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6篇
  免费   376篇
  国内免费   256篇
化学   433篇
晶体学   28篇
力学   96篇
综合类   43篇
数学   248篇
物理学   8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碳纳米管在接枝二元胺过程中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酸化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s)进行酰氯化, 在碳纳米管表面接枝己二胺. 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拉曼光谱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对处理前后的碳纳米管进行分析表征. 结果表明, 经过酰氯活化, 己二胺比较容易被接枝到碳纳米管上. 而且还发现碳纳米管在酸化后形成紧密块状结构, 在接枝胺后重新变得蓬松, 其表观比容甚至大于原始碳纳米管. 从理论上分析了碳纳米管的反应过程, 对碳纳米管在接枝胺过程中微结构的变化机理进行推测, 认为通过接枝, 己二胺插入碳纳米管之间, 改变了碳纳米管之间的相互作用, 使得酸化后因形成氢键而导致的紧密堆砌结构被破坏.  相似文献   
42.
用电弧法制备出纳米管及纳米管束,并用高分辨电镜观察其结构.观察到的纳米管管子中空,管壁平行,间距0.34nm,端部封闭;还观察到单层纳米管,洋葱球以及内包晶核的洋葱球结构,纳米管束微结构为纳米管.用扫描电镜观察,为明显的针状晶须,定向排列,晶须互相平行,平行于电场方向生长,晶须直径0.2~0.6mm,长度3~8mm.生成纳米管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掺杂碳棒中的杂质提供了晶须生长的晶核.  相似文献   
43.
系统地研究了染料甲基橙和达旦黄在含席夫碱基囊泡双分子膜阳离子表面上的吸附和聚集,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膜聚集结构的影响,染料的吸附和聚集可经电子吸收光谱的因吸附产生的沉淀证实,并且MO的聚集结构的H-聚集,TY的聚集结构为J-聚集。改变pH的研究表明MO在变色pH值以及因形成阳离子而解聚,TY在酸性条件下亦因离子化程度减弱和部分质子化而使聚集被削弱,但在碱性条件下其聚集产生更大的红移。温度变化的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44.
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的路易氏剂及砷酸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研究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微量路易氏剂及砷。在酸性条件下,路易氏剂及水解产物2,3-二巯基丙醇迅速反应形成挥发性的衍生物,大大提高了测定灵敏度。用选择性离子检测定量,最小检测量为每升水中1μg,路易氏剂的加标回收率为95.62%~105.88%之间,砷的加标回收率为96.35%~106.03%之间。  相似文献   
45.
基于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和过渡态理论研究了含酮基团对煤焦异相还原NO的影响及其产物发生氧脱附的微观反应机理。计算结果表明,NO更易于吸附在含酮基团煤焦表面。椅形含酮基团强化了煤焦异相还原NO;锯齿形含酮煤焦表面与NO异相反应决速步能垒值(495.45 kJ/mol)大于锯齿形纯碳基煤焦表面与NO决速步能垒值(331.32 kJ/mol),基于锯齿形含酮煤焦模型中的氧浓度不在利于NO还原的范围内而不易于NO的还原。中间产物P1在无CO存在情况下,较纯碳基煤焦表面更易于发生氧脱附而产生表面缺陷;在CO存在条件下,含酮煤焦表面为氧脱附过程提供自由活性位点,降低了过程能垒消耗。  相似文献   
46.
The recently proposed method of our research group named as directional Lyapunov exponents(DLEs) is presented. Then, DLE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eigenstructure of the output phase space around the equilibrium points. Finally, the impacts of the superlattice parameter chang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utput chaotic signal are analyz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parameter changes of the superlattice will affect the eigenstructure around the equilibrium points in the output phase space, and DLEs are sensitive to these changes.  相似文献   
47.
针对高维目标问题中非支配解数量随目标数量增加而剧增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相关性信息的降维方法.该方法利用非支配解的目标值分析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对正相关较强的目标进行合并,从而降低目标数量,使部分非支配解之间产生支配关系,达到减少非支配解数量的目的.该方法可与基于Pareto支配的演化算法结合.实验结果表明,结合该目标降维方法的演化算法可以取得收敛性更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48.
Vortex splitting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instability in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 modes transmission. Recent advances in OAM modes free-space propagation have demonstrated that abruptly autofocusing Airy vortex beams(AAVBs) can potentially mitigate the vortex splitting effect. However, different modes of vortex embedding will affect the intensity gradients of the background beams, leading to changes in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vortex beams.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unification of two common methods of coupling autofocusing Airy beams with vortices by introducing a parameter(m), which also controls the intensity gradients and focusing properties of the AAVBs. We demonstrate that vortex splitting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by selecting an appropriate value of the parameter(m)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urbulence conditions. In this manner,the performance of OAM-based free-space optical systems can be improved.  相似文献   
49.
本文分别用混酸水热法(HT)和混酸冷凝回流法(RF)对Vulcan XC-72R碳黑进行预处理,并进一步研究其作为Pt/C催化剂载体的性能。循环伏安实验发现,采用HT法、RF法和未预处理的碳黑作为载体的Pt/C催化剂电催化甲醇氧化的比质量活性(正扫峰电流)分别为1055、704和395 mA/mgpt,即采用HT法预处理碳载体的Pt/C催化剂具有最高的电催化活性,而且计时电流实验也表现出最好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碳载体的预处理方法对制得的Pt/C催化剂的性能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且水热法是一种效果较好的预处理碳载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