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25篇
化学   181篇
综合类   50篇
物理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β-环糊精和部分有机物分子识别作用的焓熵判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气相色谱实验技术,测定了一些有机溶剂(或溶质)在β-环糊精(β-CD)固体表面上的吸附热力学函数.实验结果表明,气相中的有机物质在β-CD表面上的吸附过程之焓、熵互补现象与它们之间的分子识别作用密切相关,它们的绝对值之和可以作为分子识别作用强弱的判据.  相似文献   
52.
运用XRD、TPR、H2-TPD等表征手段考察了Cu-Mn催化剂的物相结构、氢气的还原性能及H2的吸附性能;在高压微反色谱系统中进行了CO加氢合成二甲醚的研究并和表征结果相关联。评价结果表明,Cu-Mn双组分催化剂对一氧化碳具有很高的活性及二甲醇的选择性; XRD测定结果表明, Mn的存在使得CuO的分散度提高:TPR结果表明,锰的存在阻碍了CuO的还原,CuO存在能够促进MnOx的还原,双组分催化剂的还原并不是单组分催化剂的简单叠加,说明在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CuO和MnOx之间发生了一定的相互作用。H2的脱附实验表明,Mn的添加增强了催化剂对H2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53.
采用固定床微反应器、利用 XRD及 TPR技术研究了载体对负载于 γ- Al2 O3、Si O2 和HZSM- 5分子筛上的 Co催化剂的 CH4/ CO2 重整制合成气反应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金属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HZSM- 5是一种优良载体 ,但硅铝比较低易积炭 ;Co/ Si O2 及低负载量的 Co/ Al2 O3催化剂活性较低易失活 ,其失活原因前者为 Co0 晶粒的烧结 ,后者为 Co0 向 Co Al2 O4的转变 .探讨了金属 -载体相互作用与催化剂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4.
顺铂和卡铂是目前治疗多种癌症的重要药物,但顺铂的肾毒性和肠胃反应,卡铂的有效剂量大等缺点限制了它们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混胺铂类配合物是一类甚具发展潜力的抗癌活性化合物 [1~ 5],其中有关离去基团为氯离子的混胺类铂配合物的抗癌活性报道颇多,但离去基团为二元羧酸根的混胺铂类配合物由于合成上的困难,而报道甚少,可是它们在化学结构上却兼顾了顺铂及卡铂的优点,故对此类配合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制备中用直接加入二元羧酸和碳酸银的方法,成功地合成了三个新的混胺二元羧酸根合铂 ?配合物,并对其进行某些生物活…  相似文献   
55.
由直接合成二甲醚的负载型Cu-Mn-ZnOx/γ-Al2O3催化剂不同制备方法的研究中发现:不同的浸渍步骤和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对反应活性和催化剂的表面活性物种的影响很大,而干燥方式的影响较小;催化剂表面少量的Mn2O3晶相存在对提高二甲醚的选择性有利,而晶相CuO和MnO2的存在则会降低催化剂的活性。不同反应条件的实验结果显示:温度的提高增加了催化剂的脱水性能,但是却导致催化剂的活性降低,空速大于3000h^-1时,条件的实验结果显示,温度的提高增加了催化剂的脱水性能,但是却导致催化剂的活性降低;空速大于3000h^-1时,CO的转化率迅速下降;原料气组成中CO含量的增加,其转化率也呈下降趋势;合成压力的提高,使CO转化率提高相当明显;二甲醚的选择在整个条件试验过程中的变化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56.
采用固定床积分反应器,研究了用浸渍法制备的CuO-ZnO/Y-zeolite双功能催化剂上CO加氢直接合成二甲醚的反应动力学,按一氧化碳加氢先合成甲醇,再由甲醇脱水生成二甲醚两步串联的反应机理,分别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并对该催化剂对甲醇合成及甲醇脱水的机理作了探讨。模型的计算值和实验值能较好吻合,两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27.98kJ/mol和30.62kJ/mol。  相似文献   
57.
研究了三氟甲烷磺酸(HOTf)催化氧化1-茚酮的性能,考察了HOTf、H2O2的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溶剂等几个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并与用其它几种质子酸的反应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以HOTf为催化剂时反应效果最好,0.1g1-茚酮在0.5mL HOTf、0.32mL30%H202和2mL2,2,3,3-四氟-1-丙醇(TFP)体系中,恒温60℃反应4h,转化率可以达到86%,产物邻羟基苯丙酸的选择性达98%.可能的反应机理是:1-茚酮先经过Baeyer-Villiger反应生成二氢香豆素,后者进一步水解得到邻羟基苯丙酸.  相似文献   
58.
采用MTT和SRB法研究了新型铂(Ⅱ)类配合物[Pt(Ⅱ)(NH3)(H20)(C6H5~COO)2](ZMC)对人体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又通过流式细胞法,Giemsa染色法、等离子体质谱法研究了它的抗癌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ZMC对HL-60、BGC-823以及EJ三种肿瘤细胞都表现出一定的活性,其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强度与顺铂相当,而对其它两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强度略小于顺铂;阻止HL-60细胞G+M→G1期的进行;在相同浓度情况下其与HL-60细胞的DNA的键合量大于顺铂.  相似文献   
59.
高比表面积Ce-Zr-O复合氧化物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 Ce(NO3 ) 3 · 6 H2 O和 Zr(NO3 ) 4· 5 H2 O为原料 ,采用共沉淀法 ,合成了高比表面积的 Ce- Zr- O复合氧化物 .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 ,溶液的 p H值及陈化时间等对比表面积的增加影响较大 .当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为 70 % ,p H值为 9.5 ,陈化时间为 12 0 h,92 3K焙烧 2 h后 ,样品的比表面积达到 2 79.6 9m2 / g.FT- IR分析显示 ,样品经 92 3K焙烧后 ,Ce- Zr- O上残留的活性剂已基本除去 .TG- DTA分析表明 35 3K干燥后的样品在 TG曲线上有两个明显的失重过程 ,与 DTA曲线相对应有两个吸热峰 ,第一个表示吸附水和丙酮的脱去过程 ,温度在 393K,失重率为 7.4 3% ;第二个吸热峰在787K,可能是表面活性剂的分解峰 .氮气的吸 -脱附实验揭示 ,该吸 -脱附等温线属于 型等温线 ,是中孔多孔物质的吸附类型 .另外 ,样品经 973K焙烧 ,比表面为 2 30 .6 9m2 / g;10 73K焙烧后 ,比表面为12 0 .5 5 m2 / g;经 1173K焙烧 ,仍有 5 3.5 3m2 / g.  相似文献   
60.
首次合成四种二水一碘羧酸根合铂类配合物[Pt(Ⅱ)(H2O)2 Ⅰ(OCOR)](Ⅰ~Ⅳ)(R=-C6H4NO2,-CsH4NH2,-CH2Cl,-CHCl2).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差热热重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进行了表征.体外抗肿瘤活性表明,四种配合物对所试的肿瘤细胞表现出较低的活性,只有在10μM浓度下配合物才仅对某些肿瘤细胞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