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化学   6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1)消化性溃疡的概念,消化性溃疡包括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前者较后者多见。总发病率约占人口的10%。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受制于致溃疡的侵蚀因素与保护黏膜的机制。本病的发病与发作有明显的季节性,常发生于秋冬之交与冬春之交。  相似文献   
42.
硒缺乏与出生缺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硒是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成分,在消除自由基、保护细胞膜、核酸、蛋白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是人类胚胎发育早期的必需微量元素。流行病学已证实,多见于幼龄家禽如羊羔、牛犊、马驹等的动物白肌病是由缺硒引起的。伊朗给配种前一月的母羊肌内注射5 mg硒,产仔前复注一次另加维生素E 100 mg,有效防止了白肌病的发生。硒对人类出生缺陷的影响报道不多。国外学者报道死亡的早产儿全血硒为(40±12)μg/L,死亡足月儿(36±7)μg/L,存活足月儿(49±12)μg/L。我国学者亦发现因健康不良死亡的早产儿血清硒低,存活婴儿血硒较高,王懿贤等(1996年)报道滞留流产、畸形史、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孕妇,血清硒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硒通过GSH-Px发挥强大的抗氧化作用,能对抗活性氧和自由基氧化细胞膜所产生的种种损害,如使DNA、RNA、酶等生化异常,干扰核酸、蛋白质、黏多糖及酶的合成及代谢,直接影响细胞分裂、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从而保护细胞膜的稳定性、通透性,使机体的生命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硒能激活体液免疫,提高免疫功能,能对抗汞、铅、砷等有毒元素的胚胎毒作用,防止镉引起的胎盘坏死及...  相似文献   
43.
蛋白质及氨基酸蛋白质摄入状况不仅直接影响机体的营养状况,而且对宏量或微量元素等营养物的吸收、保持和利用也可产生影响。蛋白分解后生成的组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及谷氨酸,蛋氨酸等均与锌结合而促进其吸收。它们可使粒状不溶性复合物(锌、钙植酸盐)中的锌很容易释放出来。ATRNMO研究发现在包含低锌的情况下,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及热能,有明显的锌潴留作用。  相似文献   
44.
钙:当饮水及食物中含钙量高时,可与植酸盐形成植酸钙,在pH为碱性的小肠内形成不溶性复合物而妨碍锌吸收。还有报导指出,高锌尿与高钙尿有关。推测,饮食中钙含量高导致的低锌,不仅系钙能妨碍锌吸收,也由于它能增加锌从尿中的排泄。钙不利于氟的吸收,主要与氟结合成牢固的化合物而减少氟化物的吸收利用。相反食物缺钙可增进氟吸收。应用大剂量的钙治疗氟中毒也是基于钙的这一特点。过量钙存在会阻碍锰和铁的吸收。此外,实验证明高钙饲料可抑制大鼠对铅的吸收。  相似文献   
45.
虎骨及其类似品微量元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Na、Mg、K、P、Al、Si、Ti、Cr、Mn、Fe、Zn、Co、Ni、Cu的含量为分析指标.用灰色关联分析研究了熊骨、豹骨、黄牛骨、猪骨、狗骨、猫骨与虎骨在微量元素组成上的相似亲疏关系。结果表明,虎骨、熊骨、豹骨和猫骨的微量元素组成相近似,后3种骨可考虑作为虎骨的代用品。  相似文献   
46.
人体是由各种化学元素组成的。人体的化学元素组成,在质和量上皆与地壳表层的元素组成相似。存在于地壳表层的90余种元素均可在人体组织中找到。根据元素在机体内的含量,可将其划分为宏量与微量两类。宏量元素又称常量元素,其含量占人体总质量的万分之一以上。这类元素包括:氧、碳、氢、氮、钙、硫、磷、钠、钾、氯和镁11种。微量元素系指在机体内其含量不及体质量万分之一的元素。也有人给微量元素下这样的定义:在人与动物体内其含量与铁相等及低于铁含量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同义词有:小元素(minor element)、寡量元素(oligo element)和微量营养元素(micronutrient element)。由于这类元素在机体内含量极低,既往的检测技术难以进行精确的定量测定,历史上称其为痕量元素(trace element)。考虑到该词在语言上的简练性及其历史渊源,目前皆以trace element称呼这类元素,中文和日文等将其译为微量元素。微量元素与宏量元素的区分@颜世铭  相似文献   
47.
根据机体对微量元素的需要情况,可将其分为必需微量元素和非必需微量元素。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称必需微量元素。所谓不可缺少,并非指缺少时将危及生命不能生存,而是指缺少时会引起机体生理功能及结构异常,导致疾病发生。SCHROEDER、COTZIASOUS和DAVIES分别提出过判断必需元素的标准其要点包括以下几项: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海水中含量丰富,能被动植物吸收利用;②是形成正常组织结构的组成部分,存在于一切健康机体的所有组织之中且含量相当稳定;③一旦缺乏这种元素,无论是何种生物,都会产生相似的结构及生理功能异常和生物化学改变,充分供应该元素可预防此类异常,给缺乏者补充该元素则可使异常得到纠正;④能透过半透膜,即能通过胎盘和乳房屏障供给胎儿和婴儿;⑤以其天然形态适当剂量给人或动物服用,无毒害作用或毒性极低。此外,机体对该类元素有平衡调节能力;这类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一定位置,新发现的必需元素的原子序数大多排列在那些已知必需元素之间。目前多数人公认的必需微量元素有:铁(Fe)、铜(Cu)、锌(Zn)、钴(Co)、锰(Mn)、铬(Cr)、钼(Mo)、镍(Ni)、钒(V)、锡(Sn)、硅(Si)、...  相似文献   
48.
人体内微量元素的丰度与该元素在环境中的丰度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环境中某些微量元素含量的多少,必将影响到人体的生理功能,甚至可以影响人体的健康而形成疾病。各类及各地岩石、土壤、天然水中元素含量是不均一的。除了这些原生环境的不均一性外,还由于在地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地质作用及人为活动又进一步造成了环境中各元素分布的不均一性。各化学元素在环境中的这种分布的不均一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各地区人类和生物的发展,从而造成生态的明显地区性差别。资料业已表明,由于环境所含的某些元素的过剩或不足,可使人类和各种生物产生疾病,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健康。而引起人们疾病的主要元素应是易迁移、能形成可溶解化合物及易挥发的元素,这几乎包括了全部生物必需的宏量和微量元素。而造成元素贫化、富集的主要作用是天然水的溶滤、迁移和沉淀作用。人体对于必需微量元素有一个最佳需要范围。机体内某元素含量过低,可产生缺乏症;过高则可能出现中毒反应。如硒,一般认为每天摄入0·07~0·14 mg为最佳范围。若长期摄入量低于0·05 mg,就会引起贫血、心肌损害等疾病。而过量摄入,又可能出现腹泻及神经官能症等硒中毒的反应。人体不需要的或有害的微量元素的摄入,对机...  相似文献   
49.
在大气中悬浮的颗粒和气体中的微量元素不但可以通过与皮肤的接触进入机体,而且可以通过呼吸道的吸收进入机体。这是人体吸收微量元素的又一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0.
临床上将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高血压称为高血压病。高血压症分为3型,即缓进型、急进型和老年性高血压。老年性高血压又称收缩性高血压,其特征是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变化很小,脉压增大,常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症与微量元素锶、锌、铜有关。国内研究发现,人体内锶(Sr)含量愈低,则血压愈高。一期、二期、三期高血压患者的锶含量分别为5·26×10-3、2·77×10-3和1·65×10-3。国外学者观察46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其锌、铜、硒、铁、钙、镁及维生素E缺乏。但也有报道指出,高血压患者头发铜及血清铜升高。作者认为,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是可以理解的。情况可能无变化,缺锌易患高血压,但早期缺锌者其血铜可能无变化,因锌与铜相拮抗,长期或严重缺锌会导致血铜升高。高血压患者应补充钾、锶、锌和硒。有遗传性钠过敏史者,高钠摄入、高钠潴留是导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钠、钾相拮抗,因此补钾可减少体内钠的潴留。水果和蔬菜是富钾食物。服用药物碘化钾或碘酸钾应有医师指导。海带中锶含量相当高,是理想的补锶食品。核桃、花生、芝麻和瘦肉富锌。服用硒锌氨基酸口服液既可补锌又能补硒,对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明显。此外,减少患者体内的铅、镉负荷有利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