,β相自由能接近。同时,从热力学和结构的观点,讨论了LiIO3的相变机制和LiIO3存在复杂多型性的热力学因素。  相似文献   
26.
梁敬魁  饶光辉 《物理学报》1987,36(7):862-869
本文用排水法测量了TiFe+La及TiFe+Mm合金的贮氢量及坪台曲线。研究La及Mm对TiFe合金活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TiFe合金中的La或Mm含量大于4wt%时,就可以使合金的活化性能大为改善,使之在室温附近活化。La或Mm并没有进入TiFe晶格,它以第二相出现在合金中。La或Mm主要起纯化TiFe合金的作用。吸氢机制仍取决于TiFe金属间化合物。此外,我们还根据Miedema公式计算了TiFeLayH1.0的形成焓,并与实验值作了比较。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7.
采用固态反应法及改良固态反应法合成了一系列Y2O3-Eu2O3-SnO2体系中的试样,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测定了Y2O3-Eu2O3-SnO2三元系固相线下的相关系.结果表明,Y2O3-Eu2O3二元系和Eu2Sn2O7-Y2Sn2O7赝二元系形成连续固溶体.对于(Y1-xEux)2Sn2O7,最强的发光峰位置在590 nm附近,源于Eu3+的5 D0-7 F1的磁偶极跃迁.对于(Y1-xEux)2O3,最强峰的位置在611 nm附近,是由Eu3+的5 D0-7 F2的电偶极跃迁引起的.激发光谱表明,与(Y1-xEux)2O3相比,(Y1-xEux)2Sn2O7的电荷迁移带向低能方向移动.Eu3+在化合物中所处的晶体学位置决定了其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28.
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Sm2O3-CeO2-CuO三元系固线下相关系,样品是在空气气氛1000℃烧结的。该体系含有一个三元固溶体Sm2-xCexCuO4-y,2个三相共存区和3个两相共存区,测定了Sm2-x·CexCuO4-y固溶体的固溶限(x=0.20),氧含量和超导电性,讨论了晶体结构和氧含量对超导电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La0.1Bi0.9-xEuxFeO3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固相反应烧结技术制备La0.1Bi0.9-xEuxFeO3系列化合物.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进行物相鉴定和结构分析,确定了材料的相关系:x≤0.05,材料为R3c结构相;0.08≤x≤0.12,材料为赝R3c结构相;x≥0.15是Pbnm相,其中0.15≤x≤0.20区域Pbnm相存在畸变.磁测量结果表明,材料具有弱铁磁性,对于x≤0.20材料,磁矩在x=0.12成分存在极值.利用阻抗分析仪测量了室温介电常数随成分的变化关系.讨论了材料的结构与弱铁磁性和室温介电常数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0.
Phase separation in Sr doped BiMnO3 (Bil_xSrxMnO3, x = 0.4-0.6)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temperature-dependent high-resolution neutron powder diffraction (NPD), high resolution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XRD), and physical property measurements. All the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a phase separation occurs at the temperature coinciding with the reported charge ordering temperature (Tco) in the literature. Below the reported TCO, both the phases resulting from the phase separation crystallize in the orthorhombically distorted perovskite structure with space group Imma. At lower temperature, these two phases order in the CE-type antiferromagnetic structure and the A-type antiferromagnetic structure, respectively. However, a scrutiny of the high-resolution NPD and XRD data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the electron diffraction exper- iment at 300 K did not manifest any evidence of a long-range charge ordering (CO) in our investigated samples, suggesting that the anomalies of physical properties such as magnetization, electric transport, and lattice parameters at the TCO might be caused by the phase separation rather than by a CO trans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